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周元做人一向講究利弊自選,不代他人抉擇。
他即便知道逸島之國八月八時會發生動亂,隻需加以利用便能立下功勳,也未將故友名單直接呈上。
否則軍令一旦下達,他那些故友便無推脫空間了,無論願不願意皆要登島作戰。
為此他與魏皇言,需先詢問故友之意,方好確定登島人選。
魏皇對此倒是頗為讚賞,言即為將帥都督,首要之事便再不是征戰,而是凝聚軍心建立威信。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謹慎抉擇,不可狂妄自大累及兵將白白損命。
為了培養周元的統兵之能,也為了有人能協調將令,魏皇還為周元派了一位輔將。
那將不是彆人,正是清源掌教李思。
此並非大魏無良將可用,而是考慮到周元初掌軍事,需有一位老將時時教導。
在周元老上司懷州都督不可輕動,靖安校尉職權不足的情況下,李思便成了最好的人選。
至少李思憑借同門之誼與引路之恩,不會引起周元這位少年將帥的反感。
這可真是少年都督初掌軍、開國大將為輔佐,即是胸中無韜略、善納良言亦可成。
以李思的身份地位若是輔佐其他少年將軍,他自然不會同意。
但周元是特殊的,他不僅同意,還認為非他不可。
“陛下放心,有我從中協調,必保將帥無失。”
“如此便有勞李公了。”
離開皇宮後,周元先前往九卿少府治所尋少府卿複命,又令蘭台屬官禦史員前往去羽林營傳召。
年約五旬的少府卿與周元有過幾麵之緣,也知道他是自己的下屬官至符節令。
但他不曾想時隔六月再見到周元時,其竟已得少府丞之高位。
誠然少府丞在九卿少府中算不得一人之下、眾官之上。
其中禦史中丞、尚書令、戶曹尚書、禦府令、上林均輸丞、黃門令丞等各司主官的職權品級並不比少府丞低。
但少府丞有輔少府卿治事之權,這是一種很特殊的政治信號。
按照大魏一慣的升遷流程,升任主官前皆要先作為輔官熟悉職權範圍與工作流程。
職位越重要,需要熟悉的時間越長,似少府卿這類九卿重臣之位,怎麼也要熟悉個五到十年。
即便按最長時間來算,周元十年之後也才二十七歲,那必然配得上九卿少府中的那個‘少’字。
如此厚愛令少府卿生出不少大膽猜測,甚至認為周元是流落民間的皇子,陛下為了補償才過分提拔。
以至於周元與李思還未吃上兩口香茶,少府卿就神神秘秘的迎了上來。
“周少丞,你到底有何通天背景且說出來讓我見識見識,放心我為國朝九卿重臣定不會泄露你的出身。”
周元的身份那可太多了,他要全說出來少府卿今日就得退位讓賢,岐王長子也得連夜拜師。
為了讓少府卿不至於老年失位,並輔佐少丞接手國事。
也為了不多出幾位需要負責的弟子門生,周元還是選擇了委婉回複。
“少府卿多慮了,我出身貧寒,無甚貴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