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春節後的年初八,眾多媒體企業剛上班沒幾天,或者乾脆是今天剛開工。
結果就傳來了震驚無比的消息。
徐申學親自召開了新聞記者會,正式向外界公布了智雲的退市計劃嗎,並同步啟動港股上市計劃。
同時發布了詳細的股份回購以及換股計劃,在二級市場裡持有智雲股份的投資者可以自行選擇股份贖回或換股方案。
該消息一出,在五分鐘內就迅速登頂全球各地網絡媒體的頭條新聞。
華爾街日報的線上版,直接頭版報道了這一重磅消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退市計劃以及上市計劃!
同時華爾街日報方麵所關注的重點則是:智雲為什麼選擇從美股退市。
這事對於地球村上的一小撮頂級人群而言,這並不是什麼秘密,徐申學為首的智雲財團,都和美的那幾家財團打生打死,如此情況下分道揚鑣就成為了自然。
一些有資格知道這些事情的人也知道,這事的牽扯太大,並不是純粹金融操作的事。
不過,這些事情彆說普通人,就算是常規權貴富豪們也不知道啊,所以一個個都特彆震驚。
尤其是一些有部分信息來源渠道,能夠知道部分片言隻語的富豪們,打聽了一番後得知了智雲退市計劃所需要的龐大資金,更是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
為了確保智雲順利退市,多家金融機構組成的銀行團將會為智雲集團提供高達兩千億美元的授信額度。
很多富豪們得知這個數字後,第一反應就是:WTK……
這他媽是一家企業能夠獲得的資金量?
你把大部分國家賣了,都湊不出來這麼多錢啊!
這還是那些普通富豪的層麵,比如明麵上的那些富豪榜上的人所能夠知道的片言隻語!
至於普通人,片言隻語都不知道!
他們隻能從公開渠道獲知一些消息,而這些消息也都是雙方公開透露的消息,並沒有什麼實際價值。
華爾街日報的分析報道,已經算是比較深入,普通人能夠知道的極限了:他們主要從智雲和美的電子消費產品以及半導體產業的競爭開始分析,再分析智雲最近兩年的營收,利潤以及投資等情況。
進而分析是不是智雲的股價真的被低估了,美股的投資者們給予智雲的五千億美元市值是低了還是高了?
智雲轉換陣地,後續前往港股上市後能夠獲得更高的估值等等。
這些分析裡,他們查閱了智雲公布的大量財報以及經營情況披露文件,然後指出了智雲集團的諸多業務裡,智能終端業務的確是一騎絕塵,吊打全球無敵手,哪怕是水果都得自歎不如。
但是智能終端業務的高利潤那隻是表象!
智雲集團為了維持智能終端產品的性能領先所需要付出的代價也是遠超水果這種輕資產公司。
他們根據智雲集團披露的消息,指出了智雲集團為了獲得性能先進的S係列芯片。
僅僅是在過去兩年裡,就在半導體業務領域,包括設計和製造領域裡累計投入了超過四百億美元的投資,而未來的投入更加誇張。
智雲集團看似有著全球最賺錢的智能終端業務,但是同樣也有著全球燒錢最多,虧損最多的半導體業務以及供應鏈業務。
同時為了維持智能終端業務的領先,智雲集團必須在半導體以及其他電子消費供應鏈上維持龐大的投入,從芯片到屏幕,再到電池以及其他零配件上都需要砸錢。
智雲集團裡的智能終端業務的高毛利的背後,是智雲集團其他業務的低毛利甚至虧損。
人人都知道智雲S係列手機賺錢,但是人人也都知道智雲的半導體虧錢!
最後,華爾街日報又進行了總結:“智雲的股價之所以長期低迷,那是因為他們試圖獨自對抗全世界。“
“所有試圖以一己之力對抗全世界的獨裁者,從來都沒有好下場,智雲也不會是例外!”
華爾街日報,自然不會對智雲集團的退市有什麼好話……世界最頂級的高科技企業從美股退市,這其實會引來一連串反應的,人們會質問:為什麼?
為什麼美股容不下智雲這種世界上最頂級的高科技企業?是因為資金量不夠?是故意的低估股價?還是說,背後有著各種利益衝突?
美股是否還能維持繁榮?是否還能夠吸引全球的優質企業來上市,同時吸引全球資金來交易?
這些一個個問號,全都是華爾街所不希望看見的!
所以,貶低智雲也就成為了理所當然。
不過,這僅僅是華爾街的看法,而在其他地方的看法可能就不一樣了。
歐洲巴黎的最大報紙,在當地天亮後發布了智雲退市的相關消息,他們關注的不僅僅是智雲從美股退市或者港股上市,他們更加關注歐洲的多家大型企業、金融機構將會參與下一輪智雲的戰略投資。
根據智雲方麵目前公布的消息,歐洲方麵部分企業承認的消息是,等到智雲完成美股退市後,將會對部分歐洲高科技企業,金融機構進行定向股份增發,儘管詳細數額還沒有披露,但是保守估計將會超過兩百億歐元。
同時有消息透露,智雲即將會在歐洲啟動新一輪的大規模投資,包括組建我們期待已久的智雲巴黎第二研發中心,根據市長辦公室通報的消息,該研發中心一旦建成,將能提供超過兩千五百個高技術崗位。
巴黎第一研發中心以及巴黎第二研發中心一起,將會讓智雲巴黎研發中心,成為歐洲地區最大的智雲研發中心。
當地報紙如此形容歐洲企業和智雲集團的戰略合作:“我們即將搭上智雲高科技列車,衝向未來高科技領域!”
“自從諾歐亞衰敗後,我們歐洲已經拿出來第二家高科技企業了,甚至連半導體領域也是一再衰敗。”
“一夜之間,我們歐洲似乎在這場高科技浪潮裡落後了!”
“但是現在,我們卻是有了一個全新的機會,加入智雲這家世界級高科技巨頭,世界上最頂級的高科技企業。”
“我們將會獲得通往未來的門票!”
“一張寶貴無比的門票!”
在德國,當地媒體也重點報道了智雲的相關消息,當然,他們報道的重心也是放在智雲和當地部分企業的戰略合作上來,包括智雲將會加大在當地的半導體投資,興建一座十二寸晶圓廠用於製造先進內存。
在日本也不例外,同樣報道並分析著智雲從美股退市,同時引入新戰略投資者對日本高科技行業所造成的影響。
當地的電視台報道,智雲公布的新戰略投資者名單裡,包括了軟銀,三菱等一係列日本高科技企業,此舉將會進一步促進日本電子消費產業供應鏈,半導體供應鏈融入智雲供應鏈,出口更多的高技術設備以及耗材產品。
日本的各高科技企業從整個智雲廣義供應鏈裡的份額,預計能夠從百分之七進一步提升到百分之十,為日本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
海外各國的媒體,進行各種瘋狂報道的時候。
國內的媒體行業更是不用說了,各新聞平台裡幾乎都是智雲霸屏,各搜索平台裡,智雲以及智雲相關的詞彙搜索量,比往日提升了二十多倍。
幾乎所有的媒體平台的網絡熱搜上,前十裡智雲的相關消息至少能夠占據半數名額,而部分媒體平台更是前十的名額都被智雲的相關消息霸占。
不是這個時代的華夏人,幾乎無法體會智雲的龐大影響力!
上到農村老人,下到幼兒園的小朋友,大多數都聽說過智雲……哪怕你不知道智雲集團的情況,但是你總該聽過,見過智雲手機啊!
而各種新聞裡什麼樣都有,不少都是在分析智雲為什麼從美股退市,然後引來一群人的憤慨,覺得智雲在外頭受委屈了,被美國人逼著退市了。
這個論調要是被傳到海外互聯網上,美國財團的人看了都得沉默……明明是徐申學不放心我手裡的的股市,然後想要退市跑路,怎麼到你們嘴裡就變成了我們把智雲給趕跑了?
老子也想留著智雲的股份啊,不說坐等升值分紅,弄幾個董事會席位牽製一番徐申學也好啊。
問題是徐申學那瘋子,不準我留啊……
那個瘋子都把火箭筒頂在我腦門上逼著我退股了,我能咋辦?我也很無奈啊!
人嘛,總覺得自家孩子是吃虧的那個!
有人覺得智雲在外頭受委屈了,同時也有不少人,尤其是一些金融機構,手裡有點錢的投資者們則是關心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後續智雲在港股上市的話,該如何購買智雲的股份?
之前智雲在美股上市,而對於國內的投資者而言,想要在美股購買股票並不容易。
而智雲轉移到港股後,雖然內地資金轉移到港股購買智雲股票依舊有著不小的麻煩以及限製,但是總歸是方便了不少。
普通個人投資者不太容易搞,但是對於那些專門的金融投資機構來說就比較容易了。
很多投資機構,已經磨拳擦掌等著智雲在港股裡上市,然後購買股票了。
至於上市前新一輪的引入戰略投資者,定向股份增發這種事,普通投資機構就彆指望了。
在後續的定向股份增發裡,能夠參與其中的那都是地球村上最頂級的一小撮金融機構。
智雲集團麵向國內定向增發的股份,隻對多家頂級金融機構定向增發,其總價值預計超過五百億美元。
普通金融機構連門在哪都不知道呢。
而國外的則是各地實力財團參與,也沒普通金融機構或企業什麼事。
智雲集團的從美財團收回股份,然後再進行定向增發,這是一個利益再分配的過程……沒點硬實力彆說參與了,連消息都聽不到。
在一片外界的議論紛紛中!
智雲正式和多家美投資公司簽署了股份回購協議,以八百六十億美元的價格收回百分之十五點六三的股份。
協議簽署後,雙方的律師團隊都確認無誤,對方開始移交股份,而智雲這邊的銀行團的負責人,則是當場轉賬現金……
都可以看到這個負責人進行轉賬操作的時候,手都是顫抖的……
八百六十億美元的……這麼大一筆資金輕輕一點,就這麼轉出去了。
雖然說,實際上這隻是表麵操作,實際上如此海量的資金轉賬,是需要雙方的多家銀行來進行線下操作的。
但是負責人進行表麵操作壓力也很大的。
對方交易團隊在確認資金到賬無誤後,直接乘坐專機走人,畢竟也沒人留著他們吃晚餐……
隨後,因為啟動退市程序的智雲開始麵向二級市場上的普通投資者進行股票贖回或換股操作。
因為大部分投資者選擇了贖回,這又是五百三十億美元的龐大資金支出。
如此龐大的資金投入後,讓銀行團的人都是提心吊膽的……生怕資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