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太師爺,我感覺這有些不對。”
呂謙話鋒一轉,麵帶疑惑地看向不遠處的周蒙,問道,“就算是化我為【候王】,但這也是掌控自身的的一種手段,頂多這門手段的效果奇異了些。”
“這風後奇門難道僅僅隻是一門教人掌握自身的法門?那未免有些過於追求術,而放棄了道。”
“這樣的奇技也不值得武當將它留下,《風後奇門》的存在甚至會斷了武當原本的通天之路。”
“想不來,實在想不來。”
呂謙搖頭晃腦,心中雖然對風後奇門千變萬化的本事很是驚訝,但要是僅僅如此,那就不是呂謙所追求的了。
這風後奇門在呂謙的眼裡也變得華而不實了起來。
周蒙看著不遠處像個猴子一樣上躥下跳的呂謙不由得笑道,“你能時刻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沒有被奇技所迷惑這是值得稱讚的,但誰說這風後奇門就這點本事了。”
“你自己以前還說,術為道所生,當為道所用。如今的你隻看到了《風後奇門》的變化之能,聯想不到其中的深意,看來還是道藏讀的少了些,見識也有些淺薄。”
“當然,你這般年紀倒是正常,但以後可要重視理論的修行。”
呂謙聽到這番話,當即意識到周蒙這個幾十年的高功已經透過《風後奇門》看到了比變化之術更深層次的東西。
他立刻跪在鋪蓋上,向周蒙問道,“還請太師爺教我!”
“快起來,我其實也沒比你懂得多,也就是多看了基本修行的經義,根據風後奇門略有所悟罷了。”
周蒙搖了搖頭示意呂謙起身,他看著重新坐在蒲團上的呂謙,斟酌著詞句。
他雖然以前並沒有參悟風後圖,更沒有學習過風後奇門,但如今呂謙在他麵前將《風後奇門》仔細演變了出來,憑借著他過往的修道經驗,他立刻明白了比變化之術更深層次的東西。
過了一會兒,他開口道,“小謙,你修行時應該聽長輩們講過《西遊記》吧?”
在異人界,《西遊記》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一部神話小說。
在那些修煉者眼中,這部書包含著修行的真理,而且描寫的很是形象,特彆適合用來為後輩子弟們講解修行之道。
“是,太師爺。我在家修行時,族裡的長輩為了更好的開蒙族裡的幼童,就用西遊記講述修行之道。來了武當山之後,雲龍師父更是常常用《西遊記》做比喻,方便我們更好的理解。”
呂謙點了點頭,雖然有些疑惑周蒙為什麼說起了《西遊記》,但還是照常開口說道。
周蒙聽了點了點頭,“那好,你可還記得【須菩提祖師傳授孫悟空躲三災之法】的情節。”
呂謙聽著周蒙的話,腦海中回憶著《西遊記》的故事情節。
躲三災之法在《西遊記》第二回,須菩提祖師傳功給孫悟空三年後。
一日,須菩提祖師講道時忽然將孫悟空喚出,問他修行如何,孫悟空回答“法性頗通,根源兼顧”,也就是修行已步上正軌了。
祖師由此引出“三災利害”,為孫悟空講述“雷”、“火”、“風”三大劫,嚇得孫悟空連忙求要躲避這三災的辦法。
須菩提祖師由此提出了【天罡之數】的三十六變,以及【地煞之數】的七十二變。
孫悟空貪多,便向祖師求得了地煞七十二變,由此變化萬千,躲過三災。
想到這裡,呂謙撓了撓頭看向周蒙,“太師爺,您難道是想說我這【候王】的風後七十二變是躲三災之法,可是我修行至今也沒聽說如今異人界裡還有什麼三災顯化,用來躲人災倒是不差。”
周蒙翻了個白眼,“你小子,拎不清重點,想想須菩提祖師傳授變化之術前,為什麼說孫悟空學不了。”
《西遊記》中須菩提祖師在傳授變化之術前,曾說孫悟空學不來,因為他雖然形體像人,但卻孤拐麵,凹臉尖嘴,沒有腮。
孫悟空卻摸著臉說自己雖然沒有腮,但卻有個素袋,都差不多。
“菩提祖師說孫悟空沒有腮,可這算什麼重點。”
說著,呂謙在周蒙麵前變成了一隻猴子,他摸了摸猴子那消瘦的臉頰,很是不解。
變作猴子的呂謙撓了撓頭,“我知道這【腮】和【素袋】之間有些隱喻。”
“【腮】字,左邊【月】通肉字旁,右是【思】字,上麵是個【田】,下麵是個【心】。其中的意思就是:肉是肉身;思,即是真正的誠心踏實的形神合一的修行。”
“【素袋】的【素】和【術】字同音,這也意味著,孫悟空一心學習求道的態度,看起來很有追求,實際上就隻是在【術】的層麵下功夫,這也是他貪多修煉地煞七十二變的原因。”
“這就是你閱曆尚淺的原因了。”
周蒙看著對麵呂謙變作的猴子,嘴角顫了顫,但很快便壓了下去,他定了定嗓子接著說道,“在道門,【腮】可不隻有那一種解釋。”
他的話吸引了呂謙的注意,鋪蓋上的猴子身形變幻,重新化作了呂謙的模樣,“太師爺請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