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新來的小仙師親自給山神娘娘敬香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傳遍整個魚梁莊。
諸多鄉民心頭大定,對鐘立霄好感大增。
多日籠罩的憂氛、陰霾,在這一刻也大幅消弭。
而這就是信仰的魅力!
像是魏剛魏都頭、老周頭,還有其他負責管理魚梁莊靈田的鐘家管事,都連忙聞風出莊迎接。
鐘立霄和鐘立善此次前來魚梁莊,核心工作就是照看好靈田。
所以,一進入魚梁莊,鐘立霄就率先沿著田間的小路巡查起來。
入眼所見,稻田裡綠油油一片,稻穗顆粒飽滿,將禾苗都壓彎了腰,其中一些稻穀的穀殼兒甚至已經開始微微泛黃。
很顯然,距離稻穀徹底成熟的時間不遠了,鐘立霄也算是明白,為何族裡這麼急匆匆安排他們兄弟過來交接。
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縱橫萬畝連。
這稻菽翻起千重浪的豐收景象,也的確是非常喜人。
不出意外,這裡就是接下來幾年他安身立命之所了,唯一可惜的就是靈氣稀薄了一些。
就在此時,鐘勝的聲音卻是響起。
“少爺,魏都頭、周莊頭,還有其他幾個管事求見。”
鐘立霄看向來人方向,點頭道,“讓他們過來吧。”
不多時,幾位前來拜見的代表,就踩著小碎步跑了過來,恭敬請安道,“不知仙師(十一爺)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喊“仙師”的是擁有獨立身份的莊戶,喊“十一爺”的則主要是賣身到鐘氏的管事。
鐘立霄審視諸多來人,不經意用「伯樂心眼」看了看,隨即大感錯愕,甚至有些瞠目咋舌。
一切隻因前來拜見的幾人中,竟有兩人都蘊含著神通之種。
要知道他的書童鐘勝是個修仙者,體內所孕生的神通之種都被穢塵掩埋,其他武力高強的家勇也完全沒有資質,他才剛進村就發現了倆簡直離譜!
看來這魚梁莊還真是他的福緣之地!
第一位是一個老爺子,看穿衣打扮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老莊稼漢,和萬千莊稼把式無甚區彆。
第二位則是有著明顯行伍特質的漢子,看似頗為溫和,但鐘立霄還是感受到,眼前這個漢子以前應該是個相當不俗的武者。
就是氣血有些衰敗,應該是受了些暗傷。
這位該不會是某位隱藏的武林高手吧?
有意思!
鐘立霄笑道,“無需多禮,諸位勤勤懇懇幫我鐘氏照看靈田都辛苦了,本少初來乍到,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不敢、不敢,都是我等分內之事,當不得仙師(十一爺)您誇獎。”
幾人謙辭連連,內心頗為受用。
又一番寒暄後,鐘立霄就搞清了幾人身份。
莊稼漢名字叫周青山,是魚梁莊的莊頭,大家都稱呼他為老周頭。
最擅長的就是種田,魚梁莊的靈田種植,基本上都是他在把關。
鐘立霄了然。
這在前世大概率就是農業專家了,或許沒有文化,但內秀,在自己專業領域很有水平。
至於那個有行伍之氣的漢子,不出所料則是護衛魚梁莊的鐘氏部曲首領,姓魏名剛,人稱魏都頭。
其他代表則主要是負責管理魚梁莊各項產出的管事。
有負責水產養殖的,有負責蓄養牲畜、毛皮鞣製的,還有負責糧食收割管理移庫的。
鐘立霄好奇問道,“剛剛我在稻田周圍看了一圈兒,稻穀顆粒飽滿,今年大概是個大豐年,就是不知道能有多少出產?”
考教麼?
負責糧食收割管理移庫的管事頓時自信滿滿道,“好教十一爺知曉,目前莊子共有耕田350畝。最上等的靈田10畝,所種植的靈穀兩年一熟,畝產三石上下。”
“中等靈田40畝,所種植靈穀也是一年一熟,畝產略低,僅有兩石半左右。”
“下等靈田100畝,所種植的靈穀一年兩熟,產量尚可,畝產也有兩石,但品質遠不如一年一熟的靈穀。”
“其他基本上都是普通的田地,所種植的糧食也隻是普通的凡糧,大多自產自銷”
諸多管事你一言我一語,外加上老周頭在一旁補充細節,鐘立霄總算是搞清楚了魚梁莊的產出和收益的情況。
穿越這麼久,對於這個世界的度量衡他還是知道一些的。
一石大概相當於前世100斤左右,最上等的靈田畝產也不過300斤。
再聯想到前世雜交水稻1000~1500斤的畝產袁老千古,國士無雙!
不客氣的說,對於鐘氏而言,40畝中等靈田,100畝下等靈田,加起來的產出都不如那10畝上等靈田。
因為。
10畝上等靈田出產的糧食兩年一熟,在品質上已經非常接近白雲觀定義的“一階靈米”。
主要作用就是用來繳納給白雲觀的供奉,在市麵上賣的非常貴,一顆下品靈石隻能買10斤。
要知道這可是靈石,而不是凡間的金銀,對於修仙者而言都是種奢侈品。
而中等靈田和下等靈田所產出的普通靈穀,在白雲觀這等上宗修士眼裡,那都隻能算作是凡米、粗糧。
主要供給雜役,或用來釀酒,或釀製成五穀精粹、靈液玉露。
在價錢上大跳水,一塊靈石甚至能買上一石。
而這些在桃源鐘氏這邊,卻是十足的好東西。
甚至還再次對這些上宗眼裡的“粗糧”進行了細分,中等靈田產出的這種一年一熟的靈糧,就被視為上好的“粳米”。
至於下田產出的一年兩熟的靈糧,則是分類為最普通的靈米。
像是鐘立霄這等偽靈根子弟,最普通的靈米也隻能做到限量供給,每個月隻有十斤左右的限額。
更多的時候,還是吃真正意義上不蘊含靈氣的凡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