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妙深吸一口氣,再次慶幸,自己在選立新君之前看到了上蒼的神跡。
因此,得以讓自己的警惕心提高再提高,選立新君的行動也暫緩了下來——此乃大事,著實需要好好考量,不能像之前想的那樣儘快定下來。
不過之前之所以著急,也有為著穩定朝堂的意思,為了堵住朝堂諸人以及天下士人的嘴。
可現在有了漢靈帝“珠玉在前”,想來大家也都不會也不敢催她和竇氏了。
彆催一催,最後又催出來一個漢靈帝,讓天下不得安生,更是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黨錮之禍,還喜歡聽信宦官,臨陣換將……
“囚車押解!這是一點體麵都不願給良鄉侯,漢靈帝實在是……”一名士人感歎道,從盧植的遭遇,他不由得聯想到了自己,又聯想到了當今的朝堂。
良鄉侯,是北宋時給盧植的追封。
而這名士人,則正是南宋時期之人。
他的仕途也不順暢,雖是兢兢業業、一心為君,可卻不時遭到貶謫壓製,總歸是得不到賞識和出頭。
盧植這樣風骨清正,有才有能,功勳卓著,最終還名傳千古的存在,就成為了不少人的向往——而盧植曾經遭遇的坎坷,則成為了他們激勵自己的方法。
“即使是盧子乾,遇到漢靈帝這樣的君主,也彆無他法;而這種偏聽宦官佞臣,無視忠臣良將的君主又豈止是漢靈帝?昔年唐玄宗不也冤殺高、封二人嗎?”他的好友道,語氣既有憤憤,又有無可奈何的無力。
“至少,漢靈帝還沒有斬殺盧子乾;而國朝……也不輕易處斬官員。”
當年盧植因讒言被去官押解進京,朱儁險些被去職;而功績彪炳的高仙芝和封常清,也因為讒言倒在了昏君的刀柄之下——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隻不過有些聞名於世,而有些不怎麼為人所知而已。
當然,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還有昔年徽欽二帝的神奇操作,再比如當年高宗的各種做法。
但是作為大宋的臣民,有些話、有些內容,到底是不好說,也不便不敢說。
而他們又改變不了朝堂,改變不了皇帝。
所以,不如想一想好的地方。
比起其他時期,國朝……國朝至少,大多數時候都習慣采用貶謫和流放的懲處方式,直接斬首的情況還是比較少的。
這樣一來,大家至少還能保住性命不是嗎?
這就已經很好了——人啊,得知足啊。
被宋朝人拉出來做例子的李隆基,此時也在對盧植、董卓、漢靈帝做出自己的評價。
“臨陣換將,還是聽信一個宦官之言,而沒有其他旁證或者證人,何其愚蠢!”他對漢靈帝的行為充滿了鄙夷和不屑。
此時的李隆基,自覺自己還是非常清楚一個穩定的將領對軍隊和戰事的重要性的。
都不用說什麼在外的將領有時會不聽朝中的命令了,就是聽從命令,一個穩定的統帥,和一個剛剛換上來、之前還換了好幾個的將領,執行出來的效果都完全不同。
更不要說,原本的將領還是盧植這樣的人才。
漢靈帝臨陣換將,並且一點餘地都不給盧植留下,竟是直接關在囚車裡麵押入京城——這讓士卒們怎麼看,怎麼想?又讓其他將領們怎麼看,怎麼想?
而換將的理由,還是一名宦官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