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名言:八十萬對六十萬,優勢在我。
還有一句名言:六十萬對八十萬,這就是一鍋夾生飯。
前一句信心滿滿,滿的有點自負,後一句信心滿滿,滿的有點悲壯。
偉大的教員看待問題,是能夠從宏觀、大局層麵出發的,當雙方戰爭投入的兵力以“幾十萬計”的時候,兵力優勢在某種意義上,就可以忽略不計了,雙方拚的是戰術、是謀略、是意誌,即便出現不利的情況,所能夠影響的就隻是局部戰場,最終仍然會走向勝利。
可現在,李煜沒有任何一點“兵力”優勢,他手裡能用的兵,隻有八千人,而且,這其中,五千人的指揮權也不在自己手裡,在信王李景達的手裡。
神威軍的七千人呢?不能用,因為這些人不是水軍。
這次是渡江作戰,和州名義上隻有三千人駐守,可身後是整個淮南軍體係,也就意味著有源源不斷的兵源。一旦開戰,周邊的舒州、廬州、正陽、清流關及遠一點的壽州,都可以快速補兵,久攻不下的話,李煜麵對的就是至少十五萬大軍的反衝鋒。
所以,李煜的戰略計劃中,並不包括攻占和州這一個選項。
李元清對李煜的要求,十分不解,所謂“過江”,難道不是打仗嗎?為何隻用一千人?
“太子殿下,神威軍雖長途跋涉,但抗周情緒高漲,眼下正是一鼓作氣殺過江去的好時機。”
李元清好心提醒,李煜笑道:“李指揮,此番你部不需要參加直接作戰,並非我不信任神威軍,而是此次水戰,你們真上去了,也撈不到便宜。”
“那,太子要我如何?”
“你先挑選一千人能夠說江北方言的軍士,其餘的準備火把、戰鼓,入夜之後將隊伍拉到江邊,與撫州軍會合,此番他們才是攻堅主力。”
“末將遵命。”
挑一千人,不算是難事,難的是會說江北方言的,李元清讓參軍去找花名冊,按照籍貫挑人。
此時,采石磯附近,信王李景達的五千撫州軍已經抵達,隨行的有劉政谘、劉承勳、何敬洙,站在高處遠眺,長江風景一覽無餘。
李景達感歎道:“此地果然凶險,若我是後周大將,也必然選擇此地登陸。”
劉政谘說道:“信王殿下,天險為敵我共有,和州一戰,撫州軍可是主力。”
李景達倒無異議,說道:“這個自然,不知,都有誰與我部策應。”
何敬洙坦然道:“信王殿下,無人策應,總共就撫州部五千人。”
這下李景達不乾了,反問道:“兩位莫非是消遣我的?區區五千兵力,渡江作戰,對戰數萬敵軍?”
劉政谘說道:“非也”,拿出地圖,指著一點說道:“信王請看,此處為裕溪口,位於和州以西,此番江麵夜戰,隻為佯攻,太子真正的意圖是從此處送人過江,深入周超腹地。”
“即便佯攻,恐怕也難以實現,對方就算看不見兵力虛實,也能從攻擊烈度上了解一二,一旦悉數出動,我部豈不是會被圍困江麵?”
劉政谘笑道:“這一點,信王儘管放心,你部隻需要打好攻堅之戰,聞金則退,剩下的事情交給我即可。”
李景達笑道:“散觀,你小子又搞什麼名堂,這可不是在紅楓山堰口!”
劉政谘聞聽,有些尷尬,又有點失落,紅楓山堰口一戰,既是他的光榮,也是他的恥辱!
何敬洙趕緊打圓場,說道:“兩位,此番作戰規模雖小,卻是我南唐首次主動對周朝發起進攻,切不可各自為政,要精誠團結才是。”
“文泰說的沒錯。”李景達也有些黯然,遙望江北,喃喃自語:“過江,過江……”
江北千裡,大好河山,原本就是大唐土地。何止如此,昔日盛唐天下,疆域何等廣闊?
入夜,江北星火點點,江南點點星火,對兩岸的百姓來說,這又是平淡的一天。
卻不知,長江南岸的夜色當中,大軍已經悄然集結,鏗鏘有力的腳步聲,遠遠聽上去如同悶雷,盔甲鐵葉的摩擦聲,如同春蠶食桑。
李煜親自指揮,來到江邊,見到了從未謀麵的信王李景達,倒頭便拜:“皇叔!”
李景達嚇一跳,按照輩分,確實如此,可對方畢竟是太子!他可是和文獻太子李弘冀長期打交道,那個家夥,彆說叫自己皇叔了,恨不得弄死自己。
“太子殿下,我……快起。”
“幸得皇叔相助,今夜大事可成。”
“末將儘心竭力!”
劉政谘走過來,問道:“太子殿下,子時已過,是否行動?”
李煜抬頭看了看天,殘月隻剩下一點餘暉,點了點頭,說道:“江寧水師的三千人,你、何卿各自一千,要務必小心。”
“遵命!”
按照李煜的計劃,佯攻和州的戰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攻堅戰,沒有什麼花活,就是李景達的撫州軍,調集戰船,從采石磯出發,悄然向江北殺過去,既然是偷襲,所用的船就不會很大,否則調度的時候,早就被江北探子發現了。江北大營調用了五十艘中型艨艟,每個上麵可以安排一百名軍士,直接從水寨出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