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
公子扶蘇就這麼選擇自儘了?!
秦朝公卿們瞬間啞然,瞠目結舌地看著這一係列神奇的發展。
就連先前一直沉浸在痛苦悲傷和恐懼中淚流不止的李斯都被這樣的情況驚得止住了眼淚,原本的情緒也一時間被打得七零八落。
就這麼自儘了?在一封不知真假的突如其來的詔書的要求下?
在身邊還有蒙恬勸說,在自己身在邊疆遠離中央,還有數十萬軍隊——雖然不能保證這些軍隊會聽從扶蘇和蒙恬的指揮,但是竟然連掙紮都不掙紮一下的嗎?!
所有人都神情複雜,包括李斯。
這讓他們該說什麼好,說大公子對皇帝的孝心忠心實乃日月可鑒,還是說大公子對陛下實在有些順從過頭了,還是說陛下的威望實高即使遠隔萬裡也毫不影響?亦或者說——
他們陛下在大公子心中究竟是個什麼形象?就是這麼一個毫不留情要自己的兒子自儘,並且連最後見一麵、說幾句話的機會也不給的形象?
哪怕是此時心中惶惶已經在絞儘腦汁準備逃亡的趙高,看到這樣的發展也不由感慨萬分。
就連蒙恬都覺得這封詔書不太可信,要先查探一番消息再說,怎麼大公子居然就這麼要自儘了?!你可是皇帝的親兒子,長子,視作繼承人的兒子,你對於皇帝的形象居然就是這麼個認知,對於皇帝的信任居然還不如大臣?
那個自己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還真是天時地利人和。
扶蘇當然也看到了這樣的事情發展。
他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但又有些隱隱的委屈——他覺得,那個他之所以就這麼選擇自儘,不正是因為相信父親嗎?!
正因為絕對相信皇帝,所以才壓根不覺得皇帝的詔書有被偽造的可能;也正因為足夠相信皇帝,才會毫不質疑皇帝的決斷。
如果父親真的要讓自己自儘,那一定是有充足的理由,也有了充足的準備。
那自己還掙紮什麼,難道一定要反叛自己的父親嗎?
再說,扶蘇也壓根不覺得自己能夠反叛成功。
所以,如果那封詔書沒有作假,自己倘若反叛,不過是讓父子之情更加斷絕。
他的想法嬴政還不知曉,但倘若嬴政能夠知曉,一定會怒火蹭蹭往上漲——朕還要感謝你這麼信任朕嗎?你信任朕倒是信任了,但是怎麼就沒有一點兒子對於父親的信任?怎麼沒有兒子覺得“父親怎麼可能要殺我”的信任?
再說了,朕如果真的對一個兒子不滿,也根本犯不著讓他自儘。
而百姓們看到這樣的發展,更是一臉茫然。
對於皇室消息,不論哪個朝代,普通百姓都是一知半解,隻能知道一些允許流傳的、表麵的消息,譬如皇帝聖明、皇後賢德、太子英明……,或者某一天,皇帝有了個寵妃、太子被廢了……
但是,像是這樣全麵而細節的皇室秘聞,那是真真沒有聽過——不是說民間沒有流傳過各種小道消息、對皇室朝堂的各種揣測,但是那都是小道消息啊!
怎麼能跟這樣的敘述相比?
而各種權謀他們暫且還看不明白,但同樣的,對於公子扶蘇就這麼選擇自儘,有不少人就表示了不解。
為什麼就這麼選擇自儘了?那誰誰誰/戲文……不還說什麼要找個明白嗎?
秦朝的百姓反應則更激烈。
公子扶蘇之名,那就屬於允許流傳的那一類,而他流傳出來的也多是好名聲,譬如寬仁,譬如賢明,總之都是聽起來很好的名聲。
說句不好聽的,有一些已經有點受不了如今各種法令政策的百姓,就是在心中存著一點微弱的希望——如果是這位公子即位,那麼他們的日子是不是可能能夠好過一點?
結果,這個被寄予厚望的公子,就這麼乾淨利落地沒了?!
【接著,李斯和趙高帶著秘不發喪的皇帝遺體以及車隊回到了鹹陽,為胡亥舉行了登基儀式。】
【作為非正常手段登基的人,胡亥並沒有一個正常登基的皇帝所擁有的安全感。】
【而同時,他之所以能夠登基,依靠的也全都是他人,並非後世一些皇帝那樣完全憑借自身能力,因此,他的底氣更加缺乏。】
【再加上他的年齡不過十二,沒有受到過皇帝教育,也沒有擁有自己的朝堂勢力,更不知道應當如何處理朝政、治理天下、收攏自己的權力,因而,胡亥在登基後便開始了一連串的神奇操作。】
【一方麵,他基本上完全聽信趙高的言論,將大權都放給趙高以及李斯——嚴格說起來,李斯還是沒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權力;另一方麵,他用自己的邏輯開始嘗試穩固自己的地位。】
【而這兩方麵加起來構成的操作,這完全可以說是驚天動地。】
李斯打了個抖,他猛然間有了一種感覺,那就是那個自己儘管這般汲汲營營,但最終必然落不著任何好——會有多壞還不清楚,但是絕非任何一種好結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