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已經聽說了張家兩位公子的事跡,張遼,勇武過人。張朔,才智過人,還善農事和經商,是絕對的人才。
但沒人跟他說過,這倆人的年齡。
王定如今也已經18,雖說也是年輕,但在漢朝這個年紀已經可以當爹了。
畢竟人均年齡不過四十歲,到五十就已經算是高齡了。
因此當王定看見12歲的張遼,10歲的張朔時,整個人都愣住了。
這特麼12歲?
張家什麼基因啊,12歲長得比他還要高大壯碩!
彆說12歲的張遼了,十歲的張朔都比他高啊!
“某張遼/張朔,見過定公子。”
“早已久仰二位賢弟的大名,兩位真是……聞名不如見麵啊。”
看了一陣,王定最後還是把目光放到了張朔身上,畢竟張朔一看就是文人,同樣是世家子的情況下,一般文人和文人之間更親近些。
張朔也會意,抱拳拱手道
“區區虛名而已,不當公子盛讚。”
“哎~賢弟此言差矣,往年鮮卑南侵時我就聽過張遼,張文遠的名字。
年僅10歲時就能上馬作戰,護佑一方平安。
旁地都一片狼藉,百姓流離失所,可馬邑外的百姓卻毫發無傷,這都要多虧了文遠賢弟。
還有張朔,張文睿的名字我更是如雷貫耳。
年6歲便善於農事,使馬邑一地產量大增,養活無數流民,實乃大善。
後更是鑽營於牛羊馬匹的買賣,讓馬邑從一邊境小城,變成了如今的興盛之地。
而張家更是因為賢弟你變成如今這般樣子,當真是,少年大才啊!”
其實張朔張遼的名號早就傳揚出去了,說白了,也是為了給二人舉孝廉,隻是年紀還沒到罷了。
等二人十七八歲,有這名聲和家裡錢財加持,立刻就能舉孝廉,真正走上仕途。
如今的郡吏身份,不過是個過渡罷了。
當然在此之前,王定還真不是很清楚這倆人的情況,但了解了以後,對於兩人,尤其是張朔,便愈發感興趣了。
這家夥,絕對值得一交!
張朔抱拳拱手
“定公子於危難之際散儘家財,為兄父叔伯報仇。
此舉不光大孝,更是為並州百姓著想。
相比起公子您,某這些許事跡不足一提。”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張朔不是莽夫毛頭小子,這種話他是信手拈來。
隨後兩邊是哢哢商業互吹,這種虛假的過招雖然不會產生什麼實際效果,更讓張遼渾身難受,但卻讓王定的心情變得好了起來。
尤其是這段對話:
“賢弟此次帶來了多少人?”
“1000人馬,其中有500輕騎。
同時還帶來了百匹良馬,願助公子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