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些議題外,何雅還提到,打水的礦泉水瓶磨損的厲害,怕是用不了多久就得報廢。
正在這時,一晚上都低頭忙活的陳彬終於站起身來,給她遞上一個物件兒。
“水瓶的問題解決了!”
大家從何雅看手上看到一個由兩節毛竹組成,長度約有五十厘米的竹筒。
陳彬說他也是看那些水瓶比較破舊了,才想起來做竹筒。
兩節毛竹斬斷後,其中一頭開個小口再把中間竹節打通,這樣一個便攜式竹水杯就做成了。
等灌滿水後小口處再用乾草或者樹葉塞上,水就不會溢出來。
一竹筒的水量頂之前三瓶還要多。
再找點番薯藤蔓編個繩子,跟斜挎包一樣背在身上,就可以自由行走了。
按照陳彬估計一人背上四五個這種竹筒完全沒問題,如此打水的效率可比用礦泉水瓶高多了。
這幾天再加把勁,估摸著一周左右就能製作出足夠多的竹杯。
就在眾人一陣頭腦風暴中,防寒、取水這些問題都得到順利解決。
林文勝也依著討論情況,定下大家未來一段時間的任務。
李俊、王利民、趙鋒和崔善雄、吳澤濤先集中精力進行竹籬笆製作,等籬笆弄完後再修建草房子,加固窩棚;
張剛和陳彬、林文勝依然負責打獵任務,食物儲備還是要繼續進行,畢竟“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嘛;
陳彬抽時間還要進行竹水杯製作,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做成三四十個竹杯。這樣才能滿足日常的飲用、做飯和澆灌用水需求;
秦華、凱西、山田新、閆立鵬這四人屬於技術性人才,就由他們嘗試燒製陶器,最好是能做成幾個陶鍋、陶碗;
阿明和徐明這兩天完成廁所修建後再去收集足夠的乾草和柴火。因為到後麵燒製陶器得需要大量柴火,特彆是木炭;
至於木炭和窯爐的做法,等柴火收集好後大家再一塊兒摸索;
陳婉婷帶幾個人負責大家的一日三餐,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蘇敏和何雅、劉青穎還有王雯、幸玉蘭則要擔負起每天打水的任務。眼下一天要打兩次水,所以這個任務也並不輕省;
為了保證姑娘們安全,每天會有兩名男性與她們一道同去。
其餘人員隨時靈活機動,哪裡需要就去哪裡幫忙。
每晚的值班工作還是要繼續進行,按照先前的順序往下排就可以。
座談結束後,勞累了一天的幸存者們紛紛趕回自己窩棚。
人活一輩子有相當長時間都是花費在吃飯和睡覺上,這兩樣也是最不能被打擾的。
所以時間到了就該去睡覺,睡醒了就該去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