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開始不懂,直到有一天看到了有人在山野啃食屍體咱才知道……”
朱雄英混身顫。
他雖然沒見過至正四年的淮北路,但朱元璋簡單的幾個字,似乎已經將當時極其慘烈的一幕
勾勒出來。
由此也足可看到當時的元廷,已經腐敗到什麼地步!
朱元璋咧嘴,有些苦笑道:“咱家裡很窮,給佃主種田,開始還有一些糧食,可家裡人多。”
“你太爺爺,太奶奶還有你三個祖爺爺,祖奶奶,加上咱,一加八口人。”
“那點糧食,支撐了一個月,就再也沒有一點食物可以食用。”
朱雄英沒阻止朱元璋說下去,雖然他看出了朱元璋的痛苦,和不願麵對往事,但朱雄英,依舊沒有阻止。
因為他知道,老人是鐵了心的要將自己的過往,一點點告知自己。
“沒糧怎麼辦2?隻能去借。”
“可佃主家,那時候已經開始在啃食野菜,咱就知道,借不到糧食了。”
“對了,咱小時候一直在放牛,六歲之前,咱直拉著牛滿地跑。”
朱雄英心中再次咯噔怔住。
朱元璋沒顧朱雄英,道:“你也知道牛對農人意味著什麼,它就相當於咱家裡的一份子,它已經不是牲口了,咱們都對它有了感情。”
“因為它的存在,才養活了咱一家八口人。”
“可是在太餓了呀。”
朱元璋雙目已經開始模糊:“咱相依為命三年多的老生,咱眼睜睜的看著你太爺爺給案了。”
“咱哭天喊地,咱罵老天的不公,咱罵你太爺爺的無能,咱罵當朝朝廷,可咱那時候隻不過是個孩子。”
“那時候禮樂還沒有崩壞,秩序也還沒有崩壞,人們都還有廉恥心。”
“那頭牛被殺了,你太奶奶含淚在製牛肉千,努力的準備藏起來,以後慢慢吃,慢慢活,日子還很長,不能啥都不吃呀。”
“可咱脾氣倔,說什麼也不吃那頭老牛!它就是咱親人,咱怎麼能王出畜生之事?”
“你見過老牛流淚嗎?在那頭牛被宰的時候,它流淚了,跪在咱麵前,祈求咱不要殺他,它有靈性,通人性。”
“咱,咱不是人啊,最後還是吃了!!!”
朱元璋淚如雨下。
這裡沒有外人,他也不是什麼一代鐵血帝王,他也有血有肉遇到感動的事也知道哭,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感。
朱雄英捏了捏朱元璋的肩膀,心裡有些不是滋味,本想阻止朱元璋說下去,但朱雄英知道,這天遲早要到來。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擦了擦渾濁的眼淚,繼續道:“咱剛才和你說,那時候禮樂還沒崩壞,秩序還沒亂,人們還有廉恥心。”
朱元璋苦笑道:“可當你沒飯吃,當你實在餓的受不了的時候,什麼秩序?什麼禮樂,什麼廉恥心,人性的本能,會在那——刻全部暴漏起來。”
“好幾個外村的人,找到了咱家,打到了你三個祖爺爺,然後咱家那僅有的牛肉乾,被洗劫了。”
“咱拿石頭去砸他們頭,都砸出血了,可他們隻顧著啃著那僅有的牛肉。”
“顧不過來了呀。”
“禮樂徹底崩壞,再也沒有什麼東西能束縛他們,廉恥、德行、律法一切在饑餓麵前都變的那麼脆弱起來!”
朱雄英感受著,感同身受著那種場景,他在盛世,叢沒經曆過這種情景,也難以想象如果自己生處在這樣的世道下,會做出什麼樣子的事!
為什麼說亂世出英雄?人都是被逼出來的,每一個平凡的人,在絕境前爆發出來的能量,都不可小覷。
人是偉大的,在絕境麵前,有人甘願跪下,但更多的人選擇挺起脊梁,去反抗!
後世的倭奴入侵,無不證明著我們這個漢家民族的團結和強太!
亦或者我們生活在後世那個世道之下,我們應當感恩,感恩一代英雄們,代代懂得反抗的英烈們!
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擁有著數千年的文明傳承,到最後,能流傳下來生生不息的民族,隻有我們上來了。
你永遠很難去想想,我們這個民族究競多麼強大,每一個漢人,都該為成為炎黃子孫而自豪。
我們不該崇洋媚外,更不該為遇到幾個洋人,就沾沾自喜,甚至和同袍去吹噓你認識了洋人。
你不該為遇到他們驕傲自豪,你應該為他們遇到你,麵感到驕傲自豪!
毫不謙虛的說,曆史長河,能傳承五千年甚至更久的文明,隻有我們,有且隻有我們!
朱雄英暗暗握著拳,看著老爺子落寞的神色,心裡很共情。
丈夫非無淚不酒離彆間。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
朱雄英用力捏著朱元璋肩膀。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將思緒拉回來,繼續道:“你爺爺我們看過太多的慘象。”
“咱看到一加三口,一個父親牽著兩個娃,走在魚裂的大地上,氣力已經到了極限。”
“咱看到那個父親,用貪婪的眼神看著他的小女兒。”
“咱看到那個父親。”
朱元璋沒說下去,朱雄英能想到在那個亂世,女人的地位是多麼可悲,他知道老爺子想說什麼。
他知道那個父親可能最後將屠刀對準了小女兒,以滿足他和兒子的饑餓。
為什麼我們的民族開始朝原始進化,為什麼?
那時候,
這一代梟雄,或許就在心中立下了宏偉誌願!
有人總會說朱元璋同情老百姓,愛戴老百姓,可從沒有人知道朱元璋這一切的經曆。
但當你讀懂他的時候,也就讀懂了異族統治之下的漢人家是多麼的卑微,也就愈加會篤定,‘大明’這兩個字的含義究竟多麼厚重!
衝破黑暗,立出光明!
或許這就是大明的含義,在黑暗之中,給偉太的中華兒女,找出一條光明的康莊大道!
“然而更糟糕的事,還在不斷上演。”
朱元璋含淚繼續道,“僅僅不到一個月時間內,你的太爺爺,太奶奶,你的太祖爺爺,三位爺爺相繼倒下。”
朱雄英時常認為自己待遇不公,聽了老爺子的身世,他在知道,原來自己和老爺子經曆相比,是那麼的不值一提。
六歲的孩子,要獨自麵對這些至暗的一刻,朱雄英甚至已經能感受到,老爺子當時的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