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看了眼蜀王,笑著開口道:“叔叔,要我說啊,叔叔之所以做了錯事,就是身旁沒有能信得過的儒將。”
朱元璋端著茶水,忽的一愣。
站在太殿上的朱榛,也微微有些發呆的看著朱雄英。
朱雄英繼續道:“要我看,要麼一名將軍去川蜀,得能給叔叔你出點主意,必要的時候,也能防止叔叔衝動,您看是不是這個理?”
朱榛眉寶緊蹙,默默看眼朱雄英,便垂頭不語。
這小子,在做仕麼?!
朱元璋沉默一會兒,忽然雙亮笑著道:“說的有理!大孫,你覺得調誰過去?”
朱雄英洋裝思考許久,才道:“京師這邊的人,各司其職,也不能擅動,叔叔和涼國公需要避險,必須要找個公正的人過去…”唔
“孫兒推薦,北平指揮使丘福。”
朱棣手下有三叉戟,分彆為丘福,朱能和張玉。
丘福是朱棣麾下第一大將,其作戰凶猛,用兵手法之高,要在張玉朱能之上。
靖難時期丘福最出名的一戰,是白溝河戰役,直接將建文軍的中堅力量,打的稀碎。
將此人調離北平城,才真是在朱棣心頭割肉吸血!
“丘福,唔…”
朱元璋笑了笑,開口道:“你有心了,嗬嗬。”
丘福是鳳陽人,
但不屬於淮西一脈的武將,和朱元璋又是同在北疆,也屢立軍功,確實是個十分適合的人選。
最主要的,
有這樣一員將軍在川蜀,可以很好的管控住朱椿亂來,無論如何,百利而無害。
朱元璋越想,越是滿意。
不由點頭道:“中,就丘福!”
……
夜深外麵,還在下著雨。
朱雄英欠身對朱元璋道:“皇爺爺,我不叨擾您和叔叔他說話了。”
朱元璋點點頭,對他現在道:“成,你先回東宮吧。”
似乎想起什麼,朱元璋繼續道:“去趟禮儀局,將首席太監的人選給定。”
朱雄英哦了一聲,點頭道:“好,那孫兒先告退了。”
朱雄英淡淡的走下殿,路過朱椿身旁的時候,對朱椿點頭示意。
蜀王狐疑的看了一眼,妥靜的朱雄英。
心裡有些琢磨不透,這小子究竟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將北平指揮使丘福給調到川蜀?
難倒,
他不知道藍玉做的一切,都為了防備北平?
現在將北平的都指揮使,給調到川蜀,不是恰好給四哥安插人脈到川蜀之地?
朱椿實在想不通,朱雄英在布局什麼,但他總覺得朱雄英這麼做,是有深意的。
剛才他明顯感覺,朱雄英是故意將丘福給布控到川蜀之地。
等朱雄英走後,
朱椿趕緊收攏心思,繼續對朱元璋請罪道:“爹,兒子錯了,兒子認罰!”
朱元璋哼道:“晚上,你去鴻臚寺先休息。”
朱椿又道:“爹,涼國公他……”
“下去!”
朱元璋淡漠的看一眼朱椿,朱椿趕緊閉嘴。
朱元璋的這些兒子中,就沒有不怕他這個老子的,朱椿隻能扒拉著腦袋,趕緊邁步出了大殿。
養心殿內,
就剩朱元璋,老爺子疲憊的坐在龍位上,默不作聲的閉目思考。
不知過了多久,朱元璋對外道:“來人!”
呂芳趕緊走了進來。
“去通知曹泰,需再監視。”
“遵旨。”
呂芳剛要走,朱元璋又道:“且慢,再去一趟錦衣衛,將藍玉給咱召過來。”
“是!”
呂芳緩緩告退。
…………
另一邊。
朱雄英撐著雨傘,走在夜色雨幕之中。
呼吸著外麵有些微涼的空氣,朱雄英感覺心裡無比的輕鬆,剛才在養心殿,說不緊張那是假的。
當朱元璋展現出他帝王之勢之後,朱雄英分明感受到一股,凜然於頂的殺氣,席卷而來。
他興奮著,激動著,擔憂著!
他感受著鋪天蓋地的皇權,心裡在激顫,同時心裡也在深深擔憂。
但凡朱椿言語有閃失,下一刻,藍玉恐怕就會被動刑,甚至會…
朱雄英無法想象,朱元璋究竟會不會下手,但他卻知道,曆史上的洪武大案之藍玉案,波及到的人數高達幾萬人。
大明許多優秀武將,在藍玉案損失殆儘!
真到永樂時期,
武將缺少的場麵,都沒有恢複過來。
乃至於永樂三征蒙古,都要親自下場,因為他自己都沒有優秀的武將可用了。
在明初,
以徐達常遇春藍玉等為首的武將,一定屬於戰力的獨擋,且是最高檔!
藍玉在捕魚兒海,將北元蒙古人打的生活不能自理。
而到永樂時期,
朱棣親自帶十萬大軍北伐,都沒有在蒙古人麵前撈取點好處,最後導致民生調敝,財政負擔,致使永樂不得不放棄北征。
其中更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朱棣沒有優秀的武將可用了。
朱雄英思緒萬千,走著走著,很快抵達禮儀局。
腦海裡緩緩地回蕩著。鄭和交給自己的冊子,他心中,已經有了新禮儀局首席,太監的人選。
禮儀局的太監們,
見著朱雄英,全都有序走進來,紛紛對朱雄英磕頭行禮。
“奴婢等,參見皇孫殿下。”
朱雄英環顧這一群凶神惡煞的太監,這群人在後宮是如虎一般的存在,錦衣衛,內宮,禮儀局,這幾個機構都是談虎色變的存在。
如今這些機構,已經漸漸被自己掌控住。
朱雄英想了一會兒,開口道:“穀德第是誰?”
微胖的太監趕緊起身,走到朱雄英麵前,直接跪在雨幕說道:“奴婢穀德第。”
朱雄英哦了一聲。
鄭和在冊子中,記錄過此人是他的心腹。
朱雄英也沒囉嗦,徑直道:“禮儀局缺個首席太監,好好做。”
說完,便持雨傘轉身離去。
禮儀局的一群太監,都還沒反應過來,甚至穀德第都沒反應過來。
等朱雄英走後,他才如夢初醒。
隨即大喜朝著朱雄英的背影,不斷感恩戴德的磕頭道:“奴婢,拜謝皇孫殿下恩德!奴婢謝殿下恩德!”
朱雄英的一句話,直接影響到整個禮儀局的格局。
所有小太監,頓時忙碌起來,換出一副諂媚的嘴臉,將穀德第給圍起來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