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急忙道,“皇爺恕罪,兒媳這就再去做二些。”
朱元璋搖頭:“不必啦。”
朱允炆道:“爺爺,您彆怪娘,娘是留著下一頓吃的。”
朱元璋不解,“為啥要留著了?本身菜就不多,這是為啥?”
朱允炆欲言又止。
朱元璋板著臉:“有啥說啥。”
朱允炆歎息道:“回爺爺的話,沒錢。”
嗯?
朱元璋有些不悅:“東宮沒錢了,昨不說?”
說著,
又看著朱雄英,開口道:“你是老大,東宮缺錢和咱說,咱再累再苦,也不能讓東宮飯都吃不起。”
“前些日子,老二將東宮的幾萬兩白銀,都捐給山東、河南次區了,可是因為這個?”
朱雄英點頭,“想來是吧,二弟和呂娘娘有心了。”
“來人。”
朱元璋對外道:“去叫東宮庫房度支司太監來。”
少頃。
一名太監走來。
朱元璋板著臉道:“東宮沒錢了,怎麼不去皇官申請?還有多少錢了?”
“回……回皇爺,還有一萬餘兩。”
朱元璋皺眉,再次看著朱雄英,又看著呂氏和朱允炆,道:“不是說沒錢了嗎?”
朱雄英愣住了,微微抬頭看了一眼朱允炆母子。
這兩人,
真是抓著機會,就要給老爺子上眼藥水啊!
成事不足,添亂到是利害的很。
啥時候變了性子,原來在這等著呢。
一家人好好團圓吃一頓飯,不弄點心機出來,似乎不能彰顯甚存在感一般。
此刻,
朱元璋臉色頗為慍怒,看著東宮主管著度支司的太監,當下就怒道,“你這狗奴,欺上瞞下!東宮明明還有如此多的錢財。競騙說東宮缺錢?”
想到自己二孫子這拮據的樣子,朱元璋氣就不打一處來。
摘一些青菜,
都要分幾頓吃,這還是咱在的時候。
咱不在,那……他們吃什麼?
朱允炆還那麼的小,正是長身子的時候,營養跟不上如何能行?
朱元璋就是如此,他自己的親人,他自己隨便怎麼打也好罵也罷都成,但唯獨外人誰都不能欺辱!
“混賬東西,來人!!”
朱元璋厲聲大叫。
朱雄英心裡微微一驚,心道不好。
東官度支司太監,是被朱允熥換過一茬的,上次朱允炆母子私自領取人參之後,朱允熥就將度支司太監換了一波。
現在這名小太監,是他朱雄英的人。
如果這都保不住,朱雄英才在東宮立下的威,又會一落千丈。
對外的諸事,
已經夠朱雄英費心費神,現在還要將精力,放在這上麵。
哎……
朱雄英歎了口氣,而後趕緊開口,對朱元璋道:“皇爺爺,今天放鬆一下心情。好不容易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個便飯。”
朱元璋咂摸咂摸嘴,朱雄英這一番話,又將他怒氣壓下去了,也是這麼個道理。
呂氏見狀,微微踢了踢朱允炆。
朱允炆道:“大哥,侍坐於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長者不及毋儻言。”
好好地說法,不賣弄幾句學問,似乎很難顯示朱允炆的博學。
朱雄英有些無語。
朱元璋擺手道:“無礙,咱和你大哥也不是啥先生,一家人處處拘泥著,總歸不好受。”
朱雄英趕緊道,“二弟提醒的對,大哥有些僭越了。”
他又對朱元璋道:“謝謝皇爺爺。”
等說完,
才問度支司太監道:“怎麼?你尋日給清承宮撥款少了?”
那太監戰戰兢兢的道,“奴婢不敢啊,殿下明鑒。”
“每個宮內都有定製,奴婢不敢少撥任何預算,也不敢中飽私囊。”
朱雄英蹙眉道:“那為何二弟宮中,如此拮據?”
度支司太監急忙回道:“回殿下,度支司前些日子沒錢啊,所有宮內預算都一樣的。”
呂氏聽後,漫不經心的道:“你方才不是說庫房,還有一萬多兩?”
度支司太監回道,“回娘娘,這錢,是有,不過才入庫沒多久,還是大爺送來的。”
朱元璋有些好奇,問道,“大孫送的?”
朱雄英似乎想起什麼,這才拍著額頭,笑著道,“是的。前些日子,戶部的稅銀不是拉回來了麼?我就讓鐵鉉給扣了六七千兩的利息。”
朱元璋瞪大眼睛,白著朱雄英道,“好家夥,你小子真是逮著機會,就薅朝廷羊毛。”
朱雄英訕訕一笑。
“嘖嘖嘖,不簡單。”朱元璋笑了一聲,然後道:“成了,原來是這麼回事,你下去吧。”
“下去吧。”朱雄英也對度支司太監說道。
那太監長舒一口氣,感恩戴德的離去。
朱允炆母子微微抬頭,看了一眼朱雄英,自也沒有繼續多說什麼。
朱元璋笑著對朱雄英道:“你小子真出息,東宮沒錢了,還能用這種法子,光明正大的薅羊毛?”
還不等朱允炆母子說些什麼。
朱元璋再次大笑道,“咱都佩服你了,越來越像個東宮主人咯。”
呂氏和朱允炆,皆都看著朱雄英。
聽到朱元璋這一句:“東宮主人”,母子二人麵色微不可察的變了變。
兩人如何也沒想到,此計策,非但沒有讓朱雄英在老爺子心中跌分,反到有些弄巧成拙。
朱雄英笑著道:“無心插柳柳成蔭,皇爺爺爺您彆寒顫我了,還是二弟和呂娘娘考慮的周到。”
呂氏母子二人,有些狐疑的看著朱雄英。
這小子,怎麼替自己說話了?
然而下一刻,朱雄英又道:“二弟和呂娘娘得知咱大明,有國難,將東宮所有銀子都捐出去了。”
“對比二弟和呂娘娘,孫兒想的不周到了。”
朱元璋點點頭,然後板著臉對朱允炆道,“你這小子,哪有如此不會過日子的?一邊叫苦不迭,說沒錢,另一邊將錢全都捐走了,過日子哪有這麼過的。”
“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才受窮,這才是過日子的道理。”
朱允炆和呂氏微微呆了呆。瞬間明白朱雄英的用意,心裡浮現一抹不快,但隻能委屈的憋著。
“是你孫兒知錯。”朱允炆恭敬的道。
朱元璋笑道:“成了,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咱吃飯吧。”
一頓飯,朱雄英和朱元璋是大快朵頤。
爺孫二人,都屬於胸懷兼濟天下的主,自也不會為了這點小事心裡添堵。
但朱允炆和呂氏不是,兩人吃起這頓飯來,就有些味同嚼蠟。
方才,
他們算計的輸了,心裡便一直耿耿於懷。
許多人和事,都是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