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易經》是闡述天地萬象變化規律的一種世界觀,那麼《道德經》就是認識和施行《易經·乾卦》的一種方法論。
《彖》辭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偉大啊,蓬勃盛大的乾元之氣,萬物依賴於它而化生,貫穿於天道運行全過程。比如雲行於天上,雨落於大地,它繁衍萬物,並且賦予萬物以形體。
《道德經》中也有一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我們都知道,《易經》有64卦,每一卦都有一句卦辭,還有6爻及爻辭。乾卦除了6句爻辭外,還多了一句用九,如下: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大部分人會覺得爻辭很眼熟。眼熟就對了,金庸先生修煉絕世武功降龍十八掌時借用了它們。其中一招“亢龍有悔”最有名,郭靖用過許多次。有趣的是,金庸先生修煉另一種絕世武功九陰真經時,開篇借用了《道德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眼熟歸眼熟,《易經》不是秘籍,乾卦也不是武功。乾卦六爻講述了一個有關王者成長的故事:發於微末時潛龍勿用,小有名氣時利見大人,處境艱難時終日乾乾,尋找機會時或躍於淵,問鼎天下時飛龍在天,登臨大寶後要謹防亢龍有悔。
如果有人用易經占卜,卜到乾卦時,算命先生會告訴他:現在不要東想西想,先好好忍著,不要強出頭,等機會來臨的時候,多去拜訪能幫助到你的大人物。每天要努力上進,而且要小心謹慎以防遭人嫉恨。等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後,要嘗試著向上進步,不成功也沒關係。多嘗試幾次,一旦成功了,就要爭取更多的支持。像成功者一樣有所表現,但是不能驕傲自滿,以免行差踏錯,後悔莫及。記住,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低調一點,就像群龍之中沒有首領一樣,就會大吉大利。
乾卦六爻的爻辭,分彆隻有區區幾個字。它隻給出了思路和方向,但是沒有給出具體操作的辦法。比如說潛龍勿用,怎麼個“勿用”法呢?我們不妨帶著這個疑問去讀《道德經》。乾卦六爻闡述世界觀,《道德經》演繹方法論,兩相映證之下,或許會對我們的學習有所幫助。
初九,潛龍,勿用。
龍潛伏著,不輕舉妄動。
《道德經》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天地是公平的,將萬物當做祭壇上的草狗,任其自榮自枯;聖人沒有偏愛,把百姓當做祭壇上的草狗,任其自生自滅。天地之間,大概就像鼓風吹火的風箱吧?風箱內部是空的,但是永不匱乏,越鼓動就產生越多的風。話說得越多,往往越容易讓自己陷入困境,倒不如沉默不言,保持內心的虛靜。
無論是誰,自身力量還很弱小的時候,最好先低調的潛伏起來,藏鋒守拙,見機而動。否則,就連神通廣大的美猴王孫悟空恐怕也沒命做到齊天大聖和鬥戰勝佛。
孫悟空是一隻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天生石猴,出生於娑婆世界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生出它的那塊仙石來曆很大,位於十洲三島之祖脈,石上有九竅八孔對應九宮八卦。仙石吸收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一日迸裂產一石卵,經風一吹化作石猴。這石猴剛出世時,神力外放,眼中兩道金光直衝鬥牛,驚動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命千裡眼、順風耳出南天門向下界察看,卻見孫悟空喝了凡間的水,吃了凡間的食物之後,眼中金光消失。玉帝於是也沒放在心上,淡淡說道“下方之物,不足為異。”就放過了他。
我們不妨試想一想,孫悟空如果繼續毫無顧忌的目運金光射鬥牛,會出現什麼後果?此時孫悟空還沒學會七十二變時,本領小得很。玉皇大帝驚異之餘,隻需派一個巨靈神下凡,就能把它抓到天上或者就地正法。
孫悟空“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他悄悄地收斂了眼中金光,與凡間禽獸打成一片,這不就是和光同塵了嗎?
《道德經》又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上善之人就像水一樣,澤被萬物卻不爭名奪利。它處在大家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選擇適合居住的地方,保持沉靜如淵的心胸,待人友善真誠,說話恪守信用,做事能發揮所長,行動能把握時機。因為他不爭不搶,所以不會有過失災殃。
“勿用”並非完全不行動,而是韜光養晦,適時而動,不鳴而已,一鳴驚人。孫悟空混跡花果山中,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與虎豹為群,與獐鹿為友,與獼猿為親,認識了很多朋友。他心態平和,平日與人獸為善,不爭不搶。一旦時機出現,他卻當仁不讓,率先跳進瀑布發現水簾洞,為群猴找到了一處極好的安身之所,因此被花果山群猴推舉為美猴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