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強直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一、創傷因素
1骨折:
嚴重的膝關節周圍骨折,如股骨髁骨折、脛骨平台骨折等,若治療不當或複位不良,可導致關節麵不平整,長期磨損會引起創傷性關節炎,進而導致膝關節強直。
骨折後長時間固定,如石膏或支具固定,會使膝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發生粘連、攣縮,影響關節活動,逐漸發展為膝關節強直。
2膝關節韌帶損傷:
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內外側副韌帶等損傷後,若未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關節穩定性受到破壞,可引起膝關節活動受限,久而久之導致強直。
韌帶損傷後進行手術重建,但術後康複不佳,也可能出現膝關節強直。
二、感染因素
1化膿性關節炎:
細菌感染膝關節,引起化膿性炎症,破壞關節軟骨和滑膜,導致關節粘連和強直。常見的致病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炎症反複發作,可加重關節損傷,增加膝關節強直的風險。
2結核性關節炎:
結核杆菌感染膝關節,引起結核性滑膜炎和關節軟骨破壞,逐漸發展為膝關節強直。
患者常伴有低熱、盜汗、乏力等全身症狀,容易被忽視,延誤治療。
三、關節疾病
1類風濕關節炎:
這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關節滑膜,導致滑膜增生、炎症反應,進而破壞關節軟骨和骨組織。膝關節是常受累的關節之一,長期病變可引起膝關節強直。
隨著病情進展,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也會受到影響,出現萎縮和攣縮,加重關節強直。
2骨關節炎:
多見於中老年人,是由於關節軟骨磨損、退變,骨質增生等原因引起的關節疾病。嚴重的骨關節炎可導致膝關節間隙狹窄、關節畸形,最終發展為膝關節強直。
肥胖、長期過度勞累、關節損傷等因素會加速骨關節炎的發展。
四、其他因素
1長期製動:
如因腦血管意外、脊髓損傷等導致下肢癱瘓的患者,長期臥床,膝關節缺乏活動,容易發生肌肉萎縮、關節粘連,引起膝關節強直。
2燒傷後瘢痕攣縮:
膝關節周圍嚴重燒傷後,愈合過程中形成的瘢痕組織可引起關節攣縮,導致膝關節強直。
3神經係統疾病:
如腦卒中等神經係統疾病,可影響支配膝關節的神經功能,導致肌肉無力、關節活動障礙,長期可發展為膝關節強直。
膝關節強直主要有以下症狀:
一、關節活動受限
1屈伸困難:膝關節不能正常彎曲和伸展,活動範圍明顯減小。例如,在行走時,膝關節無法彎曲到足夠的角度,導致步伐僵硬;上下樓梯時,難以完成正常的屈膝動作。
2旋轉受限:膝關節的旋轉功能受到嚴重影響,不能像正常關節那樣進行左右旋轉。這會使患者在進行一些需要扭轉身體的活動時感到困難,如轉身、側身行走等。
二、疼痛
1活動時疼痛:當嘗試活動強直的膝關節時,患者會感到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異,可能在輕微活動時就出現疼痛,也可能在進行較大幅度的運動時疼痛加劇。例如,行走一段距離後,膝關節疼痛明顯,需要停下來休息。
2靜止時疼痛:部分患者在靜止狀態下也可能感到膝關節疼痛,尤其是在天氣變化、寒冷潮濕的環境中,疼痛可能會加重。
三、肌肉萎縮
1大腿肌肉萎縮:由於膝關節強直,下肢活動減少,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和後方的膕繩肌等肌肉會逐漸萎縮。表現為大腿變細,肌肉力量減弱。
2小腿肌肉萎縮:同樣,小腿的肌肉也可能因膝關節強直而出現萎縮。患者會發現小腿變細,走路時感覺無力。
四、關節畸形
1膝關節屈曲畸形:膝關節長期強直可能導致屈曲畸形,即膝關節無法伸直,呈彎曲狀態。這種畸形不僅影響外觀,還會進一步加重關節功能障礙。
2膝關節內翻或外翻畸形:在某些情況下,膝關節強直可能伴有內翻(“o”型腿)或外翻(“x”型腿)畸形。這是由於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不平衡,長期作用下導致關節受力不均而引起的。
五、步態異常
1跛行:由於膝關節強直,患者在行走時會出現跛行。患肢落地時,膝關節不能正常彎曲和伸展,導致步伐不穩,行走速度減慢。
2搖擺步態:為了減輕膝關節的疼痛和不適,患者在行走時可能會采取一種搖擺步態,即身體向一側傾斜,通過擺動臀部和腰部來帶動下肢移動。
膝關節強直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