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生趕來救援,和古城的老郭最早通話成功。
老郭根據生活管家提供的地圖,告訴顧生:“你離我這古城1000裡,離我隔壁的節城900裡,我們兩城中間共用廠區,先去節城,那裡近。”
乍一聽字麵的意思,顧生從節城這裡通過一百裡左右的廠區,就能到達古城老郭那裡。
而實際距離呢,也確實如此,節城這裡離古城中間有個一百裡左右的廠區,從節城出去一百裡,就能到達古城。
這是事實不假,卻不是顧生能采用的救援計劃。
顧生和老郭通話的時候,從他當時的位置分彆到達古城和節城,不是一條直線上的900裡和1000裡,而是兩條分叉線上的900裡和1000裡。
古城恰好離節城一百裡,這是湊巧。
節城離原始森林比較近,就在森林邊緣,往旁邊的方向,是古城的位置。
節城離原始森林比較近,森林地勢高低不平,雪沒有完全淹沒森林,造成救援車怕遇到意外損傷,隻能停靠在一百裡外,挖出一百裡的雪溝才能進入城區,進行地麵救援。
如果從原地再挖一百裡雪溝到古城,看似又邁過一百裡,不多不少的走到古城,還順道救援廠區。其實幸存者回來的時候就要走一百裡雪溝到節城,再走一百裡雪溝才能登上救援車。
而古城的位置離開森林邊緣,救援車從地圖上計算出來的位置,可以近距離停靠古城。
比如生活管家目前測算出來的,挖出六十裡左右的雪溝就能進入城區。
幸存者登車縮短很大距離不說,古城的老郭需要三萬人的糧食、一萬人的衣物、還有兩千人病的很嚴重需要藥物,從救援車直接搬去古城更加方便。
顧生和幾位車長商議後,決定執行的計劃,先帶節城幸存者和物資登車,救援車前往古城附近停靠,下車挖雪溝,送去需要物資和急救人員,救援隊員對全城救援結束後,再從古城返回。
對兩城中間的廠區,就從古城往節城搜索一百裡,再回到古城,走六十裡的雪溝回到車裡。
這個計劃更節約時間,支持物資也更方便。
二號車長廖隨:“同意。”
三號車長馮章:“同意。”
四號車長姚洪良:“同意。”
五號車長嶽振:“同意。”
六號車長嶽力:“同意。”
會議結束後,嶽力看看時間到,帶上一批救援隊員出去,這一次跟出去的服務機器人更加多。
這片地下停車場現在隻有兩個區域的機器人,一是組成機器人防線,但在摸清沒有另外打搶的人以後,少了很多。
二是把打搶的人堵在屏蔽區域的機器人。
堵住通道口就能封鎖住,也不需要留太多機器人。
七千救援隊員隻留下300人做飯和日常換藥,其餘的人分成兩撥,地下停車場裡就一直有救援隊員留下,所以300人以外的救援隊員儘數地麵救援。
不到十天,全城搜索結束,能捕捉到的幸存者全部救回停車場,機器人不分晝夜的搬運物資也接近尾聲。
機器人搬運物資,經過大家的智慧,搬出新花樣。
一箱箱的搬運,這速度必然不對,沒可能在這十天左右搬到尾聲。
嶽振想出第一個辦法,把大量物資箱捆在一起,找到合適的底板,如鋼門板、如建築鋼管捆成底板,物資箱放在上麵,機器人推出城區進入雪溝,交給留守機器人,一個一個傳回救援車。
第二天卸汽車門和汽車頂當耐摩擦的底板時,不止一個人哎喲一聲,說道:“現成的車怎麼不知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