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近期有軍令加身不便返回,待八月十五水月節時定與都督把酒言歡、聆聽教誨。”
第二封給靖安校尉薑任,上言功勳有望。
“將軍安好,元入京以來一切順利,本想攜榮歸鄉以作探望,但事務繁忙未得良機。
近來稍獲機緣,得帝命督鎮一方,然我從軍日短有位學淺,將軍若不嫌海外清苦,可入京相聚共謀海島之國。”
第三封給靖安軍司馬蔡誠,書錄袍澤情義。
“一彆多月不知蔡兄是否安康,我等共伐秘境之事猶在眼前,想來蔡兄定然依舊威武。
我記臨彆時蔡兄曾有戲言,己行多累、安待提攜,今日書此信時元已有幾分職權,卻也未忘袍澤之義。
蔡兄若還有拚搏之意可經懷州大營入京,我可舉薦你入羽林營晉修,無論有無機會成為武者,再下放時定壯仕途。”
除了這三封信件外,其他故人便不再傳遞書信,非他義薄,實乃故人多百姓,強加軍途恐無命享用。
即便是蔡誠這般軍中悍勇他也不會調用,隻許諾晉修機會,使其避開海島謀國之戰。
至於那些交情淺薄的將官就無需多言了,此時該他們聯絡周元,而非周元為照顧情義一一聯絡他們。
不出意外的話,當他的三封信件傳到地方後,往日有交情的將官便會知曉他不忘舊情,主動以賀喜之名發來書信。
如此一來,懷州軍上下將再次盛傳他的名號,並將他視為懷州軍士在京的支柱之一。
當周元通過九卿少府發送信件時,橫江水族的幾位少君也沒閒著。
他們商議半天後認為即便無法攻取無憂地城池,也可以靠強攻之法壓製無憂之民的生存空間。
如此可促使他們主動退出無憂地,進而削弱無憂地的擴張速度。
但這個想法最終並未成立,因為周元的紫螭化身再次打開水府門戶,令他們見到了強攻無憂地的代價。
原本蓋原城雖有些奇異,但大致還是正常的城池結構,但現在城中卻多出了一座道院。
其門匾為妙道清源,左右楹聯為退妖龍揚清源道名、護一地顯妙法有德。
清源道的大名幾位水族少君也有所耳聞。
再回想人族第二次反擊時出現的三位道人,他們便大致明白了此中因果。
“壞事了,若我等每次強攻皆會促成某個人族門派的出現,怕是會助力無憂地強盛。”
“不止如此,此時再強攻無憂地恐怕清源道門也會參戰,難以成事不說,我等也會有損傷風險。”
龍屬少君再高傲也知道,道脈真人這種級彆的對手還是少碰為妙。
他們戰力不俗、又善於治療自身,是極為難纏的對手。
幾位少君從中看到的是攻伐利弊,楚皇看到的卻是魏國勢力的延伸。
不出意外的話,魏國清源道人定會有分院通行權,或許用不了多久他們便會試圖掌控逸島之國。
“不想我兜兜轉轉一路謀劃無所成事,魏國置身事外卻因水族攻城意外獲利。
但福禍相依,逸島之國有幾分實力、又與無憂地接壤風險未知,你們便在此地耗下去吧。
周邊兩島雖小上一些但更為純淨,當為我大楚封君之地。”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