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搖搖頭,輕聲道:“為什麼他們會來進貢呢?這不對!”
朱雄英的臉色不太好看,心跳也在加速。
如果他沒記錯,師尊和他說過這個國家的故事。
帖木兒汗國和大明帝國是命運的夙敵,也是十五世紀這片星球上,最相似的兩個國家。
說是老爺子建立大明兩年後,帖木兒汗國由成吉思汗七世孫—一瘸子帖木兒建國。
這不是神奇之處。
神奇之處在後麵,帖木兒死後,他傳位給他的長孫皮兒?
馬黑麻,而他孫子的四叔,也是帖木兒的第四子沙哈魯最終造反篡奪了王位。
縱觀帖木兒汗國的政權發展,幾乎是和明朝一個模子走下去的。
同樣是長孫繼位,同樣是四兒子篡位。
更為同樣的,是這兩國相差兩年建國的強大帝國,他們的實力都那麼接近!
究竟誰更強,說實話,朱懷心裡都不敢確定。
彼時,亞歐大陸有四大超級帝國,分彆為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帝國、帖木兒帝國和大明帝國。
此時拜占庭日薄西山,位於西方的奧斯曼帝國正步入鼎盛時期,也就在兩年前,奧斯曼帝國大敗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匈牙利聯軍。這一勝利震動了歐洲各國的統治者。
然而奧斯曼帝國還沒有停止向歐洲擴展的腳步,不久之後,就會擊敗匈牙利、法國和德國聯軍,一舉控製小亞細亞地區。
然而就這麼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在瘸子帖木兒麵前,就是個渣!
帖木兒帝國在十年後,以雷霆之勢,迅速將歐洲霸主奧斯曼帝國秒了,短短幾日,動用萬騎兵,生擒奧斯曼帝國的‘蘇丹’。
這一戰,帖木兒徹底征服了所有西方國家!也被西方國家供為西方戰神、不敗神話!
更有甚者認為,帖木兒比當年的成吉思汗還要凶猛!
掐時間算,今年帖木兒即將征服波斯。
而也就在這個時候,帖木兒的戰略眼光分彆放在了西方的奧斯曼和東方的大明。
好在,他最終的戰略決策是先向西征服奧斯曼帝國,再東向征服大明!
這次帖木兒派使臣來大明,絕對不簡單是來給朱元璋納貢稱臣的!
這分明是來試探明帝國強弱的。
曆史上,帖木兒在東征大明的時候,突然駕崩,要是不然,這一場世紀大戰打響了,究竟是帖木兒帝國大勝,還是明帝國會勝利。
不好說!
最起碼,目前朱雄英心裡沒有把握!
雖然史料上說帖木兒東征病逝,最終這場世紀大戰才沒打起來。
如果十年後,帖木兒真率兵東征明帝國,大明能打破帖木兒的不敗神話麼?
“大孫,你想啥呢?”
朱元璋招招手,在朱雄英眼前晃悠了一番。
朱雄英努力的平複心緒,問老爺子道:“爺爺,這次帖木兒夷國來朝,你怎麼看?”
朱元璋狐疑的道:“怎麼看?這有啥好看的?這群蒙古貴族已經被咱大明打服了,來稱臣表示尊敬,還能咋了?”
因為信息的不通,包括朱元璋在內的明廷,都以為帖木兒帝國是當年的北元餘孽。
朱雄英搖搖頭:“他們不是當年的中土大元人。”
“啥?”
朱元璋有些好奇。
朱雄英道:“元史上記載過,成吉思汗在征服西方的時候,曾經將一群蒙古貴族留在西方大陸。”
“帖木兒汗國和統治中原的大元,不是一回事!”
“他們是當年成吉思汗,留在歐洲大陸統治的蒙古貴族!”
嗯?
朱元璋眯著眼,“你啥時候看過元史?”
不過老爺子似乎也沒關注這件小事。
如果朱雄英說的是真的,如果所謂的帖木兒汗國,不是逃竄的北元貴族……
朱元璋咂摸咂摸嘴,看著朱雄英道:“大孫,那你看他們來咱大明還能乾啥?”
朱雄英笑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反正不會是什麼好事。”
這……
也沒辦法讓老爺子知道,這一野心勃勃的帝國,其實是存了吞掉大明的誌向!
現在的歐洲亂成了粥,奧斯曼帝國在瘋狂擴張,帖木兒帝國也在瘋狂擴張。
頂多十年,歐洲霸主就會是帖木兒的囊中之物,那時候放眼亞歐大陸,帖木兒除了大明帝國,將再也沒有對手。
他們一定會對大明宣戰!
一定!
如果曆史真改變,如果帖木兒真沒死,這場亞歐大陸兩個超級帝國的碰撞,說是火星撞地球都不為過!
朱雄英看著朱元璋,憂心忡忡的道:“爺爺,雖然我們對北疆外的北元餘孽屢屢大勝,但不能被勝利蒙蔽了雙眼,萬裡之外發生什麼事,我們就是瞎子。”
“那麼,如果有一天,他們突然東征大明呢?”
朱元璋愣住了,他看著朱雄英,道:“你在說說,咱不信有人蠢到會突然襲擊,每一次軍事計劃,都會經過嚴絲合縫計劃周詳的布局!”
“更何況這是國與國的戰爭?”
“你說說看,如果他想征討大明,當何如?”
朱雄英沉默片刻,道:“上策是外交、間諜、利誘;如果不順,中策則是先奪取明廷北疆的瓦剌、韃靼,等候援軍;再不順,則是下策,控製河西走廊,奪取關中地區,等待援軍。”
朱元璋眯著眼:“意思是,這次外交,很可能是帖木兒入侵大明的上策,也是第一策咯?”
朱雄英點頭:“都是我瞎想的,不過始終不是咱漢人,該防還是要防。”
朱元璋嗯了一聲,不知在想些什麼。
院落內春雨劈裡啪啦的,越來越大。
朱元璋眼神晦暗不明,不知想些什麼。
不過,他沒繼續在這個話題牽扯下去。
對方無論多強,咱大明也不懼於任何人。
他倒是有些好奇的道:“你小子懂得挺多,這些元史史料哪裡看來的?”
朱雄英呆怔了一下,隨後就隨意笑著解釋道:“之前解大紳不是在翰林院待過一段時間麼?”
“沒事的時候,也會送兩本書給我看看。”
“一來二去的,我就看到了這些。”
反正現在解縉遠在千裡之外,等真回來的時候,爺爺也不會有閒工夫在計較這些事。
於是,朱雄英就拿解縉搪塞了。
朱元璋點點頭,恍然道:“原來如此。”
說著,他又滿意的看了一眼朱雄英:“你小子,平日沒少做功課,也彆太累了,適當注意休息,知道嗎?”
朱雄英點頭:“知道了。”
似乎想起了什麼,朱雄英對朱元璋道:“對了爺爺,今天一早,我去送寧王遠去大寧都司了。”
“他和我說了很多的話。”
朱元璋愣了愣,心中陡然一緊:“和你說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