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且同歸,且同歸
第826章且同歸,且同歸
與張星憶說了這麼些話,馮永心裡卻是彆有一些感動。
他知道,張家小娘子就是擔心自己一時想不到這些事,所以才特意偷偷溜出來提醒自己。
心裡正在自戀地想著美人情深,哪知張星憶卻在臨走前,卻是踮起腳,湊到他耳邊悄悄地說道:
“你可彆忘了自己昨夜,當著陛下與皇後的麵,應承了我何事。”
馮永一愣,暗道我昨日應承了你何事?
他轉過頭去,正要問個清楚。
哪知張星憶卻是狡黠一笑,不給他問明白的機會,直接一蹦一跳地走了。
馮永自知自己有酒後有點愛胡咧咧的小毛病,可是最多也就是吹個牛什麼的。
隻是想起張星憶昨走時那一笑,馮君侯心裡就是有些發毛。
本以為是想讓吾酒後失德,沒成想卻是讓吾酒後失言。
也不知是我想得太多,還是對手想得太少。
馮永左思右想之下,就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起自己昨日酒後究竟說了什麼話。
想起張星憶那狡黠一笑,想來她定是有心設計,她若是故意不說,自己隻怕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昨日在場聽到的還有兩人,一個是阿鬥,一個是皇後。
找皇後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想起那個憨厚的小胖子,馮君侯心裡就禁不住暗暗盤算:此事說不得還是要從阿鬥嘴裡套出話來……
大不了到時候塞點好處?
雖然漢中東邊的曹賊未退,但大漢高層的幾位大人物還有心情在這裡勾心鬥角,那就已經表明漢中大局已定。
事實上,這一次曹魏進犯漢中,在曹睿與曹真的秘密計劃裡,司馬懿這支偏師,就是為了吸引漢軍主力。
在子午穀的疑兵被發現後,司馬懿就要拖住漢中的漢軍,不讓他們增援隴右,乃是最為凶險的一路。
誰知意在隴右的曹真主力被馮永大破於蕭關下。
唯獨司馬懿從西城逆水而上,一路斫山開道,水陸並進,順利到達漢中,甚至還攻占了新豐縣等地,取得了小勝。
雖然一直沒有與子午穀那邊沒有取得聯係,但司馬懿隻當是漢中連日大雨,所以曹真失期。
渾然沒有想到,這是曹睿與曹真一起布下的大局。
而他自己,也隻不過是這局中的一顆比較重要的棋子而已。
得知諸葛亮親自領軍前來,司馬懿心裡不禁就是有些進退兩難。
他倒不是怕了諸葛亮。
畢竟司馬懿自己領軍的時間要比諸葛亮長得多,而且在獨自領軍之前,他就一直在軍中出謀劃策。
而諸葛亮唯一能拿得出的戰績,也不過是一個隴右之戰。
故對於諸葛亮,司馬懿即便是沒有看輕,但亦不會太過害怕。
他犯愁的是,皇帝讓他從東邊領軍伐蜀,與大司馬彙於漢中。
如今大司馬久未知消息,而漢軍主力又向己而來。
那自己是應當繼續停留在此處等大司馬消息,還是退回荊州?
若是繼續停留,看那諸葛亮親領大軍前來,隻怕大司馬已然失利。
但若是沒有陛下旨意的情況下,見敵而退,到時隻怕要落人口實,說自己望風而逃,畏蜀如虎……
正在猶豫間,突有部將進入帥營,奮然請戰:
“大將軍,那蜀虜大軍前來,不若讓末將前去先挫他一番銳氣。”
司馬懿聞言,當即舒了一口氣:“有牛將軍在,卻是解了吾一番心事。”
他心裡想著,若是能派出先鋒,先折諸葛亮銳氣,吾進退之間,則有更大的餘地。
於是派了一部人馬給牛金,讓他前去試探虛實。
同時司馬懿又抓緊時間,往子午穀那邊加派不少人馬,探聽消息。
子午穀的起始之處,與漢水相交。
而司馬懿又是沿漢水西進。
可是這麼長時間了,居然一直沒有探知到子午穀那邊的消息,這讓司馬懿心裡隱隱有些不安。
牛金自忖一身勇武,領軍前行,半路上與漢軍先鋒相遇。
兩軍交戰之下,竟是被對方打得大敗。
看到牛金領著殘兵,狼狽不堪地敗退回來,司馬懿大驚:“那蜀虜是先鋒是何人,竟是這般厲害?”
“聽那蜀將自報名號,說是魏延。”
牛金羞愧滿麵地回答。
“魏延?原來竟是此人,那就怪不得。”
司馬懿歎然,“此人受劉備所重,鎮守漢中近十年,自是有過人之處。”
早先他就已經猜出曹真失利,而如今自己再折了一陣,司馬懿終於開始心生退意。
畢竟自己是逆水而上,糧草運輸不暢,若是沒有其他大軍接應,那就算是一支孤軍,而且還是進入敵境的孤軍。
就在這時,早先派往子午穀探聽消息的哨探終於傳回來了消息:
子午穀大軍已退。
也有人說,子午穀不過是疑兵而已,如今已被蜀人識破。
其實大司馬是領大軍欲打蕭關,誰知被馮永大破之。
特彆這後麵一個消息,如今在漢中傳得沸沸揚揚,就連打柴的樵夫都已經知道了,所以哨探這才能得知。
司馬懿一聽,頓時驚出一身冷汗:“吾幾陷死地矣!”
當下連忙讓人收拾行裝,連夜上船,全軍順著漢水退回荊州。
他逆水而上困難,但順水而下卻是容易之至。
當真是如同一隻入水的老龜,一溜煙就不見了蹤影。
待諸葛亮的大軍到達新豐縣,見到的,隻有那淩亂不堪的營寨。
“丞相,看這營寨模樣,那司馬懿定是聞風而逃,必無戰意,何不趁勝追擊?”
魏延挫了牛金,正是戰意昂揚之時,心道這等大好情況,豈有不追之理?
諸葛亮卻是搖頭:
“司馬懿乃是精於領軍之人,這營寨之亂,未必不是故意為之。”
“再說了,我等若是輕易追之,無足夠船舟不說,且漢水順流下易而逆水上難,大軍到時隻怕難返。”
魏延聽了,又道:
“不須全軍追之,丞相隻讓吾領一支精兵前往,即便司馬懿有備,有丞相在後,亦是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