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長公主研究出紙張,天下讀書人都受她恩惠,國庫因此盆滿缽滿。
管理國庫的內史是月皎皎親自提拔,她穿過來的那年除夕,趙王就廣發招賢令。
有改良土地和紙張的風聲先傳出去,不少其他國家沒有機會的賢才投奔而來。
如今的趙國朝堂上下煥然一新,高產糧食和棉花的種植與推廣也讓國民得以保持溫飽。
為了種這些東西,秦玄錚吩咐人四處修水利工程,姐弟倆在趙國的名聲都相當的好。
在外提起自家的王和公主,那都是相當的自豪,齊王自然打著外公的旗號想過來要好處。
秦玄錚一律拒絕,拿到權力的第一件事就是搞軍隊,他還是個小孩的時候就知道軍隊的重要性。
各個軍營都有他和二公子安插進去的人,隻是都不太起眼,早期無法發力。
有了月皎皎的錢糧支持,趙國許久未和他國開戰,現任太尉也沒帶他們衝殺拿下軍功過。
所以威望也是不太行的,秦玄錚把人換掉就沒提新的人上來,大有自己來的趨勢。
有不少人反對,說違背國法,現在的秦玄錚不願意沒人能逼他。
士兵們還是很願意聽趙王的調遣,畢竟沒有公主他們吃不飽。
家裡人也過不上現在的日子,這就是衣食父母的重要性。
高產種子不準販賣到他國是鐵律,觸碰過這條紅線的人都死得很慘。
好東西大家都眼饞,總不能讓你趙國噌噌發展走在前頭。
奸細們都探聽不到趙國真實內政,所有人都坐不住,整頓兩個月後發兵。
朝堂上現在站著的大部分都是新鮮血液,他們不畏戰,眼中都隱隱帶著興奮。
武將更是全都躍躍欲試,龜縮派恨不得就這樣安安穩穩的不要出意外。
想到四國聯軍就控製不住腿想跑,不少人裝作掏心掏肺的樣子提及幾十年內場慘敗。
秦玄錚的臉色很不好看,讓人將想把糧種送出去的那幾人全都剝了官服堵嘴拖回他們家去。
現場就將主事的將領點出來,國庫豐盈,去年他就在招兵,糧草輜重這些更是不用擔心。
再怎麼訓都得見了血才看得出鋒利,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禦駕親征的事他不準備做。
領兵大將主動出擊,傳入王都的全都是捷報,王都上下無不歡慶喜悅。
衛俞安自然也跟著樂,他這三年就和普通人過的差不多。
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早點將月皎皎娶過門,期待能過上小時候奴仆環繞珍羞美味的日子。
國家做的那幾個生意,月皎皎可都有分成,衛俞安簡直不敢想自己將來的妻子能有多富。
而且她容貌出眾如月中仙,王都不知有多少公子將她奉若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