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不可違呀。”
“咳咳。”
老爺子眼中有些黯然失色,虎目裡閃爍著淚花。
“臭小子,爺爺還沒看到你成家立業,爺爺還沒抱到大孫子,還有標兒,你還沒從外頭回來,咱還沒見你一麵。”
“爺爺……幫不了你們了呀!”
“臭小子,標兒,咱要將江山交給你們啦。”
老爺子眼眶通紅,“爺爺去找你,爺爺今晚告訴你一切,爺爺要將你定為大明儲君!爺爺真要把江山給你啦!”
“爺爺好想,好想在看看你,好想在和你和你父親呆幾年。”
朱元璋從不畏懼死亡,隻是他還沒安排好,大明江山的後續,他還沒安排好!
儘管他已經加快了腳步,加快了布局。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呀!
是命躲不過!
“咳咳咳。”
朱元璋再次傳出咳嗽聲。
他緩緩閉起了眼睛,許久,許久,才對鄭和道:“去,讓他們都退下吧,告訴他們,明天召百官於奉天殿大朝會純!”
鄭和急忙點頭:“奴婢……奴婢遵旨!”
……
淅淅瀝瀝,劈裡啪啦。
深春的紫禁城一片蕭索。
入夜之後,紫禁城安靜的落針可聞。吱呀~
謹身殿的大門緩緩被鄭和打開。
屋外,所有人筆挺的站著,臉上帶著深深的憂愁。
當朱元璋感染瘧疾的事被眾人知曉之後,所有人如喪考妣,麵色委靡至極。
也並不是說瘧疾一定會致人死亡,也有人從瘧疾中扛過來的,這些案例都有。
但誰都知道,能扛過去的,都是一些年輕力壯身體素質極好的。而老爺子這麼大歲數……所有人臉上都帶著一片悲涼。
鄭和看著眾人,輕聲道:“諸位先回去吧,明日於前朝奉天殿,上諭百官覲見。”
以詹徽和藍玉為首的高官麵色一怔,悲喜交加!
悲的是,一帶帝王可能就在這兩天,生命將會走到儘頭。
喜的是,明日奉天殿的大朝會,朱元璋可能會有大動作。
詹徽和藍玉等人手在袖籠內握著。
緩緩的,眾人紛紛跪到在地,嘴裡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鄭和神色悲涼,輕聲道:“諸位請回。”
又看了一眼朱允炆:“皇孫……也請回吧。”
朱允炆愣了許久,突然歇斯底裡的大吼:“我不走!我不走!我要陪著我爺爺!我皇爺爺不會有事,絕對不會有事!滾開!讓我進去孝敬我爺爺!”
鄭和攔住朱允炆:“皇孫殿下,皇爺不讓你進去。”
“狗東西!他是我爺爺,是我親爺爺!他是我的全部,我父親走了!我不能看著我爺爺也這麼走!我要陪我爺爺!”
“讓開!讓開!”
朱允炆嚎啕大哭,不依不饒。
孔訥等大儒見狀,紛紛搖頭歎息:“為人子,止於孝!汝何故阻太孫之純孝?”
齊泰附和道:“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皇孫侍奉祖父,乃大孝,豈可阻之?”
孝,在古代曆朝以來,都是德之首,無孝不配談德。
孔訥等人站在大義說這番話,於情於理都沒法反駁。
正當鄭和踟躇間。
“皇爺爺。”
另一陣不大的聲音自遠處而來,聲音悲嗆,泣不成聲。
是朱允熥。
朱允熥急促邁著腳步小跑而至,渾然未顧旁邊的群臣,徑直撲到謹身殿大門外,噗通跪下。
砰砰砰!
朱允熥跪地磕了三個響頭:“爺!”
“孫兒是老三呐!孫兒想進去看看您!爺!三孫子好久沒見過您了!”藍玉等人有些恍惚。
此時赫然見到朱允熥,聽著朱允熥這悲慘的話,藍玉虎目竟又一次泛紅!
鐵打的漢子,此時也忍不住有些哽咽起來。
這也是自己藍家的血脈呀!
這個尋常不顯山不漏水,甚至還有些懦弱被欺的老三,也是常氏的親兒子!
是朱雄英的親弟弟,朱標的親兒子呀!
一股血濃於水的情感,頓時進入藍玉和常茂等人心頭。
“老三!”
藍玉叫了一聲。
朱允熥回首,看著藍玉,看著常茂,一股子莫名的力量突然注入身體,“舅舅,舅姥爺……我……想爺!”
哎!
無聲歎息。
群臣看著這情真意切的一幕,這才發現,原來東宮不止一個朱允炆,還有一個真正的孝子在!
朱允熥知道自己不可能繼承皇位,但當聽到朱元璋病危的時候,依舊衝過層層關卡跑了過來。
這才是真的純孝之孫!
“癡兒,癡兒呀!”
屋內,一陣輕輕的響聲,在這安靜的謹身殿內外響起,聲音不大,卻格外的清晰。
“進來吧,咳咳,都進來吧。”老爺子輕聲呼喊一句。
鄭和愣了愣,然後趕緊維持秩序,讓所有人有條不紊的進入謹身殿。
朱元璋躺在床上,閉目不語。
朱允熥小跑到朱元璋床頭,猛地跪下:“爺!孫子在,孫子在呐!”
朱允炆也跪在朱元璋床頭,泣不成聲。
朱元璋輕輕咳嗽,拉著朱允熥的手:“老三……”
他沒有太多力氣和朱允熥說太多的話,他要養精蓄銳,要將最後的話,和他的大孫子慢慢交待!
朱元璋側頭,看著不遠處的群臣,道:“藍小二和常家娃,你兩留下,咳咳,留下吧,將所有人驅趕走,明日奉天殿早朝。”
藍玉沉默一下,抱拳道:“臣遵旨!”
說罷,他看著眾人:“都先回吧。”
孔訥和齊泰等翰林立在原地,道:“君有急,臣豈能遠離也?”
藍玉現在也懶得和他們拽文:“九江!趕人!”
李九江,自然是李景隆的字。
李景隆揮手:“進來!將無關人等全部帶走!”
說罷,他手持腰口的長刀:“諸位不要認為皇爺病了,便能不聽君令,如有人敢違抗君命,也休要怪老子刀劍無眼!”
一番威脅,眾人豈敢繼續呆在謹身殿,紛紛搖頭不甘的離去。
呂氏目光複雜的看了朱允炆一眼,然後也悄悄的退出謹身殿。
屋內安靜許多,也空曠了許多,現在隻有藍玉、常茂和朱允炆兄弟兩,以及鄭和站在一旁伺候。
朱元璋聲音有些微弱,道:“太醫在外麵說的,咳咳,咱都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