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偵查英雄,偵察和破案,有異曲同工之妙,最後是殊途同歸。哎,你家鄉在啥地方啊?”
李小滿剛被酒調動起來的興奮,被他這一問,迅速褪去,濃雲密布。
深深地歎一口氣,說了自己的身世。
“我是孤兒,聽養父說,我可能是江南人。父親是政府高官,去北方途中出了車禍。”
“養父路過,救出四人。三男已死,女人還剩一口氣。”
“她告訴養父,她是南京人。陪丈夫去北平任職,求養父救救她。後備箱有大洋,謝他救命之恩。”
“養父掀開後備箱,發現了我。還想問清楚,女人已死。養父就將我帶回了家。”
“養父犧牲時,我十二歲。跟村婦救會主任靳大媽一家生活,十五歲接過養父的槍。”
李小滿說到這兒,從胸前掏出玉觀音,湧出淚水:“我好懷念親生父母啊!”
肖秉義看他哽咽,拿過玉觀音仔細看看,發現玉器背麵刻有“狗兒”二字。
想象著他父母給他戴上玉觀音,心中肯定有美好的祝福和祈盼。
看對方還在難過,想逗他開心,玩笑道。
“原來你小名叫狗兒。我覺得你叫李小狗,好聽。今後就喊你李小狗了。來,乾杯!”
李小滿正沉浸在童年回憶之中,沒顧忌他的調侃,抹一把臉,繼續嘮叨。
“我還算幸運,遇上了這麼多好人。童年生活雖然艱苦,卻很快樂。兒童團三年,乾的事很有趣。”
“印象最深的那一年,鬼子大掃蕩。他們的通信非常先進,走到哪兒都能聯係上。”
“八路軍沒條件,根據地吃過不少虧。武工隊繳獲了電台,卻沒人會用。”
“在血的教訓麵前,八路軍集思廣益。采用老祖宗留下的消息樹,以及烽火報信等辦法。”
”辦法雖然土一點,但效果也不錯,照樣克敵製勝。“
肖秉義端著酒杯愣那兒,不解的問。
“小人知道,古代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典故。你說消息樹,咋回事啊?”
李小滿興致勃勃的介紹:“根據地大都在山裡,發現敵情,來不及報告。開始烽火報信。”
“後來鬼子知道山頭冒煙,即為報警,改變了戰法。”
“根據地又發明了消息樹,山頭豎一棵明顯的樹,由老人、婦女和兒童團看守。”
“鬼子一旦出動,第一個山頭扳倒樹,跟著各個山頭的樹一路倒下去。”
“根據地見樹倒了,就能及時知道敵人出動的消息。我在武工隊,專門負責這一塊。”
肖秉義佩服的點頭,稱中國人就是聰明,民間智慧很豐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