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沈武沒想到,他有一天會和劉進騎馬並行。
“殿下這騎術,需多加練習。”
他是一個文臣,但精通騎術,善於擊劍。
漢代的儒生,大體上分為兩類。
一種是實乾型的,能文能武,上馬可以廝殺,下馬能治理天下。
他們秉承儒家的理念,以修家治國平天下為理念。
而另一種,則是清談類型。
這種儒生善於算計,精於迎奉。
他們意圖團結為一個整體,驅逐其他學術,形成一個階層,來維護自身的利益。
這種儒生……
很多!
沈武,屬於第一種。
劉進笑道:“以前我身子不好,所以疏於鍛煉,以後會注意。”
等我解開霍嬗之死的謎題,把霍去病騎射拿到手,嚇死你!
他倒沒生氣。
騎術射術,是這個時代非常重要的技能。
如同後世的駕駛技術,必不可少。
當然,指中上層人氏。
普通人,就算是有心想學,也沒有那種機會。
“殿下身體,到底是怎麼回事?我曾聽太子言,殿下九歲時一場大病,後雖痊愈,但一直不甚強壯。太子還請過許多名醫診斷,也一直沒有能夠查到緣由。”
“我也不清楚。”
劉進眸光一閃。
“聽說殿下招攬了趙破奴父子?”
“沈尹也知曉此事?”
“這種事,其實算不得秘密。當初趙氏父子歸漢,陛下卻沒有任何回應,實則是想要給太子機會。隻可惜,太子顧慮太多,所以才讓殿下最終得了這個便宜。”
“哦?”
劉進扭頭,看了一眼在隊伍最後麵的趙安國。
“家父顧慮什麼?”
“那可多了!”
“還請沈尹教我。”
沈武忍不住笑了起來。
他擺了擺手,輕聲道:“其實也沒什麼教不教的,隻是趙破奴此人,身份敏感。”
“何出此言。”
沈武,沉默了。
他向左右看了一眼。
劉進立刻擺手,示意扈從離遠一些。
兩人並駕齊驅,走在最前麵。
沈武輕聲道:“其實原因很簡單,趙破奴乃衛霍一脈。誰接納他,就會遭遇各方打壓。”
“為什麼?”
“因為,很多人不願意看到衛霍一脈再次崛起。”
劉進疑惑不解,問道:“為什麼?”
沈尹道:“殿下可知,當初衛霍一脈在朝堂上是何等權勢熏天?當時陛下欲討伐匈奴,朝堂上很多人不同意。正是衛霍二人接連取勝,令陛下徹底掌控了朝堂。可問題是,衛候當年騎奴出身,霍驃騎也不過私生子,很多人都無法接受。”
“很多人?誰!”
“那太多了,朝堂上的公卿,天家的宗室……自高祖皇帝斬蛇以來,朝堂上的公卿勳貴早已成為一體。太宗皇帝登記之後,同樣也受到了各方鉗製。在很多人看來,太宗皇帝能夠登基,全靠了他們出力。這也使得太宗皇帝推行政令極為困難。”
“還有這種事?”
沈武笑了笑,道:“你道太宗皇帝為何要休養生息?也是無奈之舉。國力疲憊是一方麵,朝中能打的將領勳貴,也大都厭戰。同時,太宗皇帝登基前隻是代國小君,身邊更沒有任何可用之人。他隻能休養生息,慢慢聚集人才,才掌控朝堂。”
說到這裡,沈武又朝四下看了看。
“天家與勳貴之爭,延續三朝。其間世宗皇帝還出了七國之亂……在此之後,勳貴和宗室開始交集,慢慢也成為一體。至陛下登基,這個團體本想掌控朝堂,那料想經太宗皇帝與世宗皇帝兩代努力,為陛下打造出了一個足以對抗他們的團體。”
“文官?”
“算是吧。”沈武道:“此後,陛下雖借這個團體,不斷削弱勳貴和宗室的團體,但依舊難以對抗。於是,陛下起用了衛候,是想要用以幫助文官這個團體對抗。衛候呢,做的非常出色。不但對外接連取勝,對內也壯大了陛下的權勢。”
說到這裡,沈武沉默了。
劉進也不催促,隻靜靜看著他。
好半天,沈武才道:“隻是衛候做的太出色了,出色到威脅了兩撥人的利益。”
“他,是騎奴出身,得天寵幸,尚平陽公主。而皇後更從陳皇後手中搶走了陛下的寵幸。殿下,你要明白,當初陛下登基,陳皇後一脈可是出了很大的力氣……結果卻都歸了衛家。也幸虧之後,有景桓侯橫空出世,穩住了衛候的權勢和地位。衛霍兩家合流掌控朝堂,內有皇後把持宮闈,換成誰都會感到恐懼和嫉妒。”
“所以……”
“其實這種對抗,自景桓侯故去就變得激烈了。”
沈武輕聲道:“元鼎五年的酎金案,殿下可聽說過?”
元鼎五年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