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羊羊虧損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員工的高工資,還有一個主要就是市場因素。
在最早期的時候,外賣a的出現確實為餐飲行業解決了一定的客流問題。
但時間長了,尤其是外賣a經過前期的資本擴張,整合,最後形成壟斷之後。
餐飲行業的春天基本也就沒有了。
不管多大的店,都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隔壁大店竟然可以用七八十就點到兩葷一素的三人套餐。
整個行業陷入瘋狂的內卷當中。
沸羊羊早期也是依靠高性價比起家,現在嘛,房租越來越高工資又沒有往下降,再加上眾所周知的三年病情。
四年時間,陳平生個人為這家企業拿出超二十億的虧損額度。
可以說是仁至義儘,他個人的股份也從5%漲到了30%。
而沸羊羊的市值僅剩六十億左右,跟剛上市的時候是一個價。
整個餐飲行業,除了靠服務特殊而形成高客價的海底撈。
其它大企業幾乎都麵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虧損嚴重。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為沸羊羊尋找新買家,知道騰影集團要出售沸羊羊的消息後,高虎第一時間找了過來還帶著常福一塊。
他言辭懇切,隻希望再給他一次機會,由他來重新接手沸羊羊。
至於賣給他,哪怕高虎再怎麼想要,他也沒那個實力,畢竟沸羊羊的市值擺在那裡,怎麼滴都還有超千家直營門店。
再低也就這個樣子了。
常福道:“老陳,沸羊羊也是高虎跟你一塊辛辛苦苦做起來的,這都多少年了,他要是想重新接回去,你大可給他一次機會。”
“咱們親兄弟先明算賬啊。”
陳平生道:“沸羊羊這幾年的淨虧損你是清清楚楚,雖然我現在分心乏力,無法兼顧那邊,但高虎要是想接,他至少也得準備四五億流動資金才行,要不然他拿什麼彌補這個虧損額度?”
很現實的一個問題,企業虧損的時候你老板要是拿不出錢,那絕對會出大亂子。
員工隻要超過三個月拿不到工資,肯定就會鬨事。
沸羊羊一直以來之所以平安無事,主要還是因為他有足夠的資金填補這個漏洞。
而這個錢高虎是沒有的,那他拿什麼能接沸羊羊?
不可能再讓他每年補貼四五億進去,這對哪個老板來說都是不現實的。
常福想了想,這確實也是高虎最難的一部分,很明顯陳平生現在是不想再為沸羊羊掏錢補貼了。
他的方法很簡單,將沸羊羊打包賣給其它餐飲巨頭。
而高虎現在想的就是獨立承包,自負盈虧,反正現在都這樣了,他想承包問題也不大。
關鍵他付不起那個虧損額度啊。
沒個七八億現金掏出來,再好的關係也不可能。
常福自己也是有心無力,他確實有錢,但卻不可能拿那麼多錢出來為高虎擔保。
他老婆楊倩就肯定不會同意。
對高虎來說,各種各樣的遺憾撲麵而來,他人生最高光的時刻,肯定不是現在當網紅主播。
而是沸羊羊上市的那一刻,他成了整個餐飲行業,最亮的那顆星。
這不止是財務自由,更是一種男人無法忘卻的情懷。
很遺憾,他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沒錢就是沒錢,哪怕再怎麼想重新接手沸羊羊都不可能。
陳平生還是一如既往的對外尋找買家,也可以叫尋找合作者。
買家可以全部打包,進行全資收購,同樣也可以掏錢進行大額股份收購。
想要全資收購這麼一家上市企業,不是那麼容易的,自身實力那得非常強才行。
他這邊還沒為沸羊羊找到合適的買家,老王的電話又打過來了。
萬達商管第三次衝擊上市失敗,當初拿到的那筆對賭資金,老王因為上市失敗必須要進行等額付息回購。
這是在融資協議當中早就簽訂好的。
如果上市成功那所有人都是皆大歡喜,而一旦上市失敗,老王就要為所有資本買單。
很現實的一件事,無疑這次老王失敗了。
曾經風光無限的國內首富,同樣開始憔悴了,他兒子都開始定居小日子。
江湖或許還會有他傳說,但他肯定不是最風光的那一個了。
一代著名企業家也要正式退出曆史舞台了。
而萬達這個全世界最有名的城市綜合體,注定也要尋找屬於它的新買家。
現在敢直接報價1200億,還能隨時拿出這個資金的,整個國內都不多。
萬達商管在國內還有500家左右,最高估值曾經跑到了五千億。
而現在隻剩下1200億了,還是他出價的1200億。
陳平生帶著集團的財務團隊以及法務部,秘書組等遠赴萬達商管的總部所在地,進行收購談判。
這回老王讓出來的股權大致為60%,這意味著他讓出了自己的絕對控股權。
整個騰影集團帶過來的財務團隊,法務團隊包括秘書組,都要為此而忙忙碌碌。
清算萬達商管核心資產,以及債務重組,包括各種各樣的稅收。
可以說這是一項非常龐大的工作。
當然,這些細節方麵的工作自然有集團的那些員工去負責。
陳平生自己也是唏噓不已,他還在擺地攤的時候,麵前這位就已經風光無限了。
萬達廣場更是開滿全國,他兒子也在網上被稱為國民級女婿。
轉眼十年時間,這諾大的商業地產就要落在他頭上了。
他更是能憑此,一舉將自己的騰飛新能源線下自營店開滿全國。
更能快速的搭建最為完善的百貨體係,再加品牌優勢。
可以這麼說,收購萬達廣場對騰影娛樂的明星來說,都是意義重大。
更不要說他線下還有那麼多影院了。
總之,在不缺錢的情況下,這是一筆極其劃算的投資。
他也因此拿出手裡15%的英偉達股份直接套現。
換取一筆百億美金,用來收購萬達60%的控股股份。
這對他來說算是一筆遲到三年的收購案,不管他願不願意,消息一出還是在整個財經圈引起軒然大波。
要知道現在已經不是什麼地產時代了,但凡還是地產時代的時候,這筆收購案都不會那麼誇張。
因為不少地產老板,動不動就喜歡拿著銀行貸款這裡搞大投資,那裡建新城。
現如今的市場行情是大家都在緊縮銀根,根本不敢將企業的大額現金往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