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王餘部儘數歸順,李從彧將此戰俘獲的北元宗室押往金陵。
至此,才算是徹底終結了北元舊事。
李從彧仍在北方坐鎮。
但朱平安冊封國公的聖旨,已經由人送到了陪都。
秦王作見證,周瑞安與李從彧進封國公。
以李從彧為定國公。
以周瑞安為成國公。
至此,再算上開國立下的四國公,大明朝中共有六家國公府。
其中定國公與寧國公是祖孫。
二人的功勞經得起推敲,傳到朝野內外,就成了一樁美談。
除此之外,還另有封侯與封伯的新貴不等。
這是朱平安的第三次大規模冊封。
事到如今,大明已經繼承了前元的全部領土,所以再往後的勳貴就算不得開國之列。
要想再受冊封,隻能靠著開疆拓土。
好在,朱平安正值鼎盛之年,未來少不得還有用兵的時候,這給武將們留下了念想。
反倒是文臣想躋身勳貴的難度變大。
但隨著天下安定,朱平安重開科舉,並且接受了臣子的建議,在南北各開一榜,廣納人才。
對內休養生息,恢複生產。
他的目光轉向西麵,開始新的布局。
一來,拜火聖子與金剛部在西域達成和解,開始占城為王,明廷則恢複對涼州的統治。
二來,高原上的吐蕃曾在當年平西軍內亂時,出兵劫掠過邊民,又是天竺與婆羅教進入中土的必經之路。
朱平安於這雙方下注,等到大明的國力恢複之後,再行動手。
……
一晃眼,三年過去。
其間。
李靈運往返於金陵與劍池,在金陵除了教導小徒弟之外,偶爾還能逗弄李從彧家的小子。
李從彧與張念的兒子出生。
這是一個腦袋大的小子,結實得很,李從彧給兒子取了大名。
——李墩墩
他定國公府自成一脈,自己就是始祖,輩分上就不用受到宗族的約束。
再加之,老寧國公年事愈高,李從彧被視作寧國公府在外的一大支柱,當然不會有不長眼的長輩惹他不快。
這一日。
李靈運收到了兩封信。
一封是他爹寫來的,已經安排好了李草芥的身份。
這小子在劍池學了三年的劍,師父李狼偶爾還會帶著他到外遊曆,助其儘快成長。
有道是,十五少年從軍征!
李草芥今年十三,其實還差了一點。
可是李胡未必等得及了。
他已經年近八十了。
所以,李草芥參軍的事情就提上了日程。
正趕上朱平安要對吐蕃動手,他這是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