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還是按照之前那樣,大部分設備都進口,考慮到近期設備漲價,通貨膨脹等因素,那麼這家工廠的投資成本至少得再增加十億美元以上。
這年頭的晶圓廠投入,是越來越昂貴了……因為現金設備成本越來越貴。
如先進光刻機這些東西,需求量小,產量低,意味著研發成本很難攤薄,同時製造成本也難以通過產量來拉低……最後搞的比戰鬥機這種軍品溢價還要高。
海灣科技的DUV浸潤式光刻機,預計一年產量才六十幾台……比戰鬥機的產量都低!
就這麼點產量,它就便宜不到哪裡去。
其他的核心設備也大多存在類似的情況,產量低,成本無法攤薄,售價極其昂貴。
滬城基地第二十六號廠裡,預計采用的上千萬美元的設備除了光刻機,還有一大堆呢。
光刻機成本也隻占據了晶圓廠成本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還有百分之五十成本是其他設備構成的。
至於非設備成本,也就是廠房以及其他亂七八糟的成本全部加起來,隻有百分之二十五……這個百分之二十五的比例是比較低的,台積電搞一家同級彆的晶圓廠,非設備成本這些得占據百分之三十左右。
當然,一家晶圓廠裡,成本最貴的還是光刻機,光這一種設備就占據百分之二十五的建廠成本。
王道林對自家的DUV浸潤式光刻機也是相當自豪的:“我們的DUV浸潤式光刻機,目前已經為國內六家客戶供貨,智雲微電子已經接收了三十台這種光刻機,並成功應用於產線上。”
“我們的HDUV500型光刻機,在套刻精度上,三點五納米已經滿足1022納米節點的雙重曝光工藝需求,同時我們的雙工台技術也有比較大的進步,進一步推高了生產效率!”
“而我們的HDUV600型號光刻機,目前也已經完成了樣機製造,我們正在進行後期的各種測試環節,量產型號有望在明年第四季度出貨,以供應智雲微電子使用。”
“這款HDUV600型光刻機,套刻精度達到兩點五納米,完全可以用來進行四重曝光,滿足智雲微電子提出的等效七納米工藝的生產需求!”
“目前我們在DUV光刻機領域的技術研發,主要也是集中在這款光刻機上!”
“除了眼前這些光刻機外,旁邊的是我們的蝕刻機,離子注入機等核心設備,也都是我們研發人員聯合國內眾多廠家,科研所合作研發的成果,每一款設備,都是國內頂級工業技術的完美體現!”
說實話,這些設備如何完美體現國內的頂級工業技術,徐申學不知道……
徐申學對工業基礎技術,其實了解的也不多,他前後兩輩子都是文科出身,這輩子雖然從事高科技行業,日常也會接觸一些高技術的東西,同時他自己現在還給自己掛著以個A級的科研名額漲腦子,有空,有需求的時候他也會了解,學習一些技術資料。
但是這種了解和學習依舊是極為有限的。
主要是海灣科技這邊的東西過於先進,並且涉及到的領域方方麵麵,徐申學說真的,想要弄明白這些東西有點吃力。
但是徐申學也不需要弄明白詳細的技術原理這些,他隻需要知道這些設備可以用來生產先進的芯片就行了。
至於有什麼技術很重要,需要重點關注之類的,王道林也會重點給他說一說!
這一圈看下來,至少看了十多種設備,無一例外都是半導體製造業裡的核心設備。
其中的不少技術已經非常不錯,比如後道光刻機技術就非常好,甚至都有些超前發展了……王道林說他們的HS350型後道光刻機,甚至都已經可以用來滿足等效七納米工藝的生產需求了,甚至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超過了競爭對手。
不僅僅自己使用,還提供給大量國外客戶使用,四星甚至都有采購……而且這種先進後道光刻機,海灣科技賣的很貴的,價格比國外同類型競品還高。
然後蝕刻機做的也比較好,基本上能夠滿足1022納米工藝的需求,其中的先進型號已經能夠滿足10工藝,也算是超前發展了,同樣也供應國內外客戶。
其他的多種核心設備,基本也能滿足十四納米工藝或二十八納米工藝的需求。
”我們的目標,是爭取在後年,把這十多種核心設備的技術指標,全部提升到滿足等效10納米工藝的程度。”
”然後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向7納米工藝乃至未來的5納米工藝所需要的技術指標推進!”
“對此,我們的信心還是很大的!”
徐申學心中則是暗道:“二十個S級科研名額,百十多個A級科研名額都投在了仙女山控股體係下,如果你們還沒信心,我就要懷疑你們是不是有真材實料了。”
仙女山控股體係下的各企業,一向來是徐申學的科研名額的投入大戶,每個月新增加的成就點所購買的S級以及A級彆的科研名額,基本都是給仙女山控股體係這邊用了。
智雲集團那邊除了智雲微電子外,其他項目組,子公司都已經好久沒有得到過A級以上的科研名額新增了,都是用原來的一些科研名額頂著,不過原來分配過去的高級彆科研名額也不少,所以也夠用了。
看完了諸多這些現成的核心設備,徐申學又了解了一番EUV光刻機的研發進度。
王道林介紹道:“目前我們正在彙同各大子係統供應鏈企業,對EUV的多種關鍵技術進行集中攻關!”
“主要是EUV光源係統,高精度的弧形離軸反射鏡構成的光學係統,還有超高精度的真空雙工件台。”
“除了光刻機本身的技術外,我們也在配合仙女山控股體係下的其他兄弟公司,研發EUV掩膜版,沉積工藝等等。”
“而我們負責主導的EUV光刻機研發上,目前光源係統的進度是比較快速的,我們之前獲取了完整了EUV所使用極紫外光光源的技術資料,而經過我們數年的反複嘗試和試驗,已經算是製造出來了極紫外光的光源!”
“但是距離實用性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的激光部分問題不大,但是在激光轟擊錫滴的頻率還是不夠,無法達到技術資料上所需要的每秒五萬次。”
“我們已經針對這個技術難題牽頭,進行了技術攻關,目前進展還算順利,也許明年年中我們應該就能夠把這個光源給搞出來!”
“還有則是光源的反射鏡,因為極紫外光的特殊性,很多材料無法反射這種光線,而是會被吸收,因此我們還需要一種全新材料所製造的反射鏡來反射這種極紫外光!”
“這部分工作主要由南方光學所承擔,據我所知,他們已經嘗試研發出來一種鏡麵材料,效果很不錯,如今的難題是卡在了及鏡麵加工上,EUV光刻機所需要的鏡麵精度,超過了DUV光刻機鏡麵精度一個量級,他們正在和國內的幾家科研所進行合作,準備搞這個鏡麵加工。”
“雙工台的話,這個難度倒是稍微低一些,我們如今的雙工台技術還是很不錯的,哪怕直接套用也勉強可行,隻是會浪費EUV的13.5納米的光源所帶來的精度而已。”
“我們也正在開發精度更高,效率更高的雙工台,為EUV光刻機進行配套!”
“整體下來,我們的EUV光刻機目前所遇到的技術難題還是比較多,光源係統和雙工台係統都還算好,我們還是有把握的,不過這反射鏡就不太好搞了。”
“畢竟按照南方光學的說法,他們搞的這反射鏡係統,其精度幾乎等同於從地球發射一道激光,然後準確命中月球上的一個足球,難度是相當大。”
“因為這個反射鏡係統比較難搞,我們的EUV光刻機的具體進度如何,也就要看這個反射鏡係統什麼時候能夠搞出來了。”
說這話的時候,王道林也是挺無奈的!
他們海灣科技說起來厲害,搞的是光刻機……但是他們其實就是個組裝廠,幾乎不生產任何的核心零部件。
光刻機的核心零部件都是依靠仙女山控股體係下的其他兄弟公司或國內其他廠商所供應的。
他們玩的是係統整合……當然,這部分技術難度也非常高,沒點過硬的實力也是無法做到的。
但係統整合的前提是零配件得技術性能達標啊。
要是零配件不行,他們海灣科技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海灣科技的很多技術人員,都一度喜歡自嘲自己是玩破爛的,用國內拉跨的零配件然後組裝出來還算不錯的光刻機或其他核心設備。
但是……前期是得有破爛零配件啊!
如果連破爛零配件都沒有,那還玩個毛線!
而現在在極紫外光反射鏡領域裡,就是屬於連破爛都沒有的程度,所以海灣科技這邊也很難搞。
徐申學聽罷後,則是心中默默記著了,回頭就給南方光學那邊多調幾個S級以及一批A級科研名額,進一步加強他們的核心研發人員的技術水平。
徐申學是無法給所有的重要項目的核心技術人員,都給弄一個S級科研名額的,彆說S級了,A級都很難得到滿足。
絕大部分科研人員,其實獲得的還是最低級彆的D級科研名額,這個級彆的科研名額隻要十點,便宜管飽。
徐申學甚至都是讓係統按照人頭發的,隻要是入職的技術人員人手一個。
畢竟人手一個也沒幾個成就點。
不像是S級的科研名額,一個就要十萬點,饒是徐申學積累這麼多年,手頭上如今也就三十幾個。
至於更高級彆的SS級的科研名額,這個要一百萬,這個太貴了,徐申學倒是很想要,想要看看這種級彆的科研名額,是不是能夠讓一個天才科學家,變成非人類科學家。
但是如今徐申學的成就點一年累計下來,也才幾十萬而已,而且還要分配給旗下大量企業的核心項目使用,很多項目,比如半導體設備和耗材領域裡的不少項目都非常緊迫的,拖不得。
所以能存下來的不多,按照徐申學的計劃,今年先攢個三十萬成就點,然後明年自己縮衣節食,把成就點全部攢起來。
然後湊個一百萬成就點,兌換一個SS級彆的科研名額。
而這樣的重量級科研名額,使用人選自然也不能是隨便什麼普通人,必須是真正的頂級天才科學家才行,普通科學家用它都是浪費!
而且也不可能是固定給某一個人使用的,這種頂級科研名額,必須輪流使用,使用在關鍵項目的技術突破階段裡,這樣才能夠發揮出來最大的價值。
為此,徐申學也已經開始讓手底下的人事部門,開始在手底下的眾多頂級科學家,部分潛力巨大的中層天才科學家們進行各種審查,考核,然後挑選出來各領域裡的天才科學家。
作為未來僅有的一個SS級彆科研名額的輪流載體!
不僅僅未來的SS級彆科研名額是如此做的,其實就連現在的S級的科研名額,也是根據項目需求情況輪換使用,很少有人能夠長期使用一個S級科研名額的。
倒是A級的科研名額固定使用的比較多,至於B級的名額以及C級彆和D級,那就更是如此,基本都是固定使用,徐申學甚至都懶得親自關注。
而是讓係統根據旗下企業的技術人員的級彆,然後直接批量發放或收回。
徐申學旗下的所有公司,技術人員都會有一個專門的技術級彆,這個級彆等級除了作為工資定級的依據之一外,也是作為係統發放科研名額的依據。
係統將會根據技術人員的技術級彆,自動發放或回收科研名額。
畢竟徐申學旗下的各企業的技術人員,加起來幾十萬人呢,他哪有這時間和精力挨個發放啊,都是直接委托給係統發放或回收的。
徐申學親自關注的,都是S級彆以及A級彆的科研名額的發放,這部分少一些,全部加起來也才四百多個,勉強管得過來。
這四百多個高級彆名額,除了他自己占用了一個A級名額外,其他的S級或A級名額,都是用在重要項目的核心技術人員身上,乃是推動徐申學旗下各企業的技術研發進步的核心力量。
外界都以為徐申學手底下的企業研發進度這麼快,是因為徐申學砸錢足夠多,或者是智雲集團等公司有非常良好,獨特的研發氛圍,又或者是良好的薪資待遇,榮譽激勵等等。
但是上述這些,雖然都是原因之一,但是更重要的還是科研係統的存在。
尤其是高級彆的科研名額,其對技術的推進作用是巨大的。
隻不過這一點外界不知道,徐申學也不可能對外透露。
所以外界就隻能認為徐申學手底下的企業研發快,是因為薪資豐厚,工作氛圍好,榮譽感強,徐申學人格魅力強,管理模式優秀,對新技術極其敏銳等等。
被譽為全球範圍裡最好的科技企業的老板:給錢多,尊重技術人員,還能帶著技術人員獲得技術突破,研發出來成果,並且自己也能獲得技術上的提升。
很多技術人員都很樂意在徐申學的企業裡,為徐申學工作的。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