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戲言OV是一手抄智雲,一手抄水果!
而他們這個策略是非常成功的!
動不動六五六千,甚至七八千的智雲S係列,不是誰都能買得起的,尤其是中低收入群體隻能看著羨慕。
同時水果雖然在國內買不到,但是作為世界第二大手機廠商,和智雲S係列打的有來有回的高端機型,其實在國內名氣也不小,媒體也經常報道……哪怕大多時候是作為智雲的陪襯。
而這個時候,OV則是拿出來一款和智雲S係列高度類似的手機,隻需要兩三千元,再加上線下渠道銷售員的高額提成所帶來的推銷積極性,然後消費者往往就會被忽悠暈頭,稀裡糊塗的買了個‘OV版智雲S15MAX’!
又或者拿出來一款水果旗艦高仿版對著消費者說,你看,這是什麼,水果手機啊,在國外賣的可好了,這可是能夠和智雲S係列打擂台的手機,能不好嗎,但是這手機國內是買不到的,我這呢,有個和水果差不多的手機,你要不要弄一台來,隻要兩千多,便宜的很。
高度模仿碰瓷,加上線下渠道的強悍實力,使得這家手機廠商迅速崛起,而且它還不是依靠什麼低端機型崛起的,而是走中端路線,並且迅速進入高端領域。
銷量不錯,營收高,利潤也高!
也是國內少數能夠進入三千元以上高端市場的廠商!
大米的雷布斯看了都得流口水:三千元的價位啊,他也很想要啊……可惜,大米玩了多年的極致性價比,重點經營線上,此外過分重視科技愛好者,年輕男性市場,導致他們的性價比品牌屬性過於深入人心。
一旦把自己的產品貼上性價比的標簽,也彆指望玩品牌溢價了……性價比品牌,衝擊高端的時候往往會遭到質疑甚至老用戶的拋棄!
然後就陷入了很尷尬的狀態!
其他品牌的用戶,覺得你低端,不搭理你。
自己品牌的老用戶,覺得你沒有性價比了,是背叛了自己……老子就是看不慣智雲等品牌高價低配,這才賣你的性價比手機,你現在不玩性價比了,我自然也拋棄你了。
因此大米的高端之路,很難,遠比華威和OV以及威酷電子更難……這是品牌定位帶來的巨大負麵效果,想要抹除這個負麵效果,不是那麼容易的。
唯一可行的路子,大概就是等這些極致性價比的年輕用戶長大,等他們工作了,逐漸成為了中年人,口袋錢也多了,再來衝擊高端……至於現在,洗洗睡吧!
以上,這說的還是三千元的所謂高端市場!
國內不少手機廠商,或者消費者,媒體機構,都認為三千元以上就已經是高端市場了……對此智雲集團從不承認!
智雲方麵一向來都是認為四千元以上才是高端市場,其他的都是中低端市場!
這就是不同手機廠商對高端手機的認知定位了,當然,這種定位其實更多的是出於宣傳需要。
但是智雲方麵的認定的四千元價位,卻是成為了業內一個名詞。
因為智雲針對市場構築自家高端機型護城河,部署天花板的時候,就是以四千元這個價位為錨點進行部署的。
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
智雲集團的A係列,SX係列手機,這兩款手機再加上部分定價四千多的智雲老款S係列手機,在智雲集團裡有一個市場作用,那就是充當守門員的角色,自身賣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堵死四千元這個門檻。
避免自家五千元以上價位的S係列旗艦機被襲擾!
同樣的,隔壁水果方麵也有類似的策略:通過舊款機型,之前的水果5C,現在的水果SE,都是在嚴防死守其他手機廠商的衝擊高端之路,試圖卡死四千多元這個價位。
智雲和水果兩家,在這件事上擁有高度一致的意見,並且也曾經通力合作過。
當年一大票手機廠商的高端機型,就是被智雲和水果兩家聯手絞殺的。
彆看智雲和水果打生打死,但是在智能手機大爆發,增量市場的那幾年裡,這兩家隻是表麵看起來競爭激烈,但實際上在很多手機廠商看來都是狼狽為奸,聯手清場可是當年這兩家公司的拿手好戲。
諾歐亞,摩托羅拉,黑莓等一大堆手機廠商,當年就是這麼被這兩家陸續乾死的。
智雲和水果的世界老大和世界老二的位置,那可是踩著一大票傳統手機廠商的屍骸上位的!
——————
迄今為止,能夠在智雲和水果聯手絞殺之下還存活下來的高端機型,隻有一家,那就是非常特殊的四星蓋樂世係列。
四星的蓋樂世係列,也是這些年來,唯一一款突破智雲以及水果設下的高端門檻的新機型。
當年為了突破智雲以及水果的嚴防死守,李家父子為此幾乎動用了整個四星集團的力量,在全球範圍和智雲和水果進行競爭。
期間不知道鬨出來多少事情,隻是普通人不知道而已。
而最後蓋樂世係列的成功,和兩個市場是分不開的。
一個是他們韓國本土市場……智能手機早幾年的時候,麵臨著水果和智雲的巨大衝擊,傳統的手機廠商大國,日本和韓國都是一度陷入了極為恐慌的程度。
日本那邊嘛,恐慌之後一度嘗試反攻,但是最後卻失敗了,日本手機廠商到如今不說消失,但是基本也集體掉出了世界前十的位置,隻能依靠少數市場苟延殘喘。
而韓國那邊,則是爆發出來了和尋常國家不太一樣的情況,那就是明明四星在當年做出來的智能手機非常拉誇,一度四星還搞自研係統,後來搞安卓係統,但說實話,早期的四星智能手機不太行。
但是……人家是怎麼乾的?
幾乎全國人都支持四星或LG,不管他們的手機做的有多差!
當年現象級的S10手機,在韓國市場裡都隻有區區百分之七的市場份額……這是非常奇怪,完全不符合市場規律的情況。
當年的S10火到什麼程度?
很多國家的年輕漂亮的妹子,最大的心願就是獲得一台S10手機作為禮物,為此願意付出她們自己。
歐美日乃至華夏或者印度等等,很多地方都這樣。
就這樣的S10,在韓國市場裡沒有引起絲毫波瀾。
不怎麼上網,了解外部英文信息的普通韓國人,甚至沒有聽過還有這麼一款手機……因為當地電視台,很多媒體報紙甚至拒絕刊登智雲的S10手機的廣告,和智雲在當地市場的營銷人員都搞的很無奈。
麵對這種幾乎整個社會的全方位排斥啊,不是你手機好就能賣出去的。
當年的四星,就是依靠著本國市場的特殊性,頑強的維持住了蓋樂世係列的生存,然後逐步完善,再一步一步的推向全球市場。
不過就算是那個時候,蓋樂世係列依舊生存困難,隻能依托其本國市場,在其他國家市場都賣的不怎麼樣。
直到14年智雲和水果分道揚鑣,然後相互廝殺……這才讓四星的蓋樂世係列看到了機會。
蓋樂世係列在美市場裡接替退出的智雲S係列,成為了當地第二大高端手機代表。
而在華夏市場裡,蓋樂世係列則是接替退出的水果,成為了華夏第二大高端手機的代表。
從兩大市場接替智雲或水果機型,這才讓蓋樂世係列完成了這個華麗的突破。
由此,蓋樂世係列也正式成為了世界範圍第三種具有代表性的高端機型!
而這也是目前全球範圍裡,第一款突破智雲和水果封鎖的高端機型!
蓋樂世係列的成功,是多方麵因素導致的偶然性,幾乎難以複製!
這不僅僅是技術或者資本問題,還涉及了非常複雜的經濟以及地區環境問題……當年四星為了突破封鎖,其實還做出了一定的妥協。
比如接受了智雲的一係列苛刻條件,大量采用了智雲W係列芯片,
迄今為止,四星銷售的大量智能終端,依舊大規模采用智雲半導體的W係列芯片,四星每年采購七八千萬枚智雲半導體的W係列芯片呢。
要不然四星不可能在華夏市場混的風生水起的,早就被智雲一巴掌給拍死了。
而在美市場,四星具體向美財團付出了什麼代價不得而知,但是參考智雲這邊,應該代價不會小。
到了如今,在華夏市場裡,其他手機廠商想要突破智雲的封鎖,比如繞過智雲吃獨食,或者衝擊五千元以上高端市場,難度會非常大。
主要是智雲在國內的掌控力是絕對的,整個國內智能終端的供應鏈幾乎都處於智雲掌控下……沒有智雲點頭開放供應鏈,其他手機廠商連台高端智能手機都造不出來!
從芯片到屏幕,再到手機電池,內存顆粒,閃存顆粒,指紋模塊等等,很難繞過智雲的。
當然,你也可以進口……但是進口貨貴啊,而且還有關稅啊。
你玩進口貨搞高端機型,國內手機廠商的老板,半夜睡覺都得笑醒……
而在美國市場裡,水果可不是擺設,強如智雲都在美國混不下去,其他廠商也彆指望威脅水果在美國市場的統治地位。
在韓國市場裡,四星把同為韓國的LG壓製的死死的,LG的手機業務一年不如一年,絲毫沒有翻身的機會,而外來廠商就更彆提了。
至於日本,他們的手機廠商已經完蛋的差不多了。
歐洲,諾歐亞都已經完蛋了,不存在什麼電子消費產業鏈了。
其他市場,也不可能培育出來什麼大型的新手機廠商,再折騰出來什麼高端機型,然後搶奪利潤最為豐厚的高端市場的,就算有……以上三家也會進行聯手絞殺!
商業競爭,有時候很殘酷的!
如此情況下,一大票手機廠商們,自然也就把關注力都重點放在了三千元到四千元這個價位上。
國內的威酷電子,華威,OV乃至大米等其他手機廠商,還有國外的LG以及日本一票手機廠商。
都是把高端之路,放在了三千元價位上,進而引起了16年初的劇烈市場競爭!
對此,智雲集團穩坐釣魚台!
因為智雲集團不僅僅賣手機,它還賣智能終端的各種核心零配件,從SOC到內存,閃存以及屏幕甚至電池,震動馬達,充電頭,線材,它都賣……
國內很多手機廠商做出來的中高端手機,為了競爭優勢往往售價還比較低,導致毛利率也低,最後利潤還沒智雲自己賺得多。
這也是智雲扶持國內的一大堆手機廠商的緣故……他們賣的越多,智雲也越賺錢!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