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的意思,這兩件事的背後可能是朱棣做的。
朱棣的北疆被經營的鐵板一塊,可大明的天下這麼大,應天也對外開放。這就讓朱棣陷入主動。
他能布控更多的人,在應天,甚至在兵部!
如果兵部,有朱棣的內應呢?
消除羽翼……
朱雄英低聲喃喃:“四叔有本事,目的達到了。”
如果順著這個思路,
似乎一團亂麻之中,漸漸能看到了一絲迷團的源頭。
交趾丟失稅銀,是為了讓南疆和十司對峙,從而牽製住南疆的兵力。
西垂出事。
藍玉和淮西勳貴乃至於蜀王,所有兵權,第一時間都被老爺子解除。
目的再次達到了!
最高明之處,
朱棣成功的讓老爺子,開始懷疑起了藍玉,隻要疑心升起,就會伴隨著朱元璋的性子,朱元璋會一直畏懼藍玉。
畏懼蜀王,甚至畏懼淮西勳貴。
呼……
朱雄英深深的吸口氣,收攏心思,暫時不去思考這些。
單看藍玉,此局要怎麼破?
藍玉說的不無道理,他是為自己好,朱雄英心裡感動,隻不過剛才,沒對藍玉表現出來。
而藍玉和蜀王調兵防範北疆這事兒,朱雄英也不能對老爺子說。
藍玉說的不錯,朱棣是他朱元璋的兒子,他朱元璋可以懷疑他親兒子,但臣子不行!
如果你敢,那就是僭越。
就是在挑戰…朱元璋的權威!
朱元璋是擔心他的這些兒子,兵權太重,但這些事,是要讓老爺子自己去決定該怎麼應對,而絕非是做臣子的,可以胡亂替朱元璋做主的!
當時解縉建議削藩,頓時就被朱元璋貶官了。
這件小事,已經可以說明一切!
皇權大如天啊!
朱雄英感到一股深深的疲憊感,當初在秦淮河畔,他還可以無憂無慮,甚至幻想著如果有一天,登基之後會如何施展報複雲雲。
可現在。
當他真處在皇室旋渦中心,才知道這攤渾水不好趟!
儘管自己已經是朱元璋,心中認定的繼承人,可現在局勢依舊都如此詭譎複雜,由此足可看出曆朝曆代的奪儲風波。
一定是遠超出,自己認知的凶險!
朱雄英滿腹心思的朝東宮而去,他沒有去皇宮,因為還沒想好破局之策。
……
東宮。
燈火如晝,風雨搖曳。
朱雄英坐在書房內,雙眸隨著搖曳的燈火,忽明忽暗。
這一年的藍玉案還是爆發了,和曆史一樣的吻合,一樣的以謀逆罪將藍玉下了錦衣衛詔獄。
不同的是,
風暴還沒有席卷開來,留給朱雄英的時間還很充足。
如果他不假手進來,這一次藍玉等淮西勳貴凶多吉少。
隻是他千算萬算,也沒有算到今年的藍玉謀反案,背後居然還帶著這麼深沉的意義在。
說不感動,是假的。
朱雄英對藍玉做的一切,都默默記在心裡。
可是藍玉和蜀王的謀畫,朱雄英又不能將之,搬到台麵上,告訴朱元璋。
藍玉看問題一針見血,所以他才在謹身殿上守口如瓶,即便背負謀逆的大罪,都隻口不言。
朱元璋是多疑的,這是每一個封建帝王都縣備的性格。
尤其在這種,
說不清道不明的大事上,帝王都會抱著,寧可錯過不能放過的態度。
江山利益高於一切。
誰都可以犧牲,朱家的江山一定要永固!
朱雄英想要給藍玉破局的關鍵,就在於藍玉和蜀王,這封信件上密謀著什麼。
藍玉和朱椿失去了聯係,這是一定的。
老爺子一定會暗中,將朱椿調入京師,按照老爺子的性子,或許現在蜀王已經在路上。
蜀王會怎麼回答朱元璋,藍玉方才都說不清道不明。
朱雄英淡淡的沉思著,思考著蜀王朱樁,可能以什麼理由來對朱元璋交待此事。
忽的。
朱雄英眼睛瞪大,似乎想起什麼,趕緊將朱元璋之前,送來的兩本史料找了出來。
當初在秦淮河畔的院子裡,朱元璋送給朱雄英,兩本關於洪武多年前的全國各地財政、賦稅、軍事等各種史料記載。
朱雄英按圖索,很快找到兩川禍亂。
史記,川蜀一代的鬆潘、朵甘土司禍亂川蜀。
藍玉出兵,收複大量彝民、藏民,並編成兵衛,以擴充漢人兵力,減少禍亂。
如果說藍玉和朱椿,還有交集,這是一個絕對的關鍵點。
朱椿一定也會猜測,藍玉對老爺子交待了什麼,所以當朱元璋要審間朱樁的時候,他一定也會猜測藍玉的心思,從而做出對答。
無論如何,
朱雄英可以肯定,調兵防北疆之事,藍玉和朱樁一定不敢說。
那麼朱椿,就一定會在兩川禍亂上找說辭。
藍玉和朱樁的秘密往來,有且隻能從這上麵找說辭。
朱樁會說什麼,會對老爺子交待什麼?
信件上的秘密,老爺子一定是要知道!
這毋庸置疑!
怎麼給藍玉破局,關鍵點就要這邊的說辭,和朱樁的說辭一致。
朱雄英揉了揉額頭,眉宇緊蹙。
雙目犀利,且認真的盯著這一段史料。
剛才在錦衣衛詔獄中,藍玉說出了問題的關鍵點,也就是老爺子懷疑猜測的關鍵點。
那就是……藍玉和朱椿調兵做什麼?
一定要找一個既合理,又會讓朱元璋認為,也合理的理由。
這個理由,一定是帶著危險性的。
朱雄英端著茶水,喝茶的聲音很輕。
危險性調兵……
兩川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