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兵分三路,從東、中和西三個方位去攻打大齊。
戰爭開始不久,大盛就攻下大齊數個城池。
一時間,大盛軍隊士氣高漲,攻勢銳不可當。
捷報如雪片般紛紛傳至京都。
半個月後,羅詩杳收到一封家書。
待她展信細讀,方知羅氏一族已被調入征南大軍之列。
而這背後的緣由,竟是皇帝心懷仁慈,念一些罪臣往昔也曾對朝廷有過功績,遂開恩,於朝堂之上頒下旨意,允許他們戴罪立功,以戰功來抵償昔日之過。
若這場戰爭能夠大獲全勝,羅氏一族便可徹底洗脫罪臣那沉重的身份枷鎖。
羅詩杳讀著這些字句,心中五味雜陳。
既為原身家族有此轉機而稍感寬慰,又深知戰場凶險,擔憂他們能否安然歸來。
不過,擔心歸擔心,她覺得有這樣的機會也挺好。
誠然,嚴殊此前曾對她許下承諾,言明待他歸來之後,定會憑借軍功懇請皇帝赦免羅父之罪。
先不說嚴殊當時是不是在給她畫大餅,就算他誠心誠意,且最終得以成功。
可是,以這樣的途徑獲得赦免,終究是不光彩,難免會落人口實。
即便抹去了罪臣之名,也難以抹去旁人心中那隱晦的輕視與鄙夷。
如今羅家子弟親赴戰場,或依靠智謀,或仰仗武藝,從而換來赦免的機會。
這樣的方式,才能贏得真正的尊嚴,以後方能堂堂正正地站於眾人麵前。
日子不鹹不淡地過著,將軍府內,眾人談論最多的,便是遠在千裡之外的戰爭。
嚴殊身為沙場老將,精通兵法又有多年作戰經驗,他的功績,自然是沒得說。
可令人大為意外的是,晉王這位自幼長於宮中的皇子,卻在這場戰爭中脫穎而出。
起初,他隻是以監軍的身份隨軍出征,眾人皆以為他出身天家,從未真正領略過戰爭的殘酷與複雜。
此次隨軍,不過是走個過場,在軍中鍍鍍金,為日後的政治資本添上一筆。
誰知,在一場場大小戰役中,晉王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智慧與果敢。
他不再是眾人眼中沒有作戰經驗的少年王爺,而是成竹在胸、善於用人的謀略家。
麵對錯綜複雜的戰場局勢,他能冷靜睿智的分析。
無論是山川地形的巧妙利用,還是敵軍兵力部署的精準剖析,亦或是奇襲戰術的大膽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