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票西方半導體行業的企業都感受到了危機感。
十二月下旬,英特爾正式對外發布了一款全新,甚至可以說得上是劃時代的芯片:第五代酷睿。
不是單純因為它的性能有多強悍,而是因為這款芯片,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
不客氣的說,英特爾拿出來了這款十四納米的芯片,證明了自己依舊是半導體製造領域裡的龍頭老大。
什麼台積電,智雲微電子,四星,格羅方德這些都得通通給老子趴下!
看到英特爾拿出來這款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後,其他各芯片廠商一個個都沉默了……
台積電的二十納米工藝剛搞利索,雖然也有了個16納米的工藝,但是也剛完成技術認證,大規模量產都得明年第二季度去了,而采用該工藝的水果a9芯片,也將會在這一時期量產。
智雲微電子這邊,目前是量產十八納米工藝(類似英特爾22納米工藝),而十四納米工藝在十二月份處才完成了技術驗證,大規模量產時間也要到明年第二季度了,第一款量產芯片將會是明年s係列手機搭載的旗艦芯片s603。
上述三家玩十四十六納米工藝的廠商裡,英特爾再一次大幅度領先。
而剩下的那些就不用說了,連二十二納米或二十納米工藝還沒搞定呢。
四星那邊剛完成了二十納米工藝技術驗證,預計明年量產二十納米工藝,至於他們預定的十四納米工藝,因為3d晶體管技術的難產,目前哪怕樂觀估計,也要到後年去了。
格羅方德以及聯電更慘,他們還停留在二十八納米工藝階段,連2220納米工藝都還沒進去,如今已經淪為二流晶圓廠了。
等到明年,在製程上進行比拚的,隻有英特爾以及智雲還有台積電了。
而這三家裡,技術最為雄厚的依舊是英特爾,智雲微電子次之,台積電再次之!
這從三方的的晶體管柵極間距以及內部互聯最小間距的數據就能看的出來。
英特爾的是十四納米工藝是70納米52納米;智雲十四納米工藝是70納米60納米;台積電十六納米工藝是90納米64納米。
而反饋到晶體管密度上,那也有著明顯的差距,英特爾十四納米的每平方毫米達到三千七百五十萬個。
智雲微電子的十四納米工藝每平方毫米則是三千五百六十萬個。
而台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每平方毫米隻有兩千八百八十萬個。
這三家的工藝水準,英特爾最好,智雲勉強還可以說和英特爾同一代水準,但是台積電的十六納米,則是已經落後了一代。
當然,就算是落後一代,台積電依舊是水果以及高通等大量國外芯片設計廠商的新一代旗艦芯片首選代工廠……畢竟他們也沒得選,英特爾又不給他們代工,智雲倒是願意提供代工,但是明年的產能也彆指望,最早都得後年去,同時他們在也不放心。
所以台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就成為了他們的唯一選擇……要不然的話,就隻能選擇智雲的十八納米工藝或台積電的二十納米工藝,或者是四星的二十納米工藝了。
英特爾發布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在業界掀起了一陣驚雷,給智雲微電子,台積電乃至四星等廠商地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這個時候,智雲微電子方麵自然也不甘落後,同樣也對外宣布了自己的十四納米工藝已經完成了技術認證,明年就為客戶提供量產;
同時宣布旗下的兩座十二寸晶圓廠也已經完成了十八納米工藝的技術認證,為智雲微電子新增加了九萬片的十八納米工藝產能……歡迎國內外各企業前來洽談十八納米工藝的芯片代工事宜,智雲微電子將會以最專業的態度以及最頂級的技術能力,為廣大客戶提供十八納米工藝的芯片代工服務。
而ad以及華威等廠商,已經和智雲微電子簽署了相關的代工合同,為他們生產新一代,基於十八納米工藝的芯片。
智雲微電子宣布十四納米工藝完成技術認證,這在業內沒引起什麼波瀾,畢竟之前就已經有了相關消息,業內基本都知道了,隻是智雲微電子沒有正式公布而已,如今正式公布了後,普通人進行關注後,也開始期待起來明天的智雲手機,使用最頂級的工藝生產的芯片。
十四納米呢,光是聽著這名字就知道是最頂級的工藝。
至於說智雲的十四納米工藝相對於英特爾的十四納米工藝,還存在一定的技術差距,這些東西普通人又不知道……甚至也接觸不到晶體管密度,晶體管間距這些數據的。
所以,在普通人看來,智雲的十四納米工藝是和英特爾的十四納米工藝同一種東西,都一樣的先進。
至於台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那還差了點……14和16,誰大誰小,一眼就能看出來。
這讓台積電方麵有些後悔,早知道就不說什麼十六納米了,直接弄個十四納米工藝多好聽啊,還可以糊弄宣傳一下……但是這個16納米工藝,真心不好宣傳。
光是看這數字就被消費者覺得落後不少!
雖然隻是普通人的觀念,但普通人的觀念會影響到他們對芯片的選擇,而芯片的選擇又影響到芯片工廠的工藝階段的訂單數量。
所以,現在的台積電有點後悔的,早知道也學智雲那邊,以宣傳為目的定義工藝節點了。
人家智雲微電子,之前都敢把22納米ffet工藝說成是十八納米工藝……
他們台積電基於20納米工藝搞的ffet工藝,直接說成十四納米工藝沒毛病啊……可惜的是,之前腦子一熱,隻說成了個十六納米工藝,基本意思就是要壓智雲的十八納米工藝一頭。
但是誰能想到,智雲微電子那麼變態,沒多久就宣布搞十四納米工藝了啊。
而台積電那邊宣傳的十六納米工藝,這話一說出口,並被廣泛宣傳後,現在想要改都改不了!
然後就形成了如今這麼個局麵:台積電要用十六納米工藝,對陣智雲的十四納米工藝。
彆說真是性能對比如何,光是這名字對比,台積電那邊就落了下乘。
而作為大客戶的水果,甚至都建議他們下一代工藝彆說什麼十四納米或者什麼十二納米了,直接一步到位來個十納米吧……人家智雲微電子可以這麼搞的,你們台積電也可以這麼搞啊!
然後我這邊也好進行芯片的宣傳啊!
然後台積電那邊默默的聽從了意見……所以,台積電下一代工藝不是什麼十四納米,也不是十二納米,而是會直接跳到十納米。
這就是芯片製造工藝節點命名的核心邏輯,已經不以什麼性能指標為基本要素,而是以宣傳需要為基本要素了。
對麵台積電的反應也是讓徐申學看了無語:沒想到,你也學壞了……
不過無所謂,工藝節點的命名,那隻是一場市場營銷,宣傳上的博弈而已,而真正的競爭,還是技術上的競爭。
如今智雲微電子已經在通城半導體基地裡第十八號廠,完成了十四納米工藝的技術認證,目前正在進行下一階段的各種技術完善,量產前的準備工作,等到明年第二季度的時候就能夠量產全新一代的s603芯片。
而水果和高通隻能用工藝節點更落後的台積電十六納米工藝,芯片性能注定是要比不上s603芯片的。
再加上自家一貫以來的芯片設計優勢,他們拿什麼和智雲s芯片打?
而到時候s603這款頂級芯片,將會為智雲新一代旗艦手機,也就是全麵屏手機提供強勁的性能支持!
十二月份過去後,進入15年1月份,徐申學也是終於看到了他惦記了許久的全麵屏手機。
這隻是一款工程樣機,還是實驗室裡手搓出來的。
但是已經讓徐申學看到了吊打一群競爭對手,尤其是水果的可能性!
此時,謝建勇也是極為興奮的向徐申學介紹著這款手機:“我們在這款手機上采用了六寸的oled屏幕,儘管其屏幕尺寸非常大,但是依靠我們的全麵屏技術以及做到更技術的窄邊框技術,依舊能夠把手機的尺寸控製在一定範圍,甚至比我們的s14ro還要更小一些!”
“我們的s14ro,采用的還是五點五寸屏幕,但是手機尺寸卻是要大於我們這個全麵屏手機的!”
徐申學拿起來這個工程樣機看了看,感覺和去年看到的概念機差不多,但是這劉海屏顯得更小一些,看起來更加順眼,更和諧一些,不像是去年的概念機,看起來劉海太大,以至於非常不礙眼。
這是因為去年跳票全麵屏概念機的核心原因,其3d人臉識彆組件還是太大了,導致占用了大量的劉海空間……這也是去年不推出全麵屏手機的核心原因之一,做出來用是能用,但是劉海太大,導致手機太醜了!
此時謝建勇繼續道:“在這款手機上,我們不僅僅使用了3d人臉識彆技術,也使用了華星科技自研的oled頂級屏幕,這結合起來後在外觀以及使用體驗上,將會有劃時代的進步!”
徐申學道:“這手機看起來比去年的概念機順眼多了!”
“你們做的還是挺好的!”
“不過這個全麵屏手機做出來了後,也不能停止進步,回頭繼續創新,尤其是繼續把這個劉海給縮小,然後給覆蓋住,最好再搭配一些生態小組件把這塊地方利用,或遮掩起來。”
“當然,這些先不著急,技術創新要慢慢推出,不能一下子全部甩出去,然後明年就抓瞎了!”
謝建勇也是嘿嘿一笑:“我們也是這麼考慮的,本來我們還有個大屏幕手機方案的,但是市場部門認為今年在全麵屏手機上,一個尺寸一個型號就夠了,這樣有利於宣傳,避免消費者的選擇內耗。”
“同時等到明年了,推出更大尺寸,比如六點五寸的大屏幕全麵屏手機,也能給市場帶來一些新的變化!”
徐申學道:“確保領先優勢的前提下,牙膏可以慢慢擠,一年來個新變化,人人都說我們智雲是創新不斷的公司;但要是一年大爆發,驚豔所有人後,後續幾年沒有了新東西,人人都得罵我們失去了創新意識,而且也不利於銷量,消費者會失去購買新款手機的想法!”
“反正都沒什麼新東西,消費者,尤其是我們的老用戶為什麼要更換新款手機?”
“所以,還是要儘可能的把技術進步和創新,平攤到每一年的新手機裡!”
“明年這手機,有個全麵屏以及oled屏幕就差不多了,剩下的技術創新後年再用!”
“做生意嘛,不能太老實,該擠牙膏還是要擠牙膏,要不然消費者沒有了購買新款手機的欲望,這龐大的產業鏈裡,上千萬個家庭吃什麼,喝什麼!”
徐申學一張嘴,就把高度提升到了千萬個家庭的吃喝問題,謝建勇聽到這話,都得來一句:“還是徐總您站得高,看得遠,考慮的更加通透!”
徐申學放下手中的這款工程樣機,並沒有嘗試開機之類的動作……這手機其實現在也隻是個空殼子,隻有外觀屏幕這些,裡頭連芯片都沒有呢……因為s603芯片,暫時還沒有流片成功。
十二月份流片了一次,也算是十四納米工藝的技術認證,不過十四納米工藝的技術認證倒是通過了,在各方麵的硬件參數上都得到了設計指標。
但是s603芯片卻是出現了一些小問題,如今智雲半導體那邊正在加班加點修改設計,預計半個月後還會來第二次流片。
這流片一次,就是上千萬美元都還是次要的,關鍵的是怕耽誤今年旗艦機的發布時間。
智雲半導體的s係列芯片項目組裡,壓力也挺大的。
為此,他們破天荒的采取了齊頭並進的方式,那就是針對技術修改出現的分歧,同時來了個兩個修改方案,兩個項目組同時進行,a組到時候要是流片成功了,那麼皆大歡喜,b項目直接廢棄。
如果a組又流片失敗了,那麼就b組頂上去進行第三次流片。
在這個過程裡,也是進行了各種高成本的仿真測試,模擬,儘可能的在芯片設計階段裡解決問題,爭取第二次或第三次流片成功。
這樣搞,成本自然高的很,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這芯片設計時間太趕……
智雲位微電子的第十八號廠這邊剛搞定十四納米工藝節點,然後智雲半導體就要進行流片,後續晶圓廠一邊解決其他技術問題,提升良率的同時,智雲半導體則是進行改進,然後進行第二次,第三次流片。
同時,最遲六月份就要進行大規模的s603芯片量產,因為全新一代的智雲s係列手機將會在八月份舉辦發布會並上市。
這時間還是非常緊湊的,為了趕進度,智雲半導體這邊也沒辦法,隻能搞這種多線並行的研發模式,哪怕為此付出了更多的額外成本也在所不惜。
因為不管如何,都要確保今年s係列旗艦機的順利量產並上市。
甚至如果s603芯片始終不順利的話,其實智雲半導體還有代替方案,那就是在去年s503芯片的基礎上,使用原有的設計構架,采用十四納米工藝搞一個s503s出來。
該芯片雖然還沒有流片,不過設計方案其實已經完成,而且因為是老構架,所以設計技術難度低,智雲半導體的工程師們,有九成把握一次流片成功。
當然,這隻是一個備份,如果s603芯片成功流片的話,那麼這個備份方案就會被暫時凍結。
為了確保s係列手機順利發布並上市,智雲集團上下其實做了很多備選計劃的,芯片隻是其中之一,就連屏幕也有備選方案。
雖然現在敲定的是oled屏幕,但是去年的時候還有一個lcd劉海屏幕的技術方案,並且也完成了技術準備,以充當oled劉海屏幕方案技術失敗後的備份。
不過現在oled劉海屏幕獲得了成功,所以這個lcd劉海屏就暫時用不上了……
不過這種技術儲備並不是做無用功,因為明年智雲就會在s係列數字型號以及a係列手機上使用這種lcd劉海屏……理由很簡單,lcd劉海屏成本更低!
智雲還沒奢侈到在五千多的s係列標準版,乃至更便宜的a係列手機裡使用昂貴的oled劉海屏……這樣將會導致硬件毛利率瞬間雪崩的。
現在可才15年,oled視網模屏幕很貴的,隔壁的水果都嫌棄這種屏幕太貴而不用。
而智雲今年,也就隻打算在全麵屏手機上使用而已。
放下了被初步命名為s15ax的全麵屏手機後,徐申學也拿起來了今年預定推出的s15標準版以及ro。
這兩款手機倒是變化不大,依舊是s14手機的升級版,沒有3d人臉識彆和劉海屏,繼續使用正麵指紋識彆以及四點七寸以及五點五寸lcd視網模屏幕的搭配,外觀上和s14手機沒有太大的變化。
真正有變化的是核心的芯片升級!
這兩款手機到時候也將會搭載強悍的s603芯片,進而帶來更強悍的手機性能。
簡單看完這兩款手機後,徐申學並沒有在s係列手機項目組裡停留太久,而是又跑到了隔壁樓的機器人項目組去看了看。
數天後,智雲將會舉辦一場單獨的機器人技術的發布會,向外界公布並介紹智雲在機器人領域的技術進步,並介紹多款智能機器人。
這一場發布會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賣什麼機器人,這些機器人看起來先進,但實用性不咋地,除了極少數愛好者,不會有多少人購買的,智雲甚至都暫時不打算對這些機器人進行商業化量產並推向市場。
這一場發布會的目的非常簡單:炫技!
通過對外界炫耀智雲的人工智能以及機器人技術,進而再一次帶動外界對智雲在高科技領域的大討論。
把智雲是一家頂級科技企業的觀念,再一次深深的植入全球各地消費者的心目中,進而刺激智能手機,筆記本以及平板,智能手表,藍牙耳機等智能終端設備的銷量。
智雲集團的公關營銷部門,就特彆喜歡通過多方麵去塑造智雲的品牌價值。
尤其是喜歡搞一些高科技甚至黑科技的東西,來提升民眾對智雲的高科技企業的認同感,並提升自家品牌價值。
所以,哪怕機器人這些東西暫時看不到什麼商業價值,但是智雲集團也會去搞……因為智雲集團裡很多人,尤其是搞市場營銷的季成河那群人,都把這些項目當成了廣告營銷的手段!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