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培養一個人的自信,當然不能隻是讓她學會花錢。
最重要的還是將她帶在身邊,熟悉一下整個企業的運轉。
陳平生唐靖給肖樂安排了一個集團秘書組實習生的身份。
待在這個裡麵工資先不說,最重要的是能了解一個大集團的核心運作方式。
也能從這個裡麵觀察出各種各樣複雜的人際關係。
好比騰影集團的政商關係,這在基層或者說是一般的管理層裡麵根本就是看不到的。
但秘書組卻能發現,騰影集團的大投資往往都是符合國家戰略層麵上的。
比如一直大力投資的新能源,ai智能,固態電池等。
這都是上麵提倡,甚至希望領頭羊企業去發展的未來產業。
往這個上麵投錢,雖然風險無限高,但相應獲取的正治資源也不是那些一般的互聯網企業,甚至是傳統企業能比的。
可以說,騰影集團表麵最為風光的是那些遍布國內各大城市的傳統門店。
但凡走在市縣裡麵,稍微熱鬨一點的街道。
肯定都會有騰影集團的傳統門店,而且還不止一家兩家。
這些都隻是外人對騰影集團最直觀的感受罷了。
包含控製半個娛樂圈的騰影娛樂,以及擁有幾十萬網紅的騰憂傳媒。
都隻是它外在表象的企業而已。
騰影集團真正強大的,是依托這麼多年對新能源全產業鏈的投資,以及ai板塊的重金砸盤獲取到的正治資源。
騰影集團在金山就是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隻有進了秘書組,才知道騰影集團真正的核心到底在哪裡。
傳統板塊除了短視頻外,基本都是集團不怎麼賺錢的業務而已。
集團的海外投資基金,騰影資本控製了超四百億美金的現金資產。
騰超商管擁有超1200億的核心商業地產。
騰飛資本旗下全資控股擁有的騰飛新能源,騰超時代,騰飛ai。
至少都有不低於三千億的淨資產。
這些東西,才是真正騰影集團隱藏下來的核心資產。
也是一直沒對外公布的。
秘書組的工作很複雜,其主要負責的就是幫助陳平生個人整理各種各樣的信息。
以及應對一些集團的日常事務,人際接待等。
肖樂在這邊從剛開始的懵懵懂懂,再到慢慢的適應,後麵又能態度自然的接待各種各樣的大人物。
完成這個過程足足花了八個月時間。
她姐姐肖雅也是跟著她一樣,但凡有假都在這邊實習。
不得不說這樣的機會,不是一般人能夠擁有的。
……
日子悠悠,春去秋來,轉眼就是八個月過去。
2020年受病情的影響,哪裡都不是太好過,又是一年暑假。
陳安安初二結束了,二屁丫馬上就要讀小學四年級,連家裡最小的陳路也要讀小學一年級了。
時間對他們這些大人來說,無非就是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然後賺錢賺錢再賺錢。
2021年…六月。
距離病發已經過去一年半的時間,徹底結束的日子還遠遠推測不到。
騰影集團在2020年當中,同樣也是艱難度過。
沸羊羊全年淨虧損達到62億。
啵啵奶茶市值降到了一百二十億,全年淨利潤不到三千萬。
鹿角咖啡還好,利潤還是沒受太多影響。
零食快跑,騰輝百貨,水雲間等同比2019年都是降低30的淨營收。
傳統餐飲行業,一片一片的倒。
小企業的生存環境,舉步維艱。
各大企業能正常發工資,都算還不錯了。
大部分不是裁員就是倒閉。
消費一降再降,市場肉眼可見的一年比一年難過。
當然,也不是所有行業都這樣。
新能源汽車就發展飛快,從最早的市占率3不到,一直漲到了現在的30左右。
這意味著每賣10台車出去,就有三台車是新能源。
小米的雷布斯賭上一生的成就,最後一次創業選擇造車。
華為不造車,但卻幫助車企來造車,當起了行業智能供應商。
這個行業越來越風起雲湧。
而陳平生這邊卻依然穩坐釣魚台。
唐靖過來彙報說,北美投資兩百億新建的超級工廠,再有不到一年就能正式竣工。
金山投資280億的國家級人工智能產業園,預計再有兩個月就能徹底完工。
這都是他在2020年做的重大投資,也是集團核心產業鏈的一環。
相比科技領域的投資,傳統板塊的那點虧損根本不叫事。
唐靖帶著肖樂一塊過來彙報道:“大老板,人工智能產業園完工之後,會在國內招收1到3萬的專業性人才,這是財務部那邊出的一份未來數據報表。”
陳平生接過來大致看了一下,建這個產業園大概發了150億。
其中土地還是免費的,剩下的100多億全部都是產業園未來的運營成本。
從財務報表上來看,每年至少都要投入100億到150億之間。
科技行業就是這樣,前期瘋狂砸錢,很多技術成熟之後才能高價獲利。
很明顯,騰影集團雖然在ai板塊投入超五年時間,還是遠遠達不到國際先進的那一步。
前前後後八百億砸下去,勉強還是全球二線水平。
距離穀歌,英偉達那種超一線ai科技水平還差了很遠。
這其實很正常,要不然彆人為什麼能有上萬億美金的市值。
早在去年十一月,他就把騰飛新能源今年發展所需的四百多億湊齊到位了。
隻是等到現在,又需要為2022年湊錢而已。
不止騰飛新能源要錢,ai產業園那邊同樣也需要。
他現在是單獨將ai智能當核心項目去發展了。
從騰飛新能源那邊獨立出來,電池也是一樣獨立。
分成了造車,電池,ai三大板塊,將來都是要獨立上市的。
大半年過去,他自己依然還是不缺錢的,打開電腦看一下。
去年重倉投資近五百億的穀歌,股價漲到了12萬億美金。
從七千億美金上漲至12萬億。
他手裡擁有的1股份,淨賺50億美金左右,換算成人民幣就是340億。
也算是典型的投資有道了。
至於一直還持有的英偉達35,股價又漲到了八千億美金。
唯一可惜的就是特斯拉套現太早了,他是卡在5000多億美金套現的,而今年竟然漲到了八千億美金。
要是今年套現他能多賺300億美金。
股市就是這樣,起起伏伏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