司馬光在少年時期便展現出非凡的聰慧與勇敢。七歲時,他聽聞彆人講《左氏春秋》,便深深喜愛上這部史書,不僅能熟練背誦,還能準確講出其中要義。在那個年紀,許多孩子還在嬉戲玩耍,司馬光卻已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展現出遠超同齡人的學習能力和領悟力。
而“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更是廣為流傳。一群孩子在庭院中玩耍,一兒不慎跌入甕中,其他孩子驚慌失措,紛紛棄去。唯有司馬光沉著冷靜,迅速搬起石頭砸破甕,使水流出,成功救出了落水的同伴。這個故事充分體現了司馬光在危急時刻的勇敢和機智,以及他超越常人的心理素質和逆向思維能力。此事不僅在當時的東京和洛陽被畫成圖畫廣泛流傳,也成為了中華民族曆史上的一段千古佳話。他的勇敢行為得到了眾人的讚歎,一位老人激動地稱讚他:“自古以來,還沒有見過這麼小的孩子,就能救人,真是好樣的!”司馬光少年時期的這些表現,為他日後的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步入仕途,直言敢諫
(一)為官清正,不畏權勢
司馬光步入仕途後,始終堅守原則,為官清正,不畏權勢。嘉佑中,內臣麥允言去世,念其以前有軍功在身,皇帝特賜其鹵簿。司馬光對此堅決反對,他認為:“古不以名器假人。允言近習之人,非有大功大勳而贈以一品,給以鹵簿,不可以為法。”司馬光的直言不諱,體現了他對禮法的尊重和對國家製度的維護。
皇佑三年,太師中書令夏竦去世,仁宗念及舊情,賜諡號“文正”。司馬光認為賜諡號國家有嚴格規定,先由太常禮院根據其功擬定諡,然後由群臣議定,再報請皇帝批準。而仁宗不經過群臣詳議,私賜諡號,極為不妥。再者,夏竦生前奢侈無度,聚斂無厭,內不能以道德禮儀管家,外不能以忠君愛國立功,豈能獲“文正”諡號。司馬光兩次上書,直諫仁宗取消所賜諡號。仁宗雖然不愛聽,但認為他說得確實有道理,於是,交太常禮院審定後,將諡號由“文正”改為“文莊”。
(二)勸立皇子,穩定朝綱
司馬光深知國家穩定的重要性,數次上書宋仁宗確立繼承人,以穩定朝綱。宋仁宗沒有兒子,許多朝廷重臣曾勸宋仁宗早日選定太子,可是都被宋仁宗拒絕。此時,滿朝大臣無不憂慮。幾個月後,宋仁宗的病情稍見好轉。並州通判司馬光三次上書,奏請宋仁宗立太子。禦史中丞包拯也進言:“臣請立太子,是為宋朝的天下。我年已七十,而且無子,絕不是為自己今後打算。”宋仁宗很感動。
後來司馬光進京,麵奏宋仁宗:“臣在並州三次上書,願陛下果斷力行。”宋神宗說:“為立太子的事吧?忠臣之言。”退朝以後,司馬光急忙去見韓琦,說:“倘若不及時立太子,他日再想說就晚了。”韓琦拱手說:“敢不儘力!”這時,江州呂誨的上書,也送到韓琦這裡。韓琦進宮,把司馬光、呂誨的上書讀給宋仁宗聽。宋仁宗說:“朕有意久了,究竟何人可立為太子?”韓琦連忙答道:“這事非臣等所敢私議,請陛下自擇。”宋仁宗說:“過去宮中曾撫養二子,年少的不聰慧,還是立年長的宗室吧!”韓琦聽罷,極力讚成。在趙曙入宮一事中,司馬光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朝廷的穩定做出了貢獻。
三、反對變法,堅持己見
(一)變法分歧的根源
北宋中期,麵臨著嚴重的財政危機和社會問題。王安石主張變法以富國強兵,通過一係列激進的改革措施來改變國家的困境。而司馬光則認為變法過於激進,可能會帶來更多的問題。兩人在理念上的根本分歧在於對國家治理方式的不同認知。司馬光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主張以倫理綱常為基礎,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改革。他認為國家的穩定和秩序是至關重要的,而王安石的變法可能會破壞這種穩定。
(二)反對新法的立場
司馬光堅決反對王安石的新法,尤其是青苗法、均輸法、市易法等。以青苗法為例,王安石本意是在農民青黃不接時,由政府貸款給農民,以緩解農民的困境,同時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然而,司馬光認為這一政策在實際執行中存在諸多問題。政府以20的年利率貸款給農戶,雖然看似低於民間高利貸,但在實際操作中,地方官員為了追求政績,可能會強製農民借貸,甚至擅自提高利率。這不僅沒有減輕農民的負擔,反而可能使農民陷入更深的困境。
(三)堅持反對的原因
首先,司馬光認為王安石變法的一些措施過於簡單粗暴,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比如青苗法,如果朝廷不下達指標就無法推行,如果下達指標下級官吏就會胡作非為。其次,司馬光對王安石用人不當提出質疑。王安石任用呂惠卿等人,這些人在變法過程中成為黨爭的工具,使得變法偏離了原本的方向。再者,司馬光認為開源就是盤剝百姓。他主張節流節省開支,認為北宋的官僚集團龐大且俸祿高,節流才是解決財政問題的關鍵。最後,司馬光在宋遼關係上堅持以和平為主,認為王安石的變法可能會引發戰爭,破壞和平穩定的局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