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壯卦六爻講述了中國古代相權變遷史。
宰相和丞相,它們有區彆嗎?
當然有,而且區彆大得很。
用一個比較拗口的說法,丞相可以稱作宰相,但稱作宰相的未必一定就是丞相。
為什麼?
因為,丞相是一個具體的官職名稱,但宰相不是。宰相,是我國曆史上一個泛指的官名,也可以認為是一種身份和地位。它是中國古代社會中輔助君王掌管國事的最高行政官員,是直接對君主負責且總攬政務的人。在某個特定曆史階段,它叫丞相。
宰相這個名詞最早見於《韓非子·顯學》:“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起於卒伍。”在這裡,宰相是官吏的統稱。
司馬遷在《史記·陳丞相世家》中所言的宰相,則已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最高行政長官:“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填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
宰,這個字非常有趣。
它的本義,是地位低下的奴隸,後來居然慢慢演變為地位至高的官僚,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從宰字的甲骨文說起。
甲骨文的“宰”,字形是這樣的:上麵是一座房子的樣子,裡麵是一把刑刀的樣子。宰的本義,是在屋裡從事勞動的奴隸。這些人,可以稱作家仆,與從事戶外工作的奴隸不同。
《禮記·曲禮下》雲:“問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力?”在遠古時代,一個奴隸主的富裕程度主要看兩點,一點是乾家務活的奴隸有多少,一點是乾農活的奴隸有多少。
這和現在不一樣。現在主要看銀行存款和不動產的多少。
在屋裡乾家務活的家奴,要麼擁有專業技術,比如殺豬的屠夫,比如燒菜的廚子,比如做衣的裁縫;要麼深受家主信任得以隨侍身邊。他們在奴隸中的地位比較高,可以按照家主的意見管理和指揮其他奴隸。這些人,可以稱作管家。
當家主們掌控的土地越來越廣闊時,家便成了國,奴隸主便成了君主,家仆便成了文武百官,而管家則成了百官的總管,也叫宰。
為什麼要叫宰呢?
因為在遠古時代,國家最重要的事務是祭祀,所以祭祀前負責宰殺家畜用來獻祭的工作也非常重要。比如西周的周公旦,他的官職名稱就是太宰。
更早以前,殷商的伊尹則稱相,也叫尹。
宰是主宰,相是輔助,合起來就是宰相,輔佐君主主宰天下的意思。
但中國五千年曆史,似乎從來沒有專門設置過一個官職,名字叫宰相。宰相的正式官名一直隨著朝代的更替而更替,先後出現過相、尹、宰、丞相、相國、大司徒、侍中、中書令、尚書令、同平章事、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等等幾十種官名。
為什麼宰相的名稱更替如此頻繁呢?
這是因為由家而國,由國而天下後,宰相已經不能再簡單地視為君主的家臣。“壯於趾,征凶”,相權過重,逐漸危及君權。於是君主既要依賴宰相治理天下,又不得不想辦法限製相權。
在春秋戰國和秦朝,諸侯國的最高行政長官是丞相、相國或相邦。比如丞相管仲、相國呂不韋、丞相李斯等等。
從漢朝開始,有丞相、相國、三公之稱,但因避漢高祖劉邦之諱,相邦這個職位被取消。
西漢初年,劉邦對丞相蕭何已頗為提防。幸好蕭何“貞吉”,始終謹守本份不逾禮製,這才化險為夷。
從漢武帝開始,皇宮內廷設了一個大司馬,權力淩駕於外朝的丞相之上,又搞出一個尚書台來分解丞相權力。此後,大司馬兼錄尚書事,才是事實上的宰相。
兩漢的皇帝們在“三公”的名稱上來回修改。比如漢成帝改禦史大夫為大司空,以大司馬、大司空、丞相為三公。漢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等等。
來回折騰了很多次,卻依然無法很好地限製相權。還不小心讓大司馬、錄尚書事王莽借機篡漢代新。王莽雖然綁架民意登上皇位,但得位不正,“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他最終功敗垂成,且落下了千古罵名。
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後,為遏製相權進行一係列政體改革,搞出了一個台閣製,自此三公失權,事歸台閣。
到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因為政權更替頻繁,製度多變,宰相的名稱就很有些亂了。什麼丞相、相國、大司馬、中書監、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令、尚書仆射等等不一而足。那些能夠掌握軍政大權的,即可視為宰相。
隋朝製定了三省六部製,以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這三省長官為宰相。
唐朝延續隋朝成製,但將內史省改為中書省,最高長官稱中書令。門下省最高長官改稱侍中。因為唐太宗李世民曾擔任過尚書令,故尚書省不再設尚書令,而以尚書仆射為事實上的最高長官。
盛唐名相輩出。
唐太宗一朝的房玄齡和杜如晦,武則天一朝的婁師德和狄仁傑,唐玄宗一朝的姚崇和宋璟等等,他們堅守正道,勤政治國,“貞吉,悔亡。”他們如承載大車的車輹一樣,以超卓的智慧和強力的策略,上輔帝王,下領群臣,推動唐朝的曆史車輪登臨中國封建帝製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