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理政殿。
惡夫正在向嬴政彙報救災的情況:"陛下,這次大雨雖然造成了重大損失,但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
"哦?"嬴政來了興趣,"說說看。"
惡夫取出一卷地圖,在案幾上展開:"陛下請看。這次水患主要發生在黃河、淮河流域。每到雨季,這兩條大河就會泛濫成災。而南方的長江水係卻水量充沛,常年不缺。"
他的手指在地圖上劃過:"若是能把這幾條大河連接起來,不但能分散洪水,還能疏通南北交通。"
"你是說"嬴政眼前一亮。
"不錯!"惡夫正色道,"臣建議開鑿一條南北大運河。北起黃河,南至長江。這樣不但能調節水量,更能促進南北交流。"
嬴政仔細端詳著地圖。這個想法確實大膽,卻也有其道理。如今大秦統一天下,南北交通確實是個大問題。
"說說你的具體想法。"
"回陛下。"惡夫指著地圖,"首先要在黃河和淮河之間開鑿一段河道。兩條大河的水位不同,所以要建閘門調節。"
"閘門?"嬴政皺眉,"這是何物?"
惡夫取過紙筆,迅速畫出一個示意圖:"這是一種特殊的水門。可以根據需要開啟或關閉,調節水位。這樣就能防止洪水倒灌,還能讓船隻通行。"
他繼續道:"等黃淮之間的河道開通後,再向南延伸到長江。如此一來,就能形成一條貫通南北的水路。"
"有意思。"嬴政盯著圖紙,"這閘門的設計倒是奇特。不過"
他抬頭看向惡夫:"這麼大的工程,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回陛下。"惡夫道,"初步估計需要二十萬民夫。不過臣建議分段進行,先從黃淮之間開始。這樣既能儘快見效,又不會耗費太多。"
"另外"他補充道,"臣發現各地水利工匠都有一些獨特技藝。若是能集中起來,必能事半功倍。"
嬴政沉思許久:"此事重大,需要仔細籌劃。你且去召集能工巧匠,先把具體方案拿出來。"
惡夫領命而去。
半月後,大批水利專家彙聚鹹陽。
這些人有的來自齊魯,擅長開鑿渠道。有的來自吳越,善於造船架橋。還有的來自巴蜀,對山地水利極有研究。
惡夫把他們集中在一起,開始製定詳細方案。
"諸位。"他指著沙盤,"這次工程的關鍵在於閘門。要能抵禦洪水,還要方便船隻通行。"
一名老匠人道:"太尉,末技倒是有個想法。我們江南常用木板擋水,或許可以"
"不行。"惡夫搖頭,"單純的木板擋不住洪水。必須要用石塊砌成閘門,中間再開啟門洞。門洞上下要有凹槽,裝上木質水門"
他一邊說一邊畫圖,很快就呈現出一個完整的閘門結構。
"妙啊!"眾匠人眼前一亮,"這樣的閘門既堅固又靈活,確實是個好辦法。"
惡夫又道:"還有渠道的走向。不能完全依靠人力開鑿,要儘量利用現有的河道。尤其是在山地段,更要注意地形"
整整一個月,方案終於製定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