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申學個人名下的離岸公司柳河控股,持有威酷電子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徐母以及徐微微名下的離岸公司,也各自持有百分之二、百分之三。
白啟文等管理層的期權股票,加起來大概有百分之十,這部分期權股票統一由離岸公司代持,徐申學是該公司實際控製人。
藍山投資持股百分之四。
然後是智雲集團……不是智雲控股,而是智雲集團持有威酷電子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同時,徐申學名下柳河控股持有的這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都是屬於B股,投票權為15,其他的股份都是A股,投票權隻有1。
威酷實業的股份構架也類似,同樣采用離岸公司控製模式,采用AB股構架。
該公司的股權為徐申學個人名下的離岸公司柳河控股持有百分之四十九在,這部分股份是屬於投票權15的B股,其他為投票權1的A股。
A股部分,智雲集團持有百分之二十六,威酷電子持有百分之十二,藍山投資持股百分之八,中部城投持股百分之三,南部保險持股百分之二。
這兩家公司的上市時間也不會紮堆在一起,而是今年先上市威酷電子,明年再上市威酷實業。
徐申學敲定上市話後,很快也接待了一批戰略投資者,舉行了一場關於威酷電子的戰略投資會議。
這一次參加威酷電子戰略投資會議的除了徐申學外,還有威酷電子的其他股東代表,也有戰略投資機構。
而這一次會議,主要也是為確定威酷電子的市值以及戰略投資份額。
關於市值上,彼此差異還是比較大的,比如在市盈率的認定上,有的認可三十倍的市盈率,有的認可二十五倍的市盈率。
還有的則是認為威酷電子作為高科技公司,可以高估給到四十倍,甚至高估為五十倍。
根據市盈率的不同,那麼威酷電子的估值也會出現巨大的差異。
威酷電子去年的的營收達到五百多億美元,淨利潤為四十五億美元。
今年的話,營收可能達到六百億美元左右,淨利潤有可能突破五十億美元。
以五十億美元淨利潤為基準,如果是按照四十倍市盈率來計算,那麼就能達到兩千億美元。
以三十倍市盈率來計算,那麼市值就能夠達到一千五百億美元。
以二十倍市盈率來計算,那麼市值就隻有一千億美元了。
不同的市盈率,那麼公司的市值是存在巨大差異的。
而目前,威酷電子的主要股東,包括徐申學個人,智雲集團以及藍山投資等都認為威酷電子是屬於高科技公司,而且還是屬於輕資產類高科技公司,不能以傳統製造業來評價市盈率比例,而是應該以高科技公司,乃至互聯網公司的市盈率來去計算。
什麼二十倍估值那是扯淡!
四十倍市盈率估值是起步線,最好是能達到五十倍市盈率以上……也就是市值最低也要達到兩千億美元以上。
但是一大票戰略投資機構又不傻,人家隻需要找業內人士進行一番仔細調查,就會發現威酷電子要啥沒啥……就是一個純設計組裝公司,根本就沒有什麼自己的核心技術可言。
這家公司最值錢的部分是‘小藍’‘威酷’這兩個品牌,然後還有一些來自智雲集團的專利技術授權,比較成熟的供應鏈體係。
然後沒了……
你不能因為你首發一個智雲半導體的W906芯片,就把芯片說成是自己的,更不用因為使用了華星科技的屏幕,就把屏幕當成自己的了!
組裝公司就要有作為組裝公司的自覺……彆把自己往高科技公司的方向靠,大家都是精英群體,彆把我當網民忽悠!
對於這種設計組裝銷售類型,研發投入每年隻有區區十多億美元,而且大部分還是用在技術支持上的公司。
很多投資機構認為,給二十倍市盈率,那已經是看在徐申學的麵子上了,但凡公司換個老板,他們撐死了隻給十幾倍市盈率!
這種設計組裝公司,沒有任何的核心技術甚至護城河,如果沒有徐申學這個老板在,說不準明年就爆死了……
要知道智能終端行業可是非常卷的,國內一大票生機勃勃的智能終端廠商在在快速發展,試圖搶占威酷電子的市場份額呢。
在很多人看來,今年的智能終端市場,除了智雲繼續高高在上外,其他公司的競爭都非常激烈。
威酷電子這邊也不例外!
如今威酷電子麵臨著諸多競爭!
華威正在持續衝擊中高端市場,而且在今年下半年來成績很不錯,拿下部分四星市場份額的同時,也給威酷電子的中高端機型,比如小藍MAX係列製造了不小的影響。
OV更是高舉線下市場的旗幟和威酷電子在線下打擂台,如今這雙方雙方在線下市場打的很激烈……
一個小縣城裡的商業街,往往是這邊是小藍/威酷的手機店,不遠處就是V/O的手機店……雙方的線下銷售人員為了搶奪客戶,都打出狗腦子來了。
還有個大米,他們黑米係列和小藍M係列,乃是直接競爭對手;而大米數字係列也是和小藍數字係列走類似的路子,在網上經常是你噴我,我噴你,彼此競爭的比較激烈。
威酷電子去年正式全麵退出一千元以下的低端市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這個市場被大米科技旗下的黑米在性價比上做的太狠……搞的威酷電子的低端手機都無利可圖,而且性價比一般般也賣不出去,因此乾脆退出一千元以下市場了。
可以說,現在的威酷電子其實麵臨著三方圍剿,國內一大票手機廠商都想要從威酷電子身上咬下一塊肉來。
如此情況下,一些投資機構還願意給二十倍的市盈率,那已經是看在徐申學的麵子上:好歹是徐申學的產業,徐申學總不會對威酷電子的困境見死不救吧……到時候徐申學隨便手指頭縫隙裡露出點東西來,就夠威酷電子吃飽飯了。
也有一些投資機構覺得威酷電子和智雲集團的穩定合作關係會持續下去,威酷電子還能更進一步,甚至取代四星,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企業。
再加上徐申學的特殊性,願意給三十倍到三十五倍之間的市盈率。
但是四十倍……暫時還沒什麼投資機構願意給……風險有些大了。
對此,徐申學也不著急,慢慢談就是了,儘可能的拿到一個雙方都認可的估值,然後開啟戰略投資,再上市。
反正急也急不來……那些投資機構們麵對這麼大一個投資案,一個個都非常謹慎的。
事關兩千億美元左右的企業估值以及後續上市,融資金融可能達到三四百億美元的規模,而徐申學套現的規模也會達到大幾十億美元的級彆。
這種規模的戰略融資以及上市操作,這些投資機構們其實非常謹慎的。
所以,急不來,得慢慢搞!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