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晚上,徐州。
東海郡,郯城。
張靖也收到了袁術的敗報,看著手中的書信,他表示陶謙的確有兩把刷子,直接就出乎了他的意料。
“這……”
將其給郭嘉看了以後,後者也微微一愣,因為這不符合他的推測,隨後搖了搖頭道:“主公,此事雖說是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奉孝此言何意?”
張靖看向郭嘉,他想知道這麼個事,是如何合乎情理的。
“主公!”
郭嘉沉吟道:“此役之中,袁術在豫州的兵力,合共約有十六萬左右,其中四萬坐鎮潁川附近,防備荊州劉表,平輿有兩萬餘兵馬,汝陰有八萬,竹邑原本有兩萬!”
“其在汝陰囤積重兵!”
“其意便是欲以雷霆之勢,將陶謙的兵馬擊潰,從而豪取徐州!”
“是以,李豐率軍出發之前,定是戰意高昂,在汝陰相持之際,我強敵弱,陶謙突兀撤軍,其不敢放任其歸徐!”
“此中還有一個關鍵!”
“那便是地域,汝陰往竹邑之間,數百裡官道,皆呈開闊之勢,且無任何重鎮險關,若非陶謙早已定計設伏,李豐發兵追擊必勝!”
在郭嘉的分析當中。
如果李豐不一心求戰,那麼就不會有這一敗,但袁術給汝陰放了八萬兵馬,那肯定是要戰的,而且還想攻取徐州。
要是讓陶謙帶著兵馬逃回了徐州,那麼陶謙借著地利,李豐也極難將其攻破。
種種原因結合下來。
李豐引兵追擊,那也不算什麼意外。
“奉孝所言不無道理!”
張靖看著豫州輿圖,裡麵那條筆直的官道尤為顯眼,開口道:“吾等倒是疏忽了袁術等人,對徐州亦是虎視眈眈,而陶謙則借李豐求戰心切,擺了其一道,如此說來,這陶謙不日便會回來了!”
兩人一番分析。
將李豐的戰敗原因,推測了個七七八八。
“主公!”
郭嘉行至張靖身邊,同樣看向身前輿圖道:“眼下徐州五郡,除了廣陵郡,餘下四郡皆為太平府所轄,屬下以為,主公可快馬傳書諸將,對彭城、下邳兩國,行堅壁清野之策!”
“如此!”
“陶謙軍中缺糧,歸徐以無其立身之地,其必將引兵占據豫州郡縣,吾太平府亦能將戰禍,攔於徐州之外!”
他們收到書信,需要三日時間。
也就是說,距離李豐戰敗,已經過去了三日,陶謙引兵回徐州,快的話也就五六天時間,這個時候想要堅壁清野,從時間上來看,還是非常急的。
“好!”
張靖聞言緩緩點頭,開口道:“的確不能將讓戰禍,引入徐州之中!”
說完,張靖便開始修書。
豫州戰局的變化太快,他們也必須要做出調整,也等不及程昱遣人過來安置,得先把百姓遷入重鎮之內,不能給陶謙留下任何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