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內各國租界林立,列強們在這裡投資、競爭、博弈,使得上海成為了民國時期的金融中心。/P
上海的製造業在當時也是全國領先地位,得益於洋務運動,輕重工業都有涉及。/P
對於從清末到北洋時期再到南京政府時期的中國各派勢力來說,上海隻是一個創收的來源地,一個可以買到洋槍洋炮的大商場和“冒險家”們的樂園。/P
而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上來說,上海的地位非同小可。/P
從上海沿長江上溯大約360公裡,就是南京。/P
如果來自海上的侵略勢力控製了上海,沿長江上溯西進的話,則南京旦夕可至。/P
上海的地位如此重要,按理說絕對應該是中國的重點防禦地區之一,但在30年代中後期,實際情況卻是剛好完全相反。/P
洋人艦隊和部隊可以進進出出,反倒是理論上掌握有主權的民國,卻不能在市區部署一兵一卒。/P
“一·二八”之後,日軍在軍事上並沒有占到很大便宜,但在事後簽訂的停戰協定中卻取得了很大好處。/P
停戰協定的第二條規定:“**在本協定所涉及區域內常態恢複,未經決定辦法之前,留駐其現在地位。”/P
在第二條的附件中為這個“現在地位”明確規定了範圍。/P
“由安亭鎮正南蘇州河岸之一點起,向北沿安亭鎮東最近小浜之西岸至望仙橋,由此北過小浜至沙頭東四基羅米突和淞滬警備司令部所屬的保安總團2個團的兵力。/P
對於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來說,幾千名隻配備有輕武器的保安隊、警察用於維持治安大概還湊合,指望擔負起真正意義的防務顯然絕無可能。/P
事情的糟糕之處還遠不止如此。/P
作為中國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長江的入海口,強有力的對海防禦對於上海的安全有什麼樣的意義自然是不言而喻。/P
30年代中後期的上海的海防建設卻約等於0。/P
從地圖上看,上海和淞滬地區背靠江蘇、浙江兩省,麵臨東海,形成了一道被長江口和杭州灣夾在中間的凸形海岸線。/P
自北向南,從江蘇太倉到寶山縣境內的小川沙的這一段長江岸線,是上海對海防禦的左翼。/P
從寶山獅子林到吳淞口和白龍港,正對著長江口的南岸,居於上海對海防禦的中間地帶。/P
從白龍港經金山衛再到浙江的乍浦,為上海對海防禦的右翼。/P
連接這左中右三翼的海岸、江岸線總長度約350公裡。/P
其中乍浦、金山衛、白龍港、吳淞口、川沙口、瀏河口等處的地形都相當適合海上來犯之敵登陸和戰役展開。/P
中日兩國海軍實力對比極為懸殊,**沒有任何可能在海上阻止日軍的登陸企圖。/P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