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都,夜。
楚王宮大殿內燈火通明。
文武百官依次入殿,卻見殿中布置一新,高台上兩側多了幾排蒲團,禦案上擺著一個古樸的銅鼎。
"諸位愛卿。"熊啟高坐龍椅,神情肅穆,"今日召集大家來,是要商議一件大事。"
眾人麵麵相覷。
白天的朝會才結束,怎麼又有大事?
"如今形勢,諸位都很清楚。"熊啟繼續道,"孤王思來想去,決定"
他話未說完,忽見一名斥候匆匆入殿:"報!秦軍已經抵達鄧州城下,號稱三日後就要兵臨郢都!"
殿中一片嘩然。
鄧州距離郢都不過四百裡,若是秦軍加速行軍,說不定兩天就能到。
熊啟卻出奇地平靜:"孤王知道了。諸位卿家,既然時間緊迫,那就更要快些做決斷了!”
“來人,把門關上!"
話音剛落,大殿門窗就被人從外合上。
"大王,您這是"甄熋疑惑道。
熊啟沒有回答,而是鄭重地從懷中取出一封金匣:"諸位請看,這是先祖留下的密詔。"
眾人屏息。
大楚國君曆來有規矩,每位君主都要留下密詔,以備國難之需。
這封密詔代代相傳,從未啟封。
"大王,莫非"老臣們麵色大變。
熊啟緩緩打開金匣,取出一卷黃絹。
借著燈光,眾人看見上麵寫著:"若來日楚國有難,當以社稷為重,以百姓為念保存實力,靜待時機"
"諸位愛卿。"熊啟聲音低沉,"孤王決定,率領宗室南遷,暫避鋒芒!"
"什麼?!"群臣驚呼,"大王,這"
"孤王心意已決!"熊啟斷然道,"郢都雖險要,但以秦軍的火器,撐不過三天。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撤退。寡人已經選好了退路,準備率領宗室南遷到番邑。"
番邑位於楚國最南端,山高林密,易守難攻。
若是退到那裡,確實能暫時避開鋒芒。
"可是大王"甄熋憂心忡忡,"若是就這麼放棄郢都,隻怕軍心更加動搖啊!"
"所以寡人才召集諸位來商議。"熊啟環視群臣,"寡人準備留下一支精銳,死守郢都!!”
“不求擊退秦軍,隻求為我們爭取時間。等寡人到了番邑,重整旗鼓,未必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殿中一片寂靜,眾人都被熊啟的決斷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