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命各省督、撫將幕客姓名報部。
禁止出差官員縱容屬下需索地方。
所部虧空銀兩,由令曆任官員賠補。
廢除了官員、地主以及所有有功名的人免稅特權。
要求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和廣大民眾一樣服徭役,納糧捐稅。
總之就是誰田多誰納稅多,誰田少誰納稅少,沒田的不納稅。
三規定了“火耗”銀在各省的征收比例。
同時各省根據本省情況,每兩地丁銀加火耗抽取一定比例,給各地方官員養廉和撥作地方政府公用經費、填補虧空。
此舉也是針對官吏借口俸薪不敷應用,恣意貪汙苛索的弊端,由朝廷以合法方式給官吏一定的補助。
使其貪婪借口不能成立,故曰養廉。
相當於後世的業績提成。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寧王又從這個業績提成找到了突破口,所以加收各種稅收。
四為了解決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據的積弊,實行了改土歸流政策。
意思就是取消土司世襲製度,設立府﹑廳﹑州﹑縣,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進行管理。
當然此四大政策一出,必定嚴重觸犯了士紳官僚、西南權貴與天下讀書人的利益。
他們必然會群起反抗。
很快就有地方考生罷考。
這幫讀書人甚至還搬出了孔子的排位,來嚇唬朝廷派來的官員。
似乎讀書人不要交稅這件事,是孔子老人家給定下來似的。
其實孔子壓根就沒有說過那句話。
不過孔子是天下讀書人的老師。
所以搬出孔子像,就連在場的巡撫也必須要向孔子像跪拜。
見此,讀書人感覺看到了希望。
可是剛生出的希望,卻在漢王到來時就瞬間破滅了。
漢王一來就連砍了上百位讀書人,然後對著剩餘的讀書人說道:“老子學武,拜關公的。”
頓時這些土司、官僚、士紳和剩下的讀書人個個不吱聲了。
他們恨盛景帝,更恨漢王。
沒有漢王,盛景帝的政策百分之九十落實不下去。
“寧王,趙州的死隻是一點小波瀾,漢王才是懸在我們頭上的一把刀。”
“臣以為朱首輔和宮裡那幾位沒卵蛋的已經知曉,臣估計他們現在就等著看我們割多少肉給他們了。”戶部尚書錢一堆有些惶恐的說道。
“哼,朱達與我等雖不是一路,但也井水不犯河水,他外孫儲君之位還懸著,萬萬不會在明麵上與我等為難。”寧王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