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近前,羅易仔細打量麵前這棵野山參。
雖是四品葉,但枝莖並不粗壯。
能夠看得出來,這枚野山參是在土裡趴臥了很多年,也隻是近二三年才出土。
這樣的野山參枝莖不壯,其土下部分的根須相對也較弱。
目測出大約半米的距離後,羅易便用手斧將四周的樹根砍斷,將第一層草皮子揭開。
一股黑土特有的味道飄出來時,四周便有蚊蟲開始向這邊聚攏。
好在那火堆已經拉出長長的煙霧,使得那些蚊蟲幾乎不能近身。
草皮子揭開,下一步應該是用三指寬的鹿骨釺子,將最外麵的土層一點點扒拉開。
這一步叫做“開盤子”。
但羅易手裡並沒有那樣的釺子,這一步,就隻能用手代替了。
好在山裡的黑土較為鬆垮,徒手挖土的時候也不費勁。
把野山參轉圈直徑達一米地方的土全部挖開,用了二十多分鐘的時間。
因為在挖土的時候是要格外小心的。
野山參與家參不同的是,通過土上部分的枝莖很難辨彆出土下部分的走向。
如果不小心挖最外層的土,很有可能會傷到野山參的根須,得不到一棵完整的野山參。
四周清理好後,羅易便將背筐裡拴了紅線繩的鹿骨釺子拿了出來。
這一步應該用快當釺子來撥除山參周圍的泥土,而羅易手裡的這兩枚恰好就是。
在這個時候,每撥弄一寸土時所發現的根須,都有可能是那枚野山參的根須。
這個過程叫做抬參。
抬參的過程無異於考古!
從參杆莖向下,露出蘆頭後,要順著蘆頭開始向下捋著挖,一直到人參根莖露出。
再向下的主根附生的根須有的像牙簽粗細,再細點的,甚至像玉米須一樣。
不管任何細小的根須都不能挖斷,否則就不能保證這枚野山參的完整性。
而且,每一根清理出來的根須,都要隨時用剛剛挖到一邊的原土輕輕掩埋上。
以防止挖出來的根須水分流失。
羅易整整采挖了將近兩個小時,才把這一枚四品葉野山參完整的挖出來。
這是枚雙蘆頭野山參,目測也就十一二克的樣子。
山參離開原土之後,羅易立即將其放入苔蘚,再抓幾把原土灑在上麵。
用苔蘚包裹起來後,最外麵包上樺樹皮,再用榆樹皮當繩捆好。
這叫做打參包子,可以給野山參起到保鮮的作用。
參包子打好,將剛剛挖掘過的地方用原土填平,在上麵插好樹枝,再把最開始揭掉的草皮子鋪上去。
接著便是砍兆頭了。
羅易仍舊選了帶有老兆頭的那棵百年紅鬆樹。
拿鐮刀在一米多高的位置削去一塊樹皮,左邊一道橫杠,右邊四道橫杠。
再取火堆上的一根燒的最旺的木頭拿出來,在砍好兆頭的地方熏烤一下。
“希望下一個進山的人,也能有好兆頭!”
羅易在離開這杠梁時,特意環顧了一下四周的環境,將之記在腦子裡。
在挖到這枚野山參之前,他說過若跟野山參有緣,事後必會把所有禮數補上。
這事他必須要說到做到。
這是跑山放山的規矩,千百年來都是如此。
一般情況下,曾經出過大野山參的附近,都會有放山人自發供奉的老把頭小廟。
這種廟也叫老爺府,基本上很簡易。
用木板或石板搭起的小廟,那上麵雖沒有雕像和畫像,但在長白山這一帶,卻人人都知道那供奉的是一方吉神孫良。
但這一路上羅易卻並沒看到老把頭小廟。
在往回走的第三個杠梁時,卻看到了一抹奇怪的身影。
距羅易大概有五六十米的樣子,成年人的身高,狗熊一樣的體型。
在茂盛的灌木和軟棗藤中間緩慢穿梭,時不時還停下來左右看看,像是在尋找著什麼。
“那是啥玩意?”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