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寇仲、徐子陵抑鬱了。
那天之後,李素沒在出現,也不見他們。
這個結果,徐子陵欲哭無淚,連帶著這幾天看寇仲的眼神都變得很不對勁。
麵對自己兄弟的目光,寇仲這兩天沒少賠笑,一世人,兩兄弟,徐子陵毫無疑問是徹底被他給坑了。
兩人拉聳著腦袋,坐在第一樓裡,滿心不是滋味。
連帶著不久前跋鋒寒戰敗曲敖,兩人看起來都那麼的索然無味。
李素雖然說給他們半年悠閒時間,之後又讓人帶了兩本書過來,交給了他們。
很直接傳言給他們,是想要半年後被抓起來學?還是從現在開始就一點點通過實踐的方式自己慢慢學?
兩人沒有任何猶豫的選著了後者。
苦笑一聲,兩人同時將自己手裡的書翻開。
一看,兩人怔住,不一會兒就被書裡麵的內容吸引。
寇仲的多是與戰爭有關,徐子陵的則以民生為主。
通過各個角度,進行闡述,小道地方百姓,達到國家大事,無一不包,極其全麵。
末了,在書的每個章節,還有相應的課題,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見解給出回答。
兩人先是被吸引了進去,一直到看到課題後,兩人才豁然醒悟,抬起頭對視一眼,忍不住臉色豁然色變,明白第一樓主是來真的。
寇仲有些瑟瑟發抖道:“小陵,為什麼我感覺頭皮發麻,心驚肉跳,心寒蛋顫,但是卻生不起半點反抗情緒,反而有種莫名高興,是怎麼回事?”
徐子陵苦笑搖頭道:“因為項離大哥確實將我們當弟弟,並且也不像他人那般小瞧我們,反而認定我們兩有能力,給予了我們認同,以前偷聽夫子講課的時候不是有這麼說過嗎?士為知己者死,項離大哥以國士待我們,哪怕感覺麻煩,內心卻依舊忍不住喜悅。”
“小陵,怎麼辦?我心肝很亂。”
“不知道,但是學著試試吧,小仲。你不是要爭霸天下嗎?不是要證明自己嗎?現在機會來了,那就抓緊吧。並且雖然明明我們兩個都隻是第一次見項離大哥,可從他的畫來看,他對我們的了解卻在揚州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他若是真的有什麼想法,我們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並且我能感受到項離大哥雖然說了那些話,可還是給了選著餘地的,書就是證明,讓我們學習,也給了我們緩衝的餘地,除了讓我們思考,也是讓我們考慮,若真不願意,項離大哥應該也不會強行要求。”
“哈,想我寇仲一心想要證明自己不弱於人,結果機會真的出現在自己麵前,卻如此這般,這是矯情嗎?”
兩個小家夥一臉苦笑,卻認真無比的就課本上的內容,開始整理起自己的回答來。
差不多一周後,兩人才收起書本,內容太多,哪怕記住了,裡麵的一些問題,還需要好好思考一番,甚至於自己去親自實踐一下後,才能得出答案。
起身,他們準備離開了。
畢竟已經待了不少時候了,洛陽這邊的事情,可還沒有整理完成。
特彆是李密方麵,定然不能讓其攻下洛陽,不然這天下爭霸,基本上就沒彆人什麼事情了。
“準備走了?”
聲音忽然想起,是李素。
兩人一怔,沒想到第一樓主還在。
“是!”
“書讀的怎麼樣?有什麼感覺?”
“現在才知道,這打天下居然有這麼多門道在裡麵。”寇仲苦笑。
“民生的事情竟然如此複雜,還有‘經濟’方麵,竟然有那麼多學問在裡麵。”徐子陵同樣也是一臉苦笑。
這三天,兩人三觀無疑被狠狠的刷新了一番,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麼的粗淺。
“是麼?”李素笑了笑,戰爭論,經濟學,近現代的結晶產物,效果不言而喻。
寇仲準備告辭,徐子陵卻忽然抬頭看向了李素道:“項離大哥,你一直都觀察著我們,對嗎?”
“對!”
“那娘她...。”徐子陵問出了心中最大的問題。
一旁,寇仲聞言,頓時默不作聲起來,對方既然一直觀察著他們,應該也就知曉他們的情況,這麼說雖然有些過了,但兩人性格就是如此,集中感情。
“傅君卓嗎...!”
第(1/3)頁
第(2/3)頁
兩人不語。
“還活著,你們哭昏過去後,我將人帶走了。”
刹那間,兩人瞪大了自己的眼睛,不可置信的看著李素。
“不隻是傅君卓,還有你們在瓦崗寨認得姐姐,素素,也被我派人帶走了。她現在就在傅君卓身邊,照顧對方。”
兩人忍不住的捏緊了自己的拳頭,呼吸都急促了起來,內心震動,可想而知。
“項離大哥,我們可不可以...。”
“素素的話,可以去見,她在南寧,傅君卓的話要等天下一統之後了,我雖然保住了她的命,卻並沒有讓其蘇醒,而是一直昏迷。”
“為什麼?”兩人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或許是因為危機,或許是心血來潮,她對你們很好,但也改變不了她是高麗人,來中原的目的是為了引發戰亂。”李素看著兩人,輕輕道:“彼之英雄,我之仇寇,民族大義麵前,一切的私情都必須靠邊。”
“我知道你們兩個很重感情,傅君卓的死對你們打擊很大,所以我救下了她,一開始呢我並沒有打算爭霸天下,所以打算等時機成熟了,就讓你們見麵。
但是現在不同了,既然決定要爭霸天下,那麼漢民族就是我最優先的事項,高麗、突厥、吐穀渾無疑都是敵人,一統天下不是難題,漢家想要和平,就必須將周邊這些國家全部解決,不然這天下就算打下來了,用不了多久又會再度亂起來。”
徐子陵吸一口氣,忍不住道:“項離大哥,一定要侵略彆的國家嗎?”
李素聞言,笑了起來,他伸手摸了摸徐子陵的小頭道:“傻小子。”
拿出一張紙,李素輕輕道:“這是我讓人進行的統計,晉武帝太康元年,滅吳後,統一我中原戶籍有246萬戶,約1616萬人。然後最多戶口的時候是晉武帝太康三年,載於史籍的全國為377萬戶,約2262萬人。
而西晉末年五胡亂華期間,漢趙劉聰時,漢趙控製地區的諸胡戶口大約有63萬戶,約有315萬人。當時漢人各地區地區約有700萬人口,全國合計1240萬人。
等到五胡十六國,前燕幽帝建熙十一年全國246萬戶,998萬人。”
兩人怔了怔。
“五胡亂華前,太康元年戶籍記載有2262萬人;五胡亂華時,全國包括胡人約1240萬人,漢人約900萬。”
“僅僅36年時間,漢家人口銳減1362萬人,小陵告訴我,外麵那群家夥,他們無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