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磊的存款一直都交給月皎皎打理,月皎皎也做起最常見的南北倒賣生意。
周家兩兄弟都從政,政府有關係好辦事,後麵轉戰房地產,實實在在的當了一把國家首富。
人到四十又想起肖如敏的發家史,開始當天使投資人,拉拔了不少新興企業。
不過知道肖如敏最後的歸宿,她投資的那些企業創始人都不是肖如敏說過的。
因為肖如敏的原因,月皎皎有一段時間都在國家的監控內。
發生在月皎皎身上的事情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說得通的,這才沒招上頭懷疑。
對生意感興趣是因為周明磊的兄弟做南北倒賣,夫妻倆商議後先投資後麵自己感興趣才放手去做。
做每件事都有契機,遇到那些人都是相談過後覺得有利可圖,從沒有無緣無故的幫扶。
當然做人就不能一帆風順,也要有看走眼,栽跟頭的時候。
但有這些紕漏,顯得月皎皎才是個正常的人。
改革開放後,黎陽他們廠的效益不算好,隨時麵臨著被裁員的風險。
高考恢複後二姐黎靜倒是考了個好大學,黎陽早就把學的知識都還給老師了。
備考沒過分數線就放棄,跟著月皎皎跑生意。
人到30還不結婚,這可把黎母給愁壞了,時常跟月皎皎念叨。
肖禮舟到下放地後很不適應,虛弱的身體拖了他的後腿常常生病。
肖景鴻為數不多的那點良心全都放在他身上,護著他照顧他,從未想過拋棄。
因為有人監管,就算是小孩也是有活要乾的。(小說情節需要,請勿上升我國當時國情。)
肖景鴻負擔自己的那份任務本就有點勉強,再加上肖禮舟那份就更加勞累。
每次都是走的最晚的,休息不好,吃不飽,因當地物資不豐,有錢也買不到需要的東西。
本來年紀就不小,早年還受過大傷,生病也常常得不到好的救治,熬了三年,繁重的勞務直接將他壓垮。
肖禮舟在父親去世後變得更加孤僻,被送進孤兒院後沒人護著他挨了不少的罪。
他直接離開孤兒院,回到他父親買的那個小院子裡自己生活,藏起來的錢不至於讓他去偷去搶。
從小經曆太多,可以說從天堂跌到地獄,導致他不喜與人來往交流。
雖然說有點聰明但是無人引導教導,迷茫得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
等錢花完後,他找了份後廚洗碗的工作養活自己,很符合他的心意,老板也是看他可憐才錄用他。
洗了幾年的碗,要退休的老師傅覺得他人踏實教他炒菜,於是他又成功當上了這家飯店的廚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