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南門航天公司再一次進行重磅的試驗發射任務,這個消息不僅僅在業內引來了巨大的轟動,在航天愛好者,甚至普通人裡都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這從四麵八方湧來的遊客就知道了。
南門航天公司所在的城市,短時間裡湧進來了超過二十萬名遊客,當地的所有酒店,包括一些的很普通的小旅館都全部爆滿。
這二十萬遊客的交通,住宿,飲食,遊玩需求將會帶來巨大的旅遊收入。
依托南門航天公司所帶來的航天旅遊行業,已經成為了當地最為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
而另外一大經濟支柱,就是南門航天公司本身了。
南門航天可不是傳統的航天機構,而是一家純商業航天公司,它是有著規模不小的經營活動的,廣泛接受全球範圍內的各種商業發射活動,每年營收也有接近三十億美元的營收呢。
這些營收不僅僅給南門航天帶來了現金流,維持著南門航天的後續研發。
同時也為當地帶來了不小的就業崗位和稅收。
一邊是直接的商業航天所帶來的就業和稅收,另外一邊是頻繁的航天發射所帶來的航天旅遊業。
一家南門航天公司,對於當地的這個南方海島小城市而言,可是實打實的經濟支柱了。
這一次六號重型火箭要進行首次發射,大量的遊客慕名而來,當地也是提前了一個月進行各種準備,以迎接這一次航天旅遊狂潮。
南門航天的發射活動,之所以成為旅遊項目,也是因為其發射密度足夠高,一年幾十次發射任務幾十次呢。
這種常態化的發射活動,也讓航天旅遊成為了可能……這確保了一年四季,有人想要來旅遊的時候,都能比較容易的等到航天發射活動了,然後目睹數百噸的火箭騰空而起的場麵,有時候還能夠看到陸地回收的場麵。
不然,一年就發射那麼幾次的話,是很難成為常態化的旅遊項目的。
不過也因為南門航天的發射任務比較頻繁,因此遊客們也知道不用選擇特定時間去看,因此整個的遊客也比較分散,平日裡的發射活動,一般也就幾萬名遊客。
超過十萬人的還是比較少的。
至於超過二十萬的……上一次還是海上回收試驗的時候。
當地城市對遊客的承接能力,常規情況下也就那麼幾萬人,遇到十萬人規模的發射日,往往就需要一些應急措施了。
而今天這種二十萬人的遊客規模,當地的應對態度用誇張點的話來說就是,已經進入了戰時狀態,一切都在為遊客們服務!
甚至還臨時弄出來了大量的帳篷用來出租,滿足遊客們的過夜住宿需求,同時這些帳篷所在的地方,也是晚上用來觀看無人機表演的最佳場地。
當地為了抓住這一波遊客,讓遊客們儘可能的多留幾天,花多點錢。
也自行組織了大量的旅遊項目,還通過南門航天的關係,邀請到了最近也非常火熱的無人機表演團隊,也就是智雲集團旗下的一個小創業團隊‘飛天’,國內首家專業無人機飛行表演的技術團隊,可以提供最大一千架無人機的超大規模飛行表演。
除了無人機表演外,當地的不少景區也組織了不少的各種表演。
甚至還有一些常規的商業表演公司,也加入其中,組織了連續多天的露天音樂節表演。
遊客們是來看南門航天的火箭發射不假,但是也不妨礙他們順帶玩一玩其他的項目。
就當外界因為六號重型火箭的首次飛行試驗極為重視,吸引了超過二十萬名遊客的時候。
南門航天也正在進行一場六號重型火箭的技術審核會議。
南門航天內部的技術團隊正在對六號重型火箭的各項情況進行討論,並根據目前的幾次檢查情況進行分析,確保沒有安全隱患。
不過南門航天也是一家非常成熟的航天企業了了,六號重型火箭既然都已經運到了發射場,並豎立在發射塔上,那麼就意味著南門航天已經完成了所有必須的各種技術準備。
今天的最後一場技術審核會議,象征意義大過實際意義。
徐申學並沒有出席技術審核會議……會議太專業,參加會議的大佬級彆的航天專家都十幾個,他去了也沒啥用。
反正技術團隊說可以發射,那麼就發射。
如果發現了什麼問題需要臨時中斷發射,那麼就中斷發射唄。
對於徐申學而言沒啥太大的影響。
在臨近發射的最後幾個小時裡,徐申學是和其他幾家航天企業或機構進行了一場簡單的會議。
主要是討論航天商業合作方麵的事務,尤其是空間站領域的合作事務。
六號重型火箭為什麼如此重要,引來國內航天業的高度關注以及大力扶持啊,就是因為這玩意是用來發射空間站的主力火箭啊!
正在研發當中的大型空間站能不能被送上天,就要看六號重型火箭靠不靠譜了。
按照計劃,官方的空間站是由一個多功能核心艙,兩個試驗艙,一個多功能服務艙,三個不同用途的核心艙室組成,這三個艙室都是屬於六十噸級彆的大家夥。
同時組成空間站的模塊貨運飛船、載人飛船。
其規劃規模還是算是比較大的,光是三個核心艙室的最大起飛重量就達到了一百八十噸。
雖然比國際空間站的要小一些,但是因為艙室更龐大,同時也更加先進,現代化,所以從實際技術含量而言,還要更高一些。
國際空間站雖然達到五百多噸,但是那是個老家夥,很多艙室都是九十年代的技術產物了,早已經落後技術主流了。
這個國家級太空實驗室計劃,三個核心艙都是需要用六號重型火箭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模式發射升空。
此外貨運飛船模塊,也將會由南門航天的五號火箭,采用複用模式飛行搭載十二噸級彆的青龍號貨運飛船執行任務,沒辦法,南門航天爆出來的運輸價格實在太便宜了,用南門航天的青龍貨運飛船運輸物資,總體貨運成本能夠節省百分之七十以上。
這對於後續空間站的運營費用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不過航天機構那邊也有備用的貨運飛船計劃,隻是還處於早期研發階段,不算太成熟……或者說成本控製的還不太行,所以隻能作為備份,預防萬一。
載人飛船模塊,這個比較重要,航天機構是使用自己的傳統火箭再加上神州飛船執行任務。
對方不想因為節省一些成本,就讓宇航員乘坐南門航天的五號火箭以及黑龍飛船飛上去……他們感覺這太危險了,萬一出了什麼事就完蛋了。
運貨出了什麼事也就算了,但是載人要是出了什麼事,那負麵影響就太大了。
不過黑龍飛船,依舊被作為載人飛船的備份計劃。
不管是貨運還是載人,這兩個模塊都是互有備份的,不管是哪一邊出現問題,都還有備份可以應急使用,最大程度避免出現不可挽回的惡劣負麵影響問題。
就連南門航天聯合智雲衛星,準備自己搞的商業空間站,除了采用自家的飛船外,也同樣使用對方航天機構的飛船作為備份。
所以,這兩個空間站以及飛船,其接口都是一致的!
甚至必要的時候,這兩個空間站裡的每一個艙室,都可以脫離空間站,利用自身動力進行變軌,然後和另外一個空間站進行對接……兩個空間站都保留了額外的接口,可以對接更多的艙室的。
而兩個空間站的艙室,接口都是一樣的,所以這兩個空間站的艙室還可以進行互換呢!
這就是統一標準的好處了。
這兩個空間站計劃,就是徐申學和對方進行商談的主要事項了,商談的氣氛非常的融洽,很快雙方就達成了協議,不用多久雙方就會正式對外公布這一戰略合作的消息。
開完會議,時間也差不多了,徐申學和一群人來到了發射指揮中心,來到了陽台上看著遠方的發射場。
雖然視野良好,但是因為距離比較遠,所以徐申學還是用望遠鏡才能看到一些細節。
這個六號重型火箭,和當下的很多捆綁助推器的火箭都不太一樣,因為它的兩個助推器實在太大了。
南門航天的六號重型火箭,可是簡單粗暴的直接把三枚五號火箭給綁在了一起,而不是在五號火箭的基礎上,再綁定兩個或四個小主推火箭。
因為六號火箭看起來就顯得有些奇怪。
最關鍵的是,這六號重型火箭的三枚一級火箭,都是屬於可以回收的!
六號重型火箭,它可是一種可回收的火箭,發射成本其實很低的……
光是這一點,就讓改型火箭的戰略價值大幅度提升!
要不然的話,單純隻是一枚一千六百噸級的傳統一次性使用重型火箭,其實也無法引來這麼大的關注。
徐申學到了發射中心的陽台時,南門航天的人也在他身邊道:“雖然這是一次實驗飛行,但是因為實驗成本高昂,為了不浪費成本,所以我們也在二級火箭上搭載了載荷,上麵搭載了一枚智雲衛星公司的地球同步軌道通訊衛星。”
“因為載荷小,同時也是為了試驗目的,也是為了控製成本,因此我們的試驗飛行裡,預計三枚一級火箭都會進行回收,其中兩枚進行陸地回收,還有一枚則是進行海上回收!”
“一切順利的話,我們就會在現場看到兩枚一級火箭從太空返回的場麵,而另外一枚海上回收的距離則是比較遠,隻能通過圖像轉播觀看了!”
徐申學道:“我對此很期待,加油!”
接下來,是短暫,但是又顯得很漫長的最後技術準備以及最後一輪的檢查時間。
時間來到下午兩點四十五分,南門航天的專家團隊組成的技術審核委員會通過了最後的安全檢查,給予了飛行許可。
這個消息,也會迅速傳遞出去,正在進行電視直播的電視台主持人,接到消息後,立即向電視機前的觀眾們轉播了這一消息:“就在剛剛,南門航天對外公布,六號重型火箭的發射將會按照預期進行,也就是半個小時後進行點火!”
不少網絡平台,也對此進行了網絡直播,一大群網友們看著畫麵裡的六號重型火箭一邊討論一邊等待著。
三點十分,最後五分鐘前,南門航天發射場的發射指揮中心裡,再一次確認了各情況,包括各觀測點,包括兩艘正在航行在大洋深處的航天觀測船都反饋一切正常。
發射場裡,官方直播的攝影設備也已經準備妥當。
甚至就連發射場外,周邊各地正在等待火箭發射升空的遊客們,也都已經盯著發射場,準備看火箭的點火騰空的一幕。
最後一分鐘,指揮中心裡已經開始倒計時,發射塔裡的各係統已經開始工作,發射塔上的固定火箭的機械臂開始鬆開。
來到最後十秒,這個時候實際上發射程序已經正式開始,可以看見火箭的底部已經冒出火光和被高溫蒸發的水霧騰起。
5,4,3,2,1!
點火!
隨著象征意義的指令下達,隻見六號重型火箭的底部冒出大團的火光,並伴隨著濃鬱的水蒸氣衝天而起。
二十一台發動機點火後,噴射出來的高溫高速氣流直接讓發射塔底部用來降溫的冷卻水,被燒出來大量的水蒸氣。
而巨大的火光之中,火箭也獲得了巨大的推力,開始推動重達一千六百噸的火箭緩緩騰空而起。
這一個時刻,發射場周邊的無數攝影設備,不管是專業媒體記者或者愛好者的專業相機,還是普通遊客手裡的手機,都在按下快門,記錄下來了這曆史性的一刻。
人們看到的是一枚巨大的火箭,在尾部巨大的火焰噴射流的推動下,開始逐漸加速,然後越來越快。
從一百米,五百米,一千米……不用多久,人們已經隻能看到天空中的一道細細的尾焰。
整個火箭如同穿雲箭一樣,迅速衝向天空,朝著一覽無遺的天空快速爬升。
很快,地麵上的人們已經很難用肉眼看到六號重型火箭的身影了。
此時,人們開始看向地麵上的諸多大屏幕,大屏幕上一邊是南門航天的專業火箭發射跟蹤拍攝的攝影機所拍攝到的畫麵……這個畫麵比較模糊,隻能簡單看到火箭正在飛行,而且看到的更多的也隻是一團光點。
而另外一側則是火箭上搭載的監控攝像頭所傳輸回來的實時畫麵。
畫麵有些輕微的抖動,但是依舊可以非常清晰的看見火箭的大部分艦體的,以及艦體尾部的尾焰。
還有下方的大片的蔚藍地球的景象!
發射指揮中心裡,監控人員正在看著從諸多觀測站,包括遠洋航天測量船傳回來的各種數據信息。
不過並沒有太過緊張,嚴肅的畫麵……指揮中心裡的二十多個南門航天的員工一邊觀察著數據,確認沒有什麼問題後,一個個神態都輕鬆的很,不時還能抽空和同事說幾句話呢。
畢竟都是老油條了……一年光是指揮的商業發射都有幾十次呢,如果算上一些亂七八糟的試驗飛行發射,那麼就更多了。
光是各種爆炸都看了不知道多少次!
早就過了緊張的時候了。
哪怕是現在六號火箭在空中來個大爆炸,他們也能淡定的很!
六號重型火箭飛行了一段時間後,很快就有人道:“助推火箭開始關機。”
“助推火箭分離!”
“一號助推火箭分離成功,啟動返航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