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天下大弊,攘爭名器_萬曆明君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萬曆明君 > 第12章 天下大弊,攘爭名器

第12章 天下大弊,攘爭名器(1 / 2)

binf/b/div大明朝快亡了。

這事,朱翊鈞自然知道,不僅知道,還知道是哪一年亡的,對他而言這並不是一個新聞。

但,從張居正口中說出,意味就大不一樣。

這話犯忌諱嗎?當然不。

事實上在經曆過他那位祖父嘉靖皇帝折騰後,朝野內外多的是這種聲音。

甚至,這就是變法派的土壤!

徐階、李春芳為什麼會相繼倒台?為什麼如今內閣首輔、次輔都是變法派?

就是因為大明朝迫切的內外部壓力,已經不可忽視了——裱糊匠,已經無法順應有識之士的潮流了。

在這種背景下,變法派上奏,都是動輒大明要完。

隆慶元年,內閣輔臣趙貞吉上疏進言時就說“今雖有治安之名,而無其實;無危亂之事,而有其理。”

高拱上奏也不乏有“天下已值危亡之時”之詞。

張居正更是早有前科,在《陳六事疏》中就說“天下有積重難反之幾”。

大明要完這種話,比海瑞直接罵天下看陛下不爽已經很久了,還是要悅耳一些的。

不過,這話說是說得,問題是,你張居正跟自己一個沒掌權的十歲毛孩子說乾嘛?

是能給你張居正站台,還是讓你接替高拱首輔之位啊?

朱翊鈞弄不明白張居正鬨的哪一出,隻能小心遮掩。

他適當地露出驚訝之色“閣老何出此言!?”

張居正告罪一禮。

乾淨利落地從袖中掏出三卷書稿,雙手捧上“這是臣整理一夜後所寫的,殿下一看便知。”

朱翊鈞帶著疑惑,輕輕接過“這是?”

張居正沒賣關子,躬身答道“殿下,洪武年間至今,曆年丁口、田畝、賦稅,都粗粗列在卷上,請殿下閱覽。”

朱翊鈞將其展開,大致看了一眼。

確實是開國至今,各個時段的人口數量,田畝數量以及財政收入。

他沒有細看,反而乾脆合上,羞赧道“閣老,本宮德涼幼衝,看不太懂。”

張居正頓了一下,緩了緩才開口道“殿下且看,我朝立國之初,田畝數幾何?”

朱翊鈞再度翻開,循著張居正的指引,翻看了起來。

找到洪武初年,他哦了一聲“閣老,是370餘百萬畝。”

張居正循循善誘“如今呢?”

朱翊鈞疑惑道“460餘百萬畝,閣老,有何不妥嗎?”

他不知道張居正是不是試探他,隻能明知故問。

張居正喟然一歎“殿下,立國之初,山河殘破,如今承平日久,二者卻變動不大,殿下,這便是問題所在。”

朱翊鈞奇道“這不是多了90百萬畝?閣老怎麼說變動不大?”

他眼睛水靈地盯著張居正,充滿了求知欲。

張居正默了片刻,出聲道“殿下,弘治年間,田畝數量是800百萬畝。”

弘治年間,也就是1488年到1505年,立國百年。

朱翊鈞後知後覺,向書卷上對應的時間看去,而後驚聲道“弘治至今,承平七十二年,田畝不多反少!?”

張居正點了點頭。

朱翊鈞追問道“閣老,這是什麼道理?難道土地都荒廢了?”

他揣著明白裝糊塗。

張居正搖了搖頭,答道“殿下,非是土地荒蕪,是兼並!是隱匿田畝!”

他幾乎咬牙切齒,重重吐出。

“百姓到了災年,無法繳納賦稅之時,便會將土地典當給高門大戶,一旦無法還上,土地便會被大戶兼並,自己也要淪為佃戶。”

“而大戶兼並了田畝,便會隱匿田畝,從而私逃賦稅。”

朱翊鈞大驚失色“兼並田畝,私逃賦稅?有司為何不緝拿!?”

話是這樣問的,他自己都差點沒忍住笑了出來。

這事他心如明鏡。

田畝兼並,他當然知道。

人生在世,有兩件事無法逃避,死亡,和繳稅。

但對於這些大資產實體而言,是另外兩件,叫做兼並,和逃稅。

地方有司緝拿?聽了都得笑掉大牙。

這些事就是地方官府包庇的,曆來三七分成。

彆說緝拿,中樞的人敢去度田,溫和點的,檔案不慎遺失,激烈一些的,欽差住處走水。

光武帝能再造炎漢,能度田嗎?度田之事,更難於打天下!

不然為何中樞置若罔聞?

這不是一鎮一府,是全天下都在這樣做!

天下事難就難在這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牽一發而動全身,誰敢管?誰管誰就是與天下百姓為敵!

至於誰是天下百姓?解釋權在天下百姓手裡。

張居正沒有直接解釋有司怎麼不緝拿的問題。

反而歎了一口氣,指著另一卷“殿下,這一卷是曆代人口之數。”

朱翊鈞識趣地略過了方才的話題,翻開另一卷。

張居正說道“殿下不妨看看洪武年間,戶數,口數。”

朱翊鈞找到地方,念道“洪武年間,戶數一千萬,口數,五千八百萬。”

這些他還真不知道。

倒是滿清時期,那句四萬萬同胞的台詞比較熟悉。

不過這五千多萬跟四億差的也太多了吧。

心中想著,朱翊鈞沒等張居正開口,又識趣地找到如今的“隆慶六年,戶數一千萬,口數六千二百萬。”

他愕然抬頭“丁口比之開國之初,增長這般微末!?”

他適時地展現了一下自己的智力,舉一反三。

“殿下聰慧過人。”張居正誇讚一番,又補充道“西漢元始二年,便有五千九百萬之丁口。”

元始二年,也就是西漢末年,一千多年前了。

朱翊鈞不恥下問“閣老,是因為百姓淪為佃戶後,大戶會藏匿丁口?”

大明如今是收人頭稅的。

小老百姓沒有逃稅的能力,但大戶就不一樣了。

勾結地方,十成人口,報上去三成就夠良心了。

張居正躬身下拜“聖明無過殿下。”

朱翊鈞連忙將他扶起,口中歎道“我明白閣老的意思了。”

他故意裝蠢問了一句,地方官府怎麼不抓逃稅的大戶,張居正用丁口來回答了他。

因為地方大戶,不僅有地!還有人!

官府敢追究嗎?

好,就算你是個硬骨頭,敢破家滅門,那彆的隱匿田畝丁口的大戶呢?

會不會兔死狐悲,有沒有愣頭青高呼什麼官逼民反?

即便不敢做到自己出麵舉旗的地步,暗中相互勾連,扶持些山賊水匪流寇,出人出錢,立刻就要震動一方。

東南倭寇都是扶桑之人嗎?當然不是。

其中道理便是相通的。

若是兩京一十三省的士紳大戶,都抵觸中樞政令,天下糜爛可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張居正躬身答道“昨日殿上,湖廣稅事,宣大邊事,皆有難言之隱,臣鬥膽以此為殿下解惑。”

朱翊鈞定定地看著張居正。

天下英雄何其之多?

這便是青史有名的一時人傑,對於國情世事,可謂洞若觀火。

從嘉靖至今,恐怕對著這些案卷冥思苦想了無數個日日夜夜了,如今大明朝的積弊,或許再沒有人比他了解得更深。

張居正不是不知道革新之難,他隻是迎難而上罷了。

朱翊鈞輕輕握住張居正的手,寬慰道“辛苦張閣老相忍為國了。”

張居正身形一滯,後背下意識弓起,好一會才慢慢放鬆。

“殿下言重了。”

“還有賦稅一卷,請殿下觀之。”

朱翊鈞點了點頭,收回手掌,翻閱起最後一卷。

這一卷其實都沒有看的必要。

在田畝丁口逐年下降的情況下,稅賦是個什麼情況根本不用多看。

更何況,大明朝的稅製本來就先天不足。

張居正適時開口道“殿下,去年,戶部收上來的田賦,折銀有1475萬兩。”

“七十二年前,也就是弘治年間,田賦折銀卻有1614萬兩。”

“去歲糧食收上來24百萬石,甚至不如開國時的31百萬石。”

“殿下,邊軍的軍餉,已經數年沒發了,百官俸祿,也欠了好幾年了。”

“再收不上稅款……中樞真的快山窮水儘了!”

朱翊鈞靜靜地聽他說完,對這薄薄的一卷一掃而過。

歎道“難怪閣老說大明朝要亡了。”



最新小说: 大秦:沒想到吧先生,朕就是秦始皇! 龍族遺孤 劍道魔神 一天一袋大米,災年收留千萬美人 成親當天陪外室,我放火燒將軍府 人在截教寫日記,通天被玩壞了 重生為樹,從一滴盤古精血開始 超神:開局交易金光咒雷法 撥雲尋月 夢境,我與軒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