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寬才謝完,朱標便登上樓來。
“父皇,讓地方衛所組建鐵路護衛隊之事兒臣已經吩咐下去。另外,母後讓人來傳話,問父皇是否要多備一人的午宴。”
朱元璋與馬皇後夫妻多年,一聽這話,便領悟到,馬皇後多半是得知了“跨江大橋與橋上怪人”之事。
便提醒他可以設宴招待人家——如此既不失待客之道,也能視以親近。
他哈哈一笑道,“劉公子自六百年後來,咱是該設宴款待。你速去讓人回複,就說按家宴準備。”
朱標見朱元璋待劉寬如此親近,也很高興,點點頭便又下樓去傳話了。
劉寬卻是才記起,方才忘了說馬皇後的事。
後世有不少喜歡明史的人認為,朱元璋是一柄鋒利無匹的寶刀,馬皇後則是唯一能容納這把寶刀的刀鞘。
故而馬皇後一死,這柄寶刀不僅傷人,也傷己,最終傷了大明。
劉寬則認為,有馬皇後在,朱元璋應該會收著些脾氣,好相處些。
於是,等朱標上來,劉寬便鄭重其事地道:“還有一事方才忘了告知陛下與殿下。”
朱元璋此時心情很不錯,笑著問:“何事?”
劉寬道:“根據後世曆史記載,馬皇後將病逝於洪武十五年八月份。”
劉寬這簡單的一句話,讓老朱、小朱再次有種如遭晴天霹靂之感,一時腦袋都空了。
馬皇後比朱元璋小四歲,若在明年去世,那便是五十整,虛歲五十一,說起來並不算早逝。
但也稱不上高壽。
最主要的是,如今馬皇後人還好好的,雖貴為皇後,卻仍每日親自操辦朱元璋的膳食,眾皇子皇孫的衣食也都親自過問,可謂無微不至。
所以,父子倆根本就沒有馬皇後突然離世的心理準備!
朱標先回過神來,急問:“我母後是患上哪種疾病去世的?”
劉寬歎道,“此事史書也不曾記載,又或者記載了,卻遺失與戰火之中。”
朱元璋忽然殺氣騰騰地道:“這些史官都該殺!如此重要之事,要麼不記載,要麼便是保護不力至於史料遺失,要他們有何用?!”
劉寬、朱標感受到朱元璋的驚天殺意,都嚇了一跳。
朱標勸道,“父皇,如今事情尚未發生,也不知緣由,如何能怪罪於史官?咱們眼下最需要想的,是如何應對此事,好不讓母後在明年病逝。”
劉寬則道:“陛下,如今距離後世史載的馬皇後病逝之事發生尚有一年,隻要做好準備,還是有很大可能改變此事的。”
朱元璋深吸了口氣,稍稍收斂殺意,問:“劉公子對此事有何建議?”
劉寬對這事早有想法,聞言道:“我們當前需要做的事情有三件。”
“其一,囑咐皇後娘娘注意照顧身體,這種注意涉及日常飲食、起居。因為後世人認為,一些疾病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便埋下了禍根,不得不防。”
“其二,讓太醫定期為娘娘檢查身體——預防疾病,要比病發了再去治療容易很多。”
“尤其是一些疾病,在剛開始時病人根本沒感覺,待症狀顯現,已然難治。”
“因此,在後世,上到國家領導人,下至稍微富裕的百姓,都會定期體檢,無病安心,有病治療,早治早好。”
“其三,在京師建立醫學院,召集天下名醫彙聚於此。”
“一則讓他們交流醫術,促進醫學發展;二則可方便明年皇孫、皇後病發時,及時請諸多名醫會診。”
大明不是後世,交通不是靠雙腿,就是靠車馬,從稍微遠一些的地方到京師(南京),往往需要十天半個月,甚至一兩個月之久。
而有些病症是耽擱不得的,或者初期能治好,拖得久了便治不好了。
對於急症病人來講,名醫在本地還是在千裡之外,完全是生死兩個概念。
所以劉寬才提出了第三條建議。
除此之外,他也是想借機讓大明儘快擁有一家醫學院,讓醫學儘快發展起來。
便於百姓治病的話且不說,倘若他真的回不去後世,隻能留在大明,以後生命保障就得交給大明的大夫們。
他並沒有看不起明代大夫醫術的意思,但此時的醫學水平、醫療條件乃至醫藥方麵,跟後世真的完全沒法比。
很多後世的小病,在此時可能會要人命。
劉寬可不想穿越到明朝沒幾年,便因得了個感冒就一命嗚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