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一月下旬,某地試驗場。
相關機構的幾個人看著騰空而起的多架無人機,然後在沒有任何遙控的情況下自動飛行,在模擬建築物之間快速穿梭,飛過樹林,然後準確的探測到模擬車輛目標,緊接著在空中往地麵投擲了一個模擬小鐵球。
整個過程其實看起來還是比較笨拙的,無人機升空後持續搜索的時間比較長,搜索路線也有些傻乎乎的,但是這不重要,重要的依舊搜索到了模擬車輛目標,並順利完成了投彈,完成投彈後則是重新規劃路線返回。
返回的過程裡還會進行繞飛,並且進入低空,在建築物和樹林裡進行穿梭,並沒有傻乎乎的一路直線往回飛。
更重要的是,這全程都是無人控製,純AI飛行。
而且這也不是徐申學之前給部分人演示過的,采用AI主機控製,依舊需要通過無線電信號來遙控無人機飛行。
這是純自主飛行,所有的行為都是由無人機上所搭載的智能控製係統所完成,包括路徑的規劃,沿途的地形環境地圖實時構建,對沿途通過光電以及紅外感應收集信息,並實時處理並分析信息,然後尋找擬定目標。
最後找到目標後執行投擲爆指令。
投擲後則是返回起飛點。
整個過程都是由無人機的AI自行控製並實施。
而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為核心的技術。
該項目的負責人為徐申學以及眾人解說道:
“我們的這台無人機上搭載了大量的感應器,包括超高分辨率攝像頭,紅外探測儀,激光雷達,微型雷達,聲波感應器,同時還能接受來自GPS以及北鬥衛星雙係統的衛星導航信息,最後還能接受來自智雲衛星低軌道衛星係統超高精度的導航信息。”
“足夠多的信息感應設備,足以讓我們的無人機獲得足夠多的信息,微型雷達可以廣泛探測附近三公裡的地形、主要目標,用以指引無人機的初步行動;激光雷達可以實時構建周圍兩百米以內的精密三維地圖,用以指引無人機在複雜環境下進行各種機動,同時搜索驚喜目標。”
“超高精度的攝像頭可以獲得目標的精密圖像,能夠探測出來具體目標信息,並和數據庫進行對比,找出準確某款設備或具體目標人員。”
“聲波感應器以及紅外感應,則是作為一種輔助感應設備使用。”
“理論上,我們的無人機是具備全天候自主飛行以及執行任務能力的!”
“同時這一套係統,也是可以移植到固定翼無人機或地麵移動終端設備上的,隻需要進行適應性的改裝即可,畢竟我們做的主要還是這一套AI任務係統,無人機本身隻是一個載體。”
“當然,不同的載具也需要不同的行動大模型,目前我們是依托小疆的這台大型四旋翼無人機作為平台使用。”
“此外,我們的這套係統目前還不算完善,算力以及算法都還不足,所以看起來有些笨笨的。”
“尤其是具體目標的搜索和確認上,對識彆算法的要求很高,我們目前的目標識彆模型還不夠精確,如果現在就投入使用的話,它可能會一定概率的誤判,比如把平民識彆為武裝人員,把我方武裝人員識彆為敵方武裝人員!”
“我們還需要投喂更多的數據,對識彆模型進行繼續訓練。”
“路徑規劃係統目前也還存在不小的問題,主要是係統的感應設備雖然足夠了,但是機載的算力不足,很難瞬時處理如此龐大的數據,最後會導致係統有時候會出現誤判!”
“哪怕我們已經主動限製了感應數據的精度,以降低數據量,但是還是不行!”
說著的時候,剛好看到一架正在飛行的無人機,在進行狹小空間飛行的時候直接撞到了建築物上。
“就和現在這樣,過於複雜的環境下,瞬時數據會激增,直接導致芯片超載,處理不及時,進而導致出現路徑規劃失誤。”
徐申學看著傻乎乎撞牆的無人機,然後來了一句:“這就是信息太多,把腦子燒壞了啊!”
“看來,現在的這芯片性能還是不太行啊!”
旁邊的研發負責人道:“的確是不夠用,我們采用的算力芯片是EYQ2芯片,也就是海藍汽車上的算力芯片,這款算力芯片應對民用車輛的自動駕駛夠用了,但是對於我們的無人機係統而言,還是遠遠不夠。”
EYQ2芯片,這是智雲半導體和海藍汽車聯合研發的車規級算力芯片,采用智雲微電子的十八納米工藝,也就是類似英特爾的22納米工藝,是一種結合CPU和GPU的綜合算力芯片,單枚芯片40TOPS。
這種芯片已經算是當下最頂級的車規級算力芯片了,但是依舊不夠用。
此時研發負責人道:“經過我們的測試,整個係統至少需要1000TOPS的算力,才能夠具備初步的實際使用效能,而考慮到功耗問題,那麼芯片的工藝可能要達到十納米甚至七納米才有這個可能做到。”
徐申學想了想後道:“智雲半導體正在研發EYQ3芯片,這個芯片的設計目標,單枚芯片算力是80TOPS,采用十四納米工藝,預計年底就能夠拿出樣品,到時候你們可以去拿一些來測試,看看能不能用!”
“實在不行的話,那麼就隻能繼續等待EYQ4芯片了,這是基於十納米工藝的芯片,到時候算力會進一步提升!”
“或許,你們可以考慮非車規級芯片,不考慮車規級的話,那麼算力就可以提升更多嗎,畢竟無人機是消耗品,也不需要太考慮穩定性,能用個幾次就夠本了。”
研發負責人道:“這個我們也在考慮,未來我們有可能在小型一次性無人機裡采用,但是如今我們搞的還是大型四旋翼無人機為主,這個成本很高,作為一次性使用就太浪費了。”
徐申學看著眼前的這台大型的四旋翼無人機,這飛機本身其實不貴,也就是幾萬塊而已,但是上麵搭載的一係列感應設備貴啊。
一個高性能的激光雷達的成本都得十幾萬呢,這東西可比在海藍汽車上使用的激光雷達規格高多了,也貴多了。
然後其他的各種感應器動不動也是好幾萬十幾萬的。
這種無人機,注定不可能是消耗品……光是硬件成本都得大幾十萬了,這還沒算上研發成本呢,尤其是軟件成本,這個更貴……各種數據模型的訓練很花錢的。
這是時代的局限性,想要在當下就做出來AI無人機,是需要付出高昂成本的。
不過即便是還不算成熟,也無法在小型無人機上使用……小型無人機的電池容量有限,無法供應係統的能源消耗。
但是在大型無人機上還是可以用的。
因此徐申學對此還是比較滿意的。
相對於徐申學的比較滿意,那幾個相關機構的代表們,則是從頭楞到尾。
感覺就……看了一場科幻演示一樣,感覺就不真實啊。
無人機這東西,大家都知道,自從小疆科技搞出來這東西後,很快就有人發現小疆的無人機在軍事領域上的特殊用途。
很多戰亂地區上都已經能夠看見小疆無人機的身影了,不過一般是作為偵查平台使用,或者乾脆用來投彈,但是因為都是小國裡的小打小鬨,因此雖然引起了關注,但是也沒有引起太大的重視。
因為大國,有著更好的無人機,比如長航時的查打一體無人機,高空無人機等等。
但是,這些查打一體無人機本質上依舊是屬於遙控無人機,需要後方的操控人員,通過大型無線電設備,或者乾脆是衛星通訊來進行遙控指揮。
然而眼前他們所看到的是這些,純自主執行任務的無人機,放大點說,這玩意和忠誠僚機似乎也沒什麼本質區彆。
不過相關機構也不是一個,至少眼前的這幾個人是不知道,已經有機構正在和智雲集團旗下的秘密項目組合作搞‘AI戰鬥無人機’了,這個項目,也可以說成是外界傳聞的忠誠僚機,有點類似,但是區彆極大!
因為這個項目,其實不需要有人機的指揮,它本身就可以單獨執行一係列的作戰任務……當然,和有人機配合也行。
具體怎麼用,還要看情況。
AI戰鬥無人機項目,這可是最高頂級的絕密項目,知道項目全貌的全國加起來也沒多少人,而智雲集團旗下的秘密項目組,承擔的就是整個係統的核心,也就是AI算法的研發和AI芯片的設計以及供應。
此外忠誠僚機是玩空戰的,也可以玩精確對地打擊的,屬於戰略級裝備,和這種針對性低空,小範圍,複雜環境下,甚至可以在城市裡作戰的小型無人機區彆還是很大的。
相對來說,這種小型AI無人機技術還沒那麼敏感,不像是忠誠僚機項目,用當下的人目光去看,那都奔著科幻戰機去了,甚至算得上是第六代戰機。
其技術極度敏感,外界如今連半點消息都不知道呢。
然而即便是小型,偏向於低端化的AI無人機,也依舊給了眼前這幾個相關機構代表人員極大的震撼。
看了半天後,其中有人喃喃道:“如果以後都是這種裝備,那我們現在的訓練還有什麼意義?這根本沒用啊!”
如今的所有的訓練,都是根據以往的經驗所進行的,所設定的場景也是過去和現在的。
但是麵對這種無人機,現有的所有訓練和戰法都不適用了……因為現有的戰法和對抗,都幾乎無法對抗這種超低空,並且能在複雜環境裡靈活機動,然後還他媽有一大堆感應設備可以搜索裝備目標和有生目標,然後來一個精確打擊。
他想了一想現有的裝備,幾乎找不到任何一種可以有效抵抗這種AI無人機的設備。
乾擾器?
頂多乾擾設備的通訊,但是這破AI無人機就不用通訊,人家自己飛,自己搜索目標,自己扔炸彈。
如果使用大功率電磁乾擾,來個暴力破壞硬件,這說的容易,但是做起來可就非常難了,能做到這種程度的乾擾設備基本都是大家夥,造價動不動就得幾千上千萬美元,在戰場上那就是一大塊肥肉,天空飛著的隱身戰機,衛星全都盯著你呢,敢冒頭不用多久就得挨一發導彈。
拋開這些,你也得先發現這個無人機,然後才能摧毀它啊。
但是這無人機的飛行高度,從十幾米到幾米……而且還可以彎彎繞繞,目標還特彆小,等你發現它,那基本都已經飛到你頭頂上了。
就算能及時搜索並發現,但是似乎成本也劃不來啊。
這種AI無人機造價不過幾十萬,而暴力殺傷的乾擾設備幾千萬甚至上億……人家小型無人機都敢放開了讓你隨便打你都打不完!
然後他退一步想,那麼不是這種科幻的AI無人機,哪怕隻是遙控性質的小型無人機,也不好對付啊!
如今很多,包括他們自己也在發展這種遙控型小型無人機。
雖然能乾擾通訊,但是也不可能把乾擾器灑滿全場啊,戰場那麼大,小個頭的無人機那基本都是步兵裝備,遍布戰場每個角落……這樣搞起來就很麻煩。
原時空裡,哪怕到2024年,都還沒有行之有效的對抗遙控型小型無人機的辦法……不是沒有相應的設備,而是劃不來。
現有技術條件下,能夠及時探測,然後及時反應,最後擊落小型無人機,尤其是一次性小型高速無人機的設備……那都是死貴死貴的,數量是有限的。
而它們的作戰對象,也就是小型無人機,隻需要幾千塊,甚至幾百塊一架……遍布整個戰場,無人機滿天飛……
這遙控小型無人機就已經夠難對付的了。
現在徐申學手底下的項目組,竟然還折騰出來了AI無人機,這個東西更難對抗。
哪怕現在還不成熟,哪怕現在還比較大,成本比較貴,但是考慮到技術的持續發展,估計要不了多久就能普及到小型無人機上。
如果再把未來小型化的AI無人機實現內部組網,信息共享,那麼就可以形成一個AI無人機群,實現數十架甚至數百架AI無人機的協同作戰。
到時候,可能會徹底的改變戰場生態。
不過讓他頗為欣慰的是,智雲集團也好,小疆科技也罷,這都是他們華夏的企業,折騰出來的遙控無人機,AI無人機都是他們華夏的產品。
在這一領域上,他們華夏遙遙領先各國。
以後要擔心無人機威脅的不是自己人,而是潛在的敵國!
想到這裡,他又變得高興起來了。
“這個AI無人機很不錯啊,回頭我們再弄個小型固定翼的AI無人機試試,這樣航程還能更遠一些,擴大活動範圍,速度也更快一些提高生存率。”
“然後我們也可以考慮把這個AI無人機進行組網,實現更多的AI無人機協同行動!”
徐申學一聽,不由得高看了這人一眼,這人說的這些,徐申學自然很熟悉,那就是蜂群無人機,而且還是AI蜂群無人機。
果然,當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不用自己操心,就會有一群人萌發各種想法,然後實現大量的應用。
就和AI戰鬥無人機項目一樣,其實也不是徐申學最開始提的,而是相關機構的人看到了智雲集團的AI技術後,就琢磨著這個AI能不能用在戰鬥機上……然後問了問徐申學這邊,得到了徐申學的肯定答複後,最後就開始了相應的項目。
時代的進步是有著慣性的,基礎技術達到一定程度後,很多東西不需要徐申學去推動,也會順理成章的出現。
這也讓徐申學更加重視基礎技術的發展了。
畢竟現在搞的秘密項目AI戰鬥無人機也好,I蜂群無人機也罷,其底層的核心技術其實都是AI。
而AI技術的支撐,則是半導體設計以及製造領域,而更深入則是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領域。
這,就是徐申學為什麼耗費如此龐大的資金,弄出來一個仙女山控股的原因。
為的就是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
要不然,這邊歡天喜地玩AI了,回頭人家就給你封鎖了AI芯片,還不給你代工,最後直接卡死你光刻機……那不就完蛋了嘛。
結束了對AI無人機項目的查看後,徐申學則是把心思放回到了自己手底下的諸多企業上頭。
AI無人機項目,這已經引來相關的重視,後續該如何搞已經是他們的事了,徐申學要做的就是提供硬件設備。
或者更乾脆的說是AI芯片。
至於拿著AI芯片,他們愛乾啥乾啥,什麼AI無人機啊,AI機器狗啊,AI戰車啊,AI無人艇等等都行。
回到家中,徐申學陪著林雅嫻一起吃飯的時候,剛好遇到妹妹也下班過來了。
她妹妹並沒有住在家裡,而是和母親住在隔壁的一棟彆墅,如今已經畢業,如今的徐微微如今看起來,已經和大學期間不太一樣了,已經有了職場女性的樣子。
畢業後玩了一段時間,目前也在智雲集團裡上班,不過並沒有公布身份,而是隱瞞了身份後目前在智雲集團的戰略投資部門工作,隻有投資部的幾個高層才知道她的身份。
什麼身份?
她不僅僅是徐申學的妹妹,她還是智雲集團裡僅次於徐申學的第二大個人股東。
目前徐微微持有智雲集團百分之一點六的股份,按照如今智雲集團的七千六百億美元市值,這部分股份價值一百二十多億美元。
此外她還持有部分威酷電子以及威酷實業和威酷貿易等企業的股份。
總身價超過一百五十億美元。
彆看她才二十幾歲,外界對她所知的也不多,甚至所有的富豪榜上也沒有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