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陳傅良_群英薈萃合集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群英薈萃合集 > 第201章 陳傅良

第201章 陳傅良(1 / 1)

(一)幼年磨難育堅毅

陳傅良生於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年),九歲時父母雙亡,由祖母撫養成人。家境貧寒的他,卻有著堅毅的性格和對知識的強烈渴望。“我亦窶人子,風雨蔽蓬戶”,這句詩生動地自述了他的身世。在艱難的環境中,陳傅良從小勤奮好學,刻苦讀書,經常通宵達旦。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為他日後的成就奠定了基礎。

(二)仕途起伏展風骨

陳傅良在仕途上曆經起伏。他曾先後擔任過太學錄、福州通判、知桂陽軍、湖南轉運判官、吏部員外郎、起居舍人、嘉王府讚讀、中書舍人等地方與中央官職。為官期間,他公正不阿,得到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撫使梁克家的信任,編纂《淳熙三山誌》。在湖南桂陽軍知軍任上,他推廣先進農業技術,改善農民生活,政績卓著。然而,他的正直也使他遭到豪強的忌恨和誣告,被罷官。但他始終保持廉明正直,不怕得罪權貴的操守和作風。如拒絕書寫升遷專橫跋扈的太監陳源的任命詔書,為被錯判為“持械強盜”的江西吉州農民鄢大為請求重新審判,使其免去死罪。在朝廷權力鬥爭中,他因同情支持趙汝愚的朱熹而受到韓侂胄的排擠,多次被罷官。但他的風骨始終令人敬佩。

(三)著書立說傳後世

陳傅良一生著述頗豐,有《詩說》《周禮說》《春秋後傳》《左氏章指》《讀書譜》《西漢史鈔》《曆代兵製》《永嘉先生八麵鋒》和《止齋文集》等。其中,《八麵鋒》為宋孝宗擊節讚歎,禦賜書名,流傳甚廣。他的著作對後世影響深遠,20世紀90年代,解放軍出版社又把他的《曆代兵製》加以整理出版。陳傅良為學主“經世致用”,反對性理空談,他的學術思想和著作在南宋乃至後世的學術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身邊的賢德助力

(一)生母徐氏的奉獻

陳傅良的生母徐氏,雖在族譜中無名,卻在陳傅良的人生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古代重男輕女,族譜隻傳男子,記注子女僅記子數,不記女數。陳傅良出生於瑞安帆遊鄉固義裡,無論鳳川本支還是外地支派的族譜,均無徐氏名字。陳傅良文集、師友相關祭文也隻有徐母姓氏,並無名字。徐氏生有四個子女,南宋紹興七年(1137)十一月二十四日生傅良,字君舉,為幼子。長子傅賢,字國舉,大傅良兩歲。通過陳傅良的《戊午壽國舉兄》以及樓鑰所撰的《宋故寶謨閣待製贈通議大夫陳公神道碑》和葉適所撰《宋故通議大夫寶謨閣待製陳公墓誌銘》等分析,可推測陳傅良有兩位姐姐。陳傅良的父親陳彬為塾師,家境平平,徐氏相夫教子,起早摸黑,含辛茹苦。待子女們都已總角,本以為生活能稍微寬適,豈料人生無常,夫妻二人相繼年內病逝,留下四個可憐、淒慘的孤兒,其時陳傅良隻有九歲。在學風濃鬱的家庭中長大,陳傅良從小就耳濡目染了儒家傳統文化,這其中生母徐氏功不可沒。

(二)祖母吳氏的堅守

祖母吳氏在痛失兒子與兒媳後,獨自苦苦支撐家庭,撫養孫兒、孫女。幼孫傅良聰穎好學,眾譽讚賞;長孫傅賢及長次孫女孝順勤力,家務農務均有分當。為支持小傅良好學上進,學業不輟,祖母吳氏無奈出賣敝陋祖屋西廳。少年傅良是不幸的,九歲父母雙亡;少年傅良又是幸運的,好在家風族風好學淳厚,其父陳彬以《爾雅》《論語》《孝經》等幼教啟蒙傅良,使傅良幼受家學,篤誌強學。有祖母吳氏、哥哥傅賢、兩位姐姐等家人的傾力支持,又有諸叔父、叔祖和親戚們的眷顧,“苦誌自勉”“天分高勝”的少年傅良,晝進夜長,子承父業,塾師名聞,驚動學界。及冠後,先後授徒講席所在鄉校、瑞安林元章家、羅山仙岩書院、溫州城南書院、新昌黃文叔家、天台國清寺西庵等處。

(三)妻子張幼昭的賢行

陳傅良未及第先成名,為他說媒的人應該不少,可35歲以前仍是單身孤枕。南宋乾道七年(1171),35歲的陳傅良迎娶“元豐九先生”之張輝的孫女張幼昭。張幼昭,字景惠,出身進士世家,名門閨秀,其父是主管禮、兵部架閣文字的張孝愷,其弟是揚州泰州縣主簿張東野,均登第進士。幼昭“自幼陶染詩書間事,絕異於他女”,成婚時26歲。喜慶過後,回歸平常生活。雖然授職,然又未赴,陳傅良仍居家授徒講學,生徒“遠近宗從登門請義,通日夜,曆寒暑,室內常無坐處。夫人獨挾一婢治爨,貧甚,糴米市薪,行飯分茗,皆令得潔饌,有無未嘗使夫聞之”。夫人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節約清潔,理前理後,任勞任怨,相夫愛夫,體貼入微。自淳熙三年丙申(1176),陳傅良首宦太學錄,曆官多地,夫人攜子女隨其往返官所,跋山涉水、千辛萬苦。淳熙十四年丁未(1187)冬,自瑞安湗村至湖南桂陽軍任職,竟曆八十六天才達。陳傅良的人生成就離不開妻子張幼昭的默默支持與奉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鬼眼話事人 我都俯瞰戰場了,你說我不懂指揮 SS級天賦,代價是變成女生? 夜話之故人舊事 銀河歸途 少年白馬:以詩入道,力挺李寒衣 冰河末世,我囤積了百億物資 重生歸來,打造最強星際霸主 欲休於成 我一棍子下去,你可能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