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徐申學返回智雲集團總部園區,也召集了幾個集團高管進行了一次小範圍的會議,討論了一番5G技術標準的事情。
“目前我們在5G領域的專利布局上還是有一些欠缺的,需要進一步聯合更多的廠商施行共進退的模式,這樣才能夠推行我們的技術標準!”
“不過即便如此,難度也會非常大,歐洲那邊已經確定支持西門子的技術標準,美國那邊則是以高通的標準為首,而我們這邊則是我們為首。”
“如今是三方混戰,各方各有優劣,但是從事實考慮,我們也好,他們也罷,不可能甩開對方單獨搞一套,畢竟采用統一的5G標準,是我們各方的共同訴求,也是我們和他們坐下來進行談判的主要原因!”
“信道編碼的長碼方麵,我們主推的是國內的Porcode方案,但是這一標準在海外支持比較少,主要是我們公司以及其他幾家國內廠商在這方麵積累了大量的專利布局,海外廠商自然不會同意使用。”
“反過來也是一樣,四星和高通等廠商主推的LDPC編碼方案上,他們擁有更多的專利,而我們在這一領域專利積累比較少,如果采用了LDPC編碼方案的話,那麼我們可能會付出一定的額外專利費用。”
“短碼方麵則是三方混戰,各方麵的技術差異不大,同時我們也彙集了足夠多的廠商支持,因此在短碼方麵我們的優勢比較大!”
“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就是長碼使用LDPC標準,短碼使用Por標準,這也是諸多廠商樂於看見的結果!”
“現在的問題在於,各方專利的持有數量不一樣,需要進行專利交換,而目前的專利交換談判並不順利。”
徐申學道:“繼續談著,我就一個要求,不管使用什麼標準,我們都不會哪怕出一毛錢的專利費!”
所謂的標準之爭,說的簡單直白一些,其實就是專利費之爭!
智雲集團為首的一票中方企業,不願意給四星,高通為首的西方企業繳納專利費……當然,西方廠商也不願意給智雲集團為首的華夏企業繳納專利費。
所以,這一次5G標準之爭,是不可能出現任何一家獨大,一家標準成為全球標準的……因為對方根本不會搭理。
想要光靠一個所謂的技術標準就躺著收錢,夢裡都沒這麼好的事。
非要強行搞,那麼就會出現各玩各的情況,也就是搞出來兩個5G標準,但是這實際上也不太可能。
因為這兩個5G標準裡,雙方都有進行專利布局。
比如高通和四星主推LDPC標準,他們在這一技術標準裡是專利眾多,但是智雲集團在LDPC方案領域裡隻是專利少一些,並不是說沒有專利。
甚至智雲集團擁有的LDPC標準的專利裡,不少還是核心專利,想要扔下智雲自己搞PDLC標準,智雲說卡你就卡你……
反過來也成立!
這意味著,雙方其實都無法扔下對方搞單獨的一套5G標準,專利問題會非常的麻煩。
如果說搞兩個5G標準,同時又彼此交叉互換專利的話……這是純粹多此一舉,還不如提前進行專利交換,然後搞同一個5G標準呢。
5G技術標準非常複雜,涉及兩萬多個專利,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實際上誰也無法扔下誰。
這也是為什麼各大廠商會坐下來進行談判,試圖達成統一標準的緣故……因為都沒辦法單獨搞。
針對5G標準的複雜性,徐申學的指示就是,甭管用什麼標準,反正專利費是一毛都不打算出。
在不給專利費的基礎上,如果還能收點專利費那就更好了……當然,對方也不傻就是了。
所以雙方的談判還在繼續,所以外界也看到了,儘管有不少的廠商前頭試圖發起5G標準會議,然後進行談判,但是都被智雲集團所推遲的緣故。
專利交換都沒談好,利益分配都沒搞好,高通,四星他們就想拉著一群海外廠商開會投票,擅自推動LDPC方案?哪有這麼好事。
他們敢瞎搞,智雲就敢用LDPC方案的核心專利卡死對方!
所以,智雲推遲會議,各方麵捏著鼻子也認了,等著智雲和高通以及四星,西門子等企業繼續談判。
什麼時候談判成功了,什麼時候就可以開會投票了……在這之前,扔下智雲集團為首的一大票華夏廠商搞投票強推LDPC方案沒有絲毫意義。
尤其是智雲集團,哪怕人家不用專利卡你,但是它作為5G技術標準委員會的核心成員,沒有智雲集團參與的所謂技術標準,那就不是全球標準……
每年全球出貨十五億台智能手機裡,這些智能手機裡有一半都是搭載的智雲集團旗下的SOC,這些SOC裡都附帶了智雲集團自研的B係列通訊基帶。
也就是說,全球每年銷售的一半手機裡,采用的都是智雲集團旗下半導體子公司的通訊基帶。
智雲不點頭,玩個毛線的5G!
當然,高通和四星等幾家海外廠商也可以這麼說……沒有他們點頭,這5G搞不起來的。
這是七八家通訊行業的巨頭企業的利益之爭,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核心不外乎專利費而已。
對於5G標準,徐申學的態度很明確,慢慢談著,反正不給專利費……如果談不妥就拖著。
反正現在的4G也挺好用的,智雲賣4G手機和賣5G手機,都一樣賺錢……不影響的。
而對於用戶而言,影響上網速度的關鍵不在於4G或5G,而是在於運營商的骨乾網絡的數據吞吐量……那是光纖骨乾網的事,和無線通訊技術標準有一定關係,但不大。
流量資費也是在於運營商的投資規模、運營成本,和無線技術標準同樣關係不大……甚至新的技術標準導致的新的大規模投資,流量成本還會更貴呢。
此外國內的4G建設也才剛起步沒有多久,龐大的投資下去還沒收回成本呢,現在就談5G還太早了。
至於什麼物聯網之類的,其實4G也挺好用的,甚至3G也不是不行……海藍汽車最早搞搞汽車聯網的時候,內置的可是現在看起來老掉牙的3G通訊基帶,但是上傳/下載數據一樣好用的很。
甚至3G/4G的信號還更好一些……5G的優勢在於低延遲和高速率,但是通訊距離是短板,距離遠了很容易就丟失信號了……
這也是為什麼到了5G時代後,到處都是5G基站,投資大幅度增加的緣故,因為5G信號通訊距離短,覆蓋麵積狹小,需要更多的基站來完成覆蓋。
所以5G這東西,不用著急,過幾年,等國內這邊的4G投資回收的差不多了,到時候再來慢慢搞這個5G就行了。
——————
相對於推動5G而言,徐申學更重視的還是人工智能技術的各項應用,這才是能真正改變人們生活,同時帶來產業升級的大殺器。
十二月初,徐申學再一次參加了人工智能技術會議,在會議上進行了一番簡單的演講,圍繞著人工智能領域大談特談,鼓吹人工智能技術的各種優勢。
而作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具體載體,比如海藍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機器人技術,智能終端設備上的語音助手技術等,都是被徐申學拿出來重點提及。
同時,徐申學還提及了人工智能技術的一些底層技術,比如神經網絡數據大模型等,首次向公眾揭露了智雲集團的人工智能技術的一些底層技術原理,並宣布將會對若乾數據模型進行開源,扶持海外內各廠商進軍人工智能領域。
對若乾數據模型進行開源,這是智雲集團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主要是為了推動整個AI領域的發展……然後賣芯片!
畢竟智雲集團的一大核心業務,就是半導體業務!
而今年,智雲集團已經推出一係列的基於十四納米工藝AI領域的芯片,並且在一月份的時候還會再推出若乾基於12納米技術的AI芯片。
今年初智雲推出了基於第一代十四納米工藝的APO4000顯卡,而明年一月則是會推出基於十二納米工藝的APO4500顯卡。
同時還伴隨有遊戲領域的英偉達品牌的X顯卡,也會在近期推出基於十四納米工藝的X3顯卡,該顯卡除了作為遊戲高端顯卡外,其實也是可以作為低端的AI訓練顯卡使用的,不少中小廠商,小型研究機構就是用這個顯卡進行AI訓練的。
然後智雲集團旗下的英偉達品牌,還有一個PX機載算力平台,可以用於自動駕駛或機器人等領域,今年八月份剛推出基於十四納米工藝的PX算力平台。
為了推動這些AI領域的芯片銷量,智雲集團才會選擇對若乾的算法進行開源……當然,都是一些不太重要的開源模型,而且主要也集中在人機交互領域,圖片識彆等初級領域。
屬於人們比較容易接觸,互聯網廠商容易搞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