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8號院,二女已經歇息,楊靈越卻沒了睡意,剛才在車上構思的東西,得寫下來。
嗯,就是《集結號》的分析或者叫小視頻文案,然後交給韓毅進行分解及找史料證實,讓核心人員根據其中要點進行再創作,再分解。
或左,或右,或中。
總之一句話,有理有據。
如:
一、“爺爺已經罵馮曉剛罵了一天了,因為我帶著他老人家去看了這部電影,畢竟看宣傳也是講老兵的故事,他是一名參加過解放戰爭及抗美援朝的老兵。
他老人家說類似穀子地接到的這種阻擊任務,是會提前動員的,會把凶險性講清楚。
而戰士們是搶著上的,他所在的連隊如此,而他也相信當時的解放軍都是如此。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上,一般情況下,獨子不讓上,優先上的是黨員、連排乾部、骨乾。
所以,導演馮曉剛、編劇劉恒,這點你們不清楚嗎?”
二、“看過一篇美國老兵對於抗美援朝的采訪,他有個極其驚訝的印象,那就是誌願軍對於戰鬥的了解程度非常高,一位不識字的普通士兵,也清楚的知道自己部隊的作戰計劃與目標。
馮導莫非不知道,軍事民主在三灣那個地方之後就是我軍的傳統了嗎?”
三、“看了原著和常老(故事原型)的話,說是接到的命令是聽到號聲或堅持到天黑都可以撤,改成這個樣子。
編劇劉恒作為海軍部隊出身,應該不會不清楚,如果我軍真的如片中所講的那樣抹黑、欺騙,對於我軍士氣與部隊精神是多麼破壞與瓦解吧?
如此簡單的邏輯,為了守住自己在利己主義文化中所獲取的利益,構起了的如此淺薄的認知,還有一堆人叫好?”
四、“張涵予粗著嗓子說“都是我的弟兄”的時候,我以為這是部拍果軍的電影,畢竟這可太有果軍的長官味兒了。
因為他們那邊大多視自己的部下為私人部曲,為奴仆,這點有太多例子了。
而自從人民有了自己的軍隊以後到現在,就沒有過“弟兄們”這個稱呼,非正式場合說句“兄弟”、“戰友”,正式場合一律是“同誌”。因為我們講究官兵平等。
可能有的人會說,我在吹毛求疵。
須知影視作品中的角色是濃縮表現社會個體,不同的人物背景有著不同的言語背景。
簡而言之,就是什麼人說什麼樣的話,這也是文藝作品中必須遵循的規律。
優秀的作品中,幾句台詞、稱呼就能把角色的背景交代完畢,比如《茶館》。
因此我不禁感慨,如今的主旋律影視劇,叫一聲“同誌”得有多難啊。”
五、“不懂了吧,先用這些看似不痛不癢的稱呼和情節祛魅,慢慢的人們覺得那些革命先烈們可以隨意稱呼和談論時,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汙名化了。
這和前蘇聯垮台前的經曆不是一模一樣嘛。”
楊靈越寫完上述五條,其實也是五條指導思想之後,不禁感慨,有很多事情,自己親身經曆後,感觸更深。
也能理解為什麼後世的年輕人越來越“左”,因為他發現,自己一個老油子都越來越左了。
《潛伏》裡餘則成的成長軌跡,不也是這麼一個過程嘛?
楊靈越也相信,韓毅那幫人在通過查證相關實證後,也會如此。
喜歡華娛俗人傳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