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林軒公司旗下的一期和二期電藻工廠合力運作。
其總產能已經達到了每月80萬個單元。
這一數字標誌著公司在電藻生產領域取得了顯著的規模效應。
按此速率推算,其年產量將高達960萬個單元的電藻,為市場提供了穩定的供應。
進一步鞏固了林軒在新能源材料領域的領先地位。
2023年,全球新能源電動汽車市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其年銷量一舉突破911萬輛大關。
這一令人矚目的增長趨勢,不僅反映了消費者對於環保出行方式的熱烈響應。
更深刻地體現了全球汽車行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新能源方向轉型,預示著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
在此背景下,電藻產品作為新能源領域的一種創新材料,正逐步滲透並融入到華國的日常生活中。
其獨特的環保特性和廣泛的應用前景,使得電藻成為了推動綠色生活的重要力量。
為了加速這一進程,官方近期宣布了一項重要決策,即將在西北地區大力扶持光伏發電項目。
旨在利用該地區豐富的光照資源,為新能源產業提供更加清潔、可持續的能源支持。
這一係列積極信號的釋放,立即在資本市場引起了強烈反響。
新能源相關企業的股票價格一時間紛紛暴漲,投資者們對新能源行業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這不僅為林軒等新能源企業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也為全球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受到電藻產品市場的迅速擴張與廣泛應用。
其對傳統鋰電池原料市場產生了顯著的衝擊效應。
尤其是導致鋰電池核心原料——碳酸鋰的價格出現了大幅度下跌。
原本,碳酸鋰作為鋰電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儲能和電動汽車領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近年來,碳酸鋰的價格走勢經曆了前所未有的波動。
成為了行業內外關注的焦點。
特彆是在2022年11月,碳酸鋰價格一度飆升至曆史高峰,每噸價格高達60萬元人民幣。
這一數字不僅反映了當時市場需求的旺盛,也凸顯了原料供應的緊張態勢。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電藻產品作為一種新興能源材料的興起,並逐步替代部分傳統鋰電池原料,市場供需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
隨之而來的是,碳酸鋰價格開始步入下行通道,逐漸從高位回落。