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來自雲貴的奏疏,雲貴的瘧疾基本轉好,萬民對皇帝表示感謝,祈求知道拯救他們的‘神醫’是誰。
朱元璋似笑非笑的看著朱雄英:“都是百姓感謝你的。”
朱雄英笑著點頭道:“嗯。”
朱元璋輕輕將奏疏放在一旁,看著朱雄英道:“咱上次就和你說了,要麼就將你那金雞啥樹的告訴百姓,以後若有瘧疾,他們自己就能治理,可以省掉許多煩心事,可你就是不肯,還特地叮囑解大紳不可將此樹告知與人,違者殺。”
“咱就想不明白了,這明明是對老百姓天大的好事,為啥呀?為啥不能告訴他們?”
朱雄英知道老人最憂心的就是百姓,他看著朱元璋道:“爺爺,當時我說朝廷開彩票啥的事,你不同意,為啥?”
朱元璋瞪著眼:“人心驅利,咱都控製不住人心,你指望什麼控製萬民之心?”
朱雄英笑笑:“道理一樣的,當時還是您教會了我這個道理。”
“我們控製不住人心,朝廷也沒這個能力。”
“如果百姓們知道金雞納樹能治瘧疾,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占城國也是多發瘧疾的國jia,他們也需要這種樹。”
“那麼交趾的百姓,雲貴的百姓知道這東西能賣錢,最後金雞納樹隻會越來越少,等到將這種樹砍伐快要絕種的時候,再爆發瘧疾該怎麼辦?”
“有些事短期是惠民之舉,可也不能小看萬民驅利的心。”
“那時候朝廷麵對瘧疾束手無策,百姓怨誰?”
“咱朝廷關心百姓,也要考慮深遠呀,一味的對百姓好,過多的溺愛,隻會釀就大禍!”
朱元璋瞪大眼睛看著朱雄英:“咱一輩子還沒人敢這麼教育咱,你小子,教育老頭子來啦?還把咱教訓你的話原封不動的還回來?”
朱雄英道:“錯了就要認,挨打要立正。”
朱元璋咂摸咂摸嘴巴,破口罵道:“小兔崽子!嘴裡都是道理!”
朱雄英笑笑,和老爺子扯了一會嘴皮,繼續開始批奏疏。
批奏疏是枯燥乏味的,治理家國沒有那麼多打打殺殺的大事,多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更多的都是關乎錢財的事。
朱雄英知道朝廷不富裕,雖然驛站賺了錢,但老爺子將大部分收入,都放在修路和軍費開支上,真正結餘下來的沒有多少。
披著披著,朱雄英再次踟躇起來,眉宇緩緩緊蹙。
朱元璋百無聊賴的道:“咋又停啦?懶驢上磨了呀你!合著就開始一會兒新鮮勁呀?這批奏疏就是這麼無聊的,以後你要天天經曆的。”
朱雄英沒在乎老爺子的言外之意,回頭定定的看著朱元璋,冷不丁的道:“有倭寇洗劫了嘉興沿海一戶村莊,死傷三十六名海民。”
老爺子剛才還含著笑,這會兒臉上已經陰雲密布!
時下是三月,海上刮西風,有利於倭寇行船。
大明每年的春三四月是防倭的汛期。
當朱雄英看到這封來自嘉興海鹽知縣的奏文之後,朱懷麵色無比陰沉。
無論處於什麼目的,他都憎恨倭人,厭惡倭人。
他在後世是身在和平年代下,可他不敢忘記先人受過的苦難。
他無法接受倭人,無論是上一世還是這一世,看到這群矮子的臉,聽到他們所謂的武士道精神,朱雄英心中的火苗就在燃燒。
他沒有權力替先輩,替幾十萬國人去原諒那一段殘忍的曆史!
他沒資格!
從師尊聽到這事兒後,那為何不讓他們感受一下我漢人祖先受過的苦厄!
讓他們知道,當被活埋,當被活ti實驗,當被奸殺等等,是什麼樣子的滋味!
老爺子臉色也在陰沉,但他一定沒朱雄英想的多,沒朱雄英知道的多。
如果老爺子知道,咱漢人因為這群矮子,受過一段多麼艱苦的歲月,他想,老爺子也會暴跳如雷!
“混賬!”
朱元璋冷聲道:“小小的東海倭夷,咱皇帝下過三次國書,他們居然屢教不改,真當咱抽不出手收拾他們?”
“你批呀!手軟個啥?調東南海軍請君入甕,狠狠的殺呀!”
朱元璋有些惱火。
朱雄英無奈的看著他,道:“老爺子,我不知道怎麼批呀!東南海軍,我連誰可以用都不知道,咋批?”
朱元璋拍了拍額頭:“嗨!咱倒是忘了,武人的地方將領,你還不熟悉。”
“東南負責防倭的,是信國公家的兒子湯鼎,時任東南備倭總指揮。”
“告訴他,咱要三百個倭寇的人頭!”
“他們不是喜歡殺咱沿海百姓麼?咱讓他們十倍還回來!”
朱雄英點頭:“好!”
頓了頓,他看著老爺子問道:“需要朝廷布控什麼戰術嗎?”
朱元璋呆呆的看著朱雄英:“布控啥?湯鼎在東南呆了十年了,倭寇都殺不了,咱要他啥用?”
朱雄英看了一眼朱元璋,欲言又止。
“你這小子,老是和咱吞吞吐吐的做啥?有啥說啥?咱還會偏著外人不相信咱大孫?”
朱雄英有些憂心忡忡的道:“爺爺,朝廷下個死命令過去,隻要三百個倭寇人頭,我擔心,會不會有人冒功,或急功近利,用彆的人頭充當倭寇的……”
朱元璋愣了愣,“誰敢?不怕夷九族的,儘管搞這些畜生做的事!”
朱雄英點頭,沒有多說。
實際朝廷給的高壓政策,到中後期就會延伸出朱雄英說的這種事。
不過現在是明初,朱雄英考慮的有些久遠了。
“那成!就看湯鼎有沒有這個本事了!”
朱元璋眯著眼:“一定有!”
朱雄英狐疑的道:“爺爺,您就這麼自信?”
朱元璋笑著道:“大孫!你等著看!咱大明的地方將領,都是咱親自挑的人!”
“好!”
朱雄英也不再囉嗦,直接給海鹽知縣批複。
夜漸漸深了,朱雄英還欲繼續批。
老爺子道:“成了,一口吃不了胖子,批了這麼久累了吧?不批了!”
朱元璋一輩子勤政,卻看不得自家孫子多受累。
朱雄英點頭:“哦,那成,那我先回去休息了。”
想了想,他去給老爺子倒一壺羊奶:“睡覺前喝點,容易幫助睡眠。”
朱元璋擺手:“快去休息罷!”
等朱雄英走後,朱元璋做到了書房的太師椅上,昏暗的燈光下,老人繼續奮筆疾書。
積壓了三日的奏疏,若不抓緊處理掉,朱元璋心始終不安。
治國不易,當皇帝更不容易。
清晨,微風。
鳥兒在枝頭輕聲啼叫,揭開了新一天的清晨。
……
徐府。
在被卸掉權力之後,徐家和尋常小民沒有任何區彆。
許多朝廷的核心信息,他們接觸不到。
即便還有一些人脈,徐家也不敢主動去接觸。
至於知道老爺子感染瘧疾之事,也是後知後覺的才知道。
此時的徐家人,對皇宮所有事都抓瞎。
這是作為鬥民的悲哀,因為他們再也接觸不到任何上層的事,任何事在他們眼中都變的神秘起來。
“皇上染了瘧疾?”
徐妙錦有些好奇的問徐輝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